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娱乐片受到诸多电影艺术家的漠视是由来已久的。引人深思的是,尽管如此,娱乐片却始终不曾在电影市场中收兵退却过,相反,它走得轰轰烈烈,并且还在80年代后期一度挽救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危机。娱乐电影似乎已经寻觅到了自己的法宝,而且凭着它闯得有声有色。就当前影院上映情况来看,娱乐片不仅数量上占优势,而且许多片子的票房收入均相当不错。然而,是否可以说娱乐电影的机制已经成熟,并就此而可永屹于不败之巅,高枕无忧了呢?如果不是,娱乐电影对今后的走向又将如何把握?本文旨在从这两方面对娱乐电影作出一些尝试性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赵振雷  李少华 《科技信息》2012,(34):354-354,356
引言若把10年看做一个时代,那么由张艺谋的《英雄》(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拉开商业大片的序幕)开启的“大导演、大明星、大投资、大场面”的商业大片时代在尝试转型后到2012年也许要告一段落,开始进入真正从讲故事人手、塑造真实有魅力的人物形象的时代。现在从导演到演员都在尝试新的途径或者类型,2010年李连杰成功转型(凭借《海洋天堂》父亲角色的“文戏”获得影帝)的现象,引起笔者对整个武打演员现状的关注:武打电影生产越来越少,电脑特技运用越来越多,对人神妖斗法类型的迷恋等让昔日的武打英雄无用武之地,武打演员出现青黄不接。笔者拟从武打明星的现状分析人手,谈谈造成这些状况背后的原因以及给武术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董宇  姜博 《科技信息》2010,(28):I0248-I0248
武打电影是以中国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片种,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它不但推动了电影的发展也促进了武术的普及。武术这种刚柔相济的运动,在电影这一活动影象中,借助特技摄影与机关、布景变换等手段,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也奠定了中国武术在影视武打中所占的重要比重,因而这就要求电影艺术工作者以及武术界人士以严肃的态度,勇于探索、推陈出新,用思想以及艺术贡献出上乘佳作,为宣传中国的武术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武侠片作为中国第一次商业电影浪潮中的重要电影创作现象,是中国传统侠文化与复杂现实相互交汇的产物,也是欧美武打、剑侠电影影响中国影坛,《银星》杂志大力推崇"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念,以及古装片在严酷的商业竞争环境中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就具体的制作而言,武侠片带有明显的类型电影特征。但是,作为商业电影的武侠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带有诸多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15,(3):14
<正>北宋年间,杨家忠义护国,却遭奸臣嫉恨,受诬蒙辱。三关上将焦赞打抱不平,剿灭奸臣,因而获罪,被发配在沙门岛。焦赞好友任堂惠乔装跟踪,暗中保护焦赞……《三岔口》是一出传统的武丑名剧,以武打场面精彩、情节有趣、结局圆满的特色赢得了观众喜爱。这本书保留了这出戏剧的精彩看点,武打好戏跃然纸上,语言浅显但不失韵味,  相似文献   

6.
对于自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来逐步成型的动画娱乐片市场来说,类型片的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整个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相比当年开创时代的《喜羊羊》系列,2014年春节期间上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在延续了国产商业动画电影传统的同时,做了诸多创新的尝试,使其呈现出更加完整的类型片特征.以《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为起点,主要研究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类型化建设.分别从该系列对于外部环境的迎合与妥协,更加类型化的叙事手法,以及对于先进动画电影技术的掌握运用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国产影院动画若干创新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第一部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开始.经过几代影人的艰苦卓绝地努力。到80年代一代学院派影人(被称为第五代)的出现,终于在电影这门“新兴的现代艺术”诞生百年的时候,创造了世人注目的成就.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也使世界认识了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8.
《春晖》是壮族作家周民震创作的第十三个电影剧本,是他的学生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继他的《甜蜜的事业》获1981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创作奖之后,《春晖》获得了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这标志着周民震的电影剧本创作在原来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有了新的追求。周民震擅长写喜剧电影,《甜蜜的事业》就是他喜剧电影的代表作。这次,他却一反常态,选择了中学生活为题材,写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正剧。建国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以中学生为题材的电影是不多见的。究其原因,大约是学校的生活实在平凡,它既不能象武打、奇案题材的电影那样叱咤风云,扑朔迷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08,(14):8-8
在最近亚洲和美国合拍的电影《功夫之王》中有这样一幕,成龙饰演的醉僧鲁彦对李连杰饰演的默僧说:"最后我们会置对方于死地"。但是,当这两位名声显赫的香港武打电影明星真正打起来的时候,能否坚持到影片拍摄结束,答案可就不确定了。因为,尽管做足了安全措施,两位巨星还是得在打斗场景中真枪实弹地做动作。这也是成为功夫巨星的代价:展示自己健壮身体的同时还须忍受痛苦。  相似文献   

10.
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青  雷沛霖  黄瑞松 《广西科学》2015,22(6):620-626
【目的】为确保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武打将军酊处方中的虎杖、莪术、川芎、徐长卿、龙血竭、薄荷脑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酊剂中的虎杖苷、丹皮酚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上述6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法,色谱图特征斑点分离清晰、集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虎杖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1~0.7μg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皮酚对照品进样量在0.052~0.364μg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虎杖苷平均回收率为100.98%,RSD=1.09%;丹皮酚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0.91%。【结论】本文建立的武打将军酊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它的拍摄手法就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也产生了"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两大派系:直接电影派认为事物的真实随时可以被摄像机记录下来,真实电影派却坚持认为人为的环境能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两大学派都在追求"真实"。那么当被摄对象面对摄像机镜头时,他们是真实的吗?他们的观点能通过镜头呈现出来吗?许多人都在找寻着答案。通过一些实例可以看到,被摄者的观点可以呈现,但不能完全呈现。  相似文献   

12.
王雷涛 《科技信息》2011,(3):167-167,214
武术与影视两者结合的成功使中国武术电影走向了世界,让更多的人深深爱上武术,体验她的魅力。武学精神、武术内涵给电影注入了东方神韵,中国武术与电影结缘后,不光使武术得到了宣传更主要的是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拓宽了电影的影视道路。  相似文献   

13.
李季 《科技信息》2014,(15):199+211
描写吸血鬼与人类爱情的小说《暮光之城》因其疯狂的畅销,使它很快被搬上了银幕。但是其字幕的中文翻译却需要进一步推敲。本文从功能学派目的论角度对电影《暮光之城》字幕的汉译进行评析,进一步探讨了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并强调了译者的重要性与责任。  相似文献   

14.
耿歆 《科技咨询导报》2009,(25):221-221
电影和古典音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今天被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仅对古典音乐自身的精华进行了良好的宣传,也对电影情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由此,使古典音乐渐渐缩短了和普通大众的距离,同时也找到了一个有利于自身传播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孟令新  靳瑞华 《科技信息》2009,(10):106-10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欧美各国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到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现艺术进入女性主义反思的视野,西方新女性主义政治实践与艺术实践的迅速联合,使女性主义电影及女性电影人被推到历史前台。对于美国影视业来说,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界,尤其是受到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电影、电视纷纷刻画了一大批独立但不生硬、充满磨难又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克莱默夫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而新女性主义电影发在经历了70-80年代的保守、尴尬、无奈之后,在新的世纪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时尚女魔头》取得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通过分析这两部不同时代美国新女性主义电影,反映不同阶段女性主义电影中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肖晓署  陶小利 《科技信息》2009,(23):I0170-I0170,I0234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电影最大众化最简单而又直接的反应了文化,同样文化也一直深刻的引导着电影的创作潮流。然而电影因形象直观可视性,失去了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诸种促使欣赏者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元素,从而消弱了欣赏者的审美能动性.因此,电影想要做到含蓄,无疑更富挑战性.如果能使艺术形象体现出一种含蓄美,观众对影片的创造就被激活了。由于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中国电影创造过程中,很多都对这一传统文化有所表现。本文通过解析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思想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并论述这种含蓄美给观众带来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欧美各国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到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现艺术进入女性主义反思的视野,西方新女性主义政治实践与艺术实践的迅速联合,使女性主义电影及女性电影人被推到历史前台。对于美国影视业来说,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界,尤其是受到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电影、电视纷纷刻画了一大批独立但不生硬、充满磨难又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克莱默夫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而新女性主义电影发在经历了70-80年代的保守、尴尬、无奈之后,在新的世纪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时尚女魔头》取得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通过分析这两部不同时代美国新女性主义电影,反映不同阶段女性主义电影中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蒂姆伯顿有一个孤独封闭的童年生活,喜欢用绘画或者看电影来消融他孩童时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童年的阴影造成了他内向羞涩而又孤僻的性格,不擅长与人沟通,这使伯顿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与压抑。为了纾解自己内心的压抑的欲望,伯顿选择了创作电影,他灵魂深处的那份孤独恐怖的气质渗透到他所导演的电影的每一个角落。电影中的主人公的身上都被投射了伯顿的童年情节,都有着伯顿的影子,是他的另一个自我表征。  相似文献   

19.
论印度电影特点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体裁,它直接而形象地再现了特定国家特定时代的社会状况。自电影纳入工业体系后,其类型化便应运而生,很快就有了相应的类型模式而被固定下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类型也逐步走向了裂变重组。印度电影,在保持原有的表演元素的同时,充分融入歌舞元素,使之呈现一种水乳交融式的化合,创造出宝莱坞式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0.
《月落》这部反法西斯题材的小说曾经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被广泛传播,其中文译本最早是以报刊连载的形式出现在中国读者的视野中的,后来又以剧本、文学评论、电影、电影小说、电影文学剧本以及口述故事等多种形式被改写,由此形成了这部小说在现代中国传播和接受的独特风景,小说本身在经历了种种改写后也被赋予了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