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能力的综合体。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很大作用。训练语感,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协调发展。但过分夸大语感教学的作用,把语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突破口”是不恰当的。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形成,语言知识教学是基础,语感教学是前提。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语感的培养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的习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训练语感既要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对规范化语言的感知能力,也要重视对语言材料的语感分析,还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既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语感,也不能忽视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言:“文字语言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语感,只要语感训练到位,学生自然能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的正误、形象、情感等诸方面的感受,及种种妙不可言的意味,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而培养语感的首要途径就是读。  相似文献   

7.
语感,体现着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语言的需要了,因此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新的思路。中学语文老师应该逐步完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更能亲近母语,中学语文老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模式要比培养语文知识性的教学模式更好。该文通过对语感概念的介绍,以及对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探索出一些新的培养方法,从而将语文教育带到一个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良好习惯,培养兴趣,训练语感,鼓励创新,是作者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语感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运用,还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内涵。新课改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认识和接受语言的初始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感进行培养。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樊俊 《科技信息》2012,(12):314-314
社会已发展到信息时代,承载传播信息重任的语言文字材料早已无法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任何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也只能揽取其中之一粟。语感强的人,获取信息的效率高,他所揽取的"一粟"也相对要大一点,在竞争中所拥有的素质资本当然也就充足一些。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语感水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至关重要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语感?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加强语感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语感训练的方法,本文作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觉,有良好的语感的人,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语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关键。可以从丰富生活体验,扩大语言实践;强化语境概念,联系语境培养语感;加强诵读训练,增加词语积累;学习语言知识,增加文化修养,提高语感层次;联系思维训练,提高语感水平等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3.
郑凌茜 《科技信息》2012,(8):192-192,194
语感是语言的综合感知能力。针对性的语感训练对英语口语能力,尤其对口语交际中听话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应用听说并重、加强词块训练、量化口语语感实践三个语感训练策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文字和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韦志成 ) ,是对言语对象的整体的理性的直觉。语感能力的强弱 ,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因此 ,语感教育的地位及实施问题 ,也就成为很长一段时期语文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在语文教育中 ,研究语感并进行语感教学的 ,首有叶圣陶、夏丐尊、吕叔湘等前辈倡导 ,次有王尚文、韦志成、李海林等专家呐喊 ,逐渐形成了一群“语感论者”及其“语感中心说”。他们提出了“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首要任务”、“终极目标”等口号。但也有人对“语感中心说”提出质疑 ,其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思考、直接判断的能力,在语文阅读中能迅速地识别、敏锐地观察、直接地理解和整体判断,从而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训练主要以加强语感实践、注重整体感知和强化速读训练为重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实有效地进行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姜雪艳 《科技信息》2009,(22):241-241
阅读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把这些训练分为理解语言的训练、积累语言的训练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词句的理解,词句的积累,词句的运用,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段篇动l练同词句训练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段片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而且完全可以进行词句的训练。没有词句训练的段篇训练,实际上是一种架空的语言训练。在训练手段上.各个年级都应突出读的训练,包括朗读、默读、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通过阅读及其他训练手段指导学生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想教育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语言文字训练不能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孤立进行。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进行严格的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并通过练习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冯秀梅 《海峡科学》2014,(12):102-103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一种感受能力、领悟能力,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该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从让学生多读、慢品、乐说、常写,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相似文献   

18.
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呢?首先,必须强化大量阅读,让学生自我感知大量的语言,并从中领悟规律,学会运用;其次,必须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借助表象,产生联想、想象,把握语言文字,从而培养训练语感;还应注意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并在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变生吞活剥的接受语言为融汇贯通地吸收语言。  相似文献   

19.
潘俊亮 《奇闻怪事》2006,(11):15-16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什么是语感呢?教育名士韦志成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的强弱决定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它是学习语言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良好习惯,培养兴趣,训练语感,鼓励创新,是作者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