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翔 《科技资讯》2007,(17):187-187
射极输出器作为多极放大电路的输出级时,为保证射极输出器的跟随范围达到一定的要求,则要合理设计电路,确定合理的静态工作点,并给出几个关系式作为设计射极输出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晶体三极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IBQ、ICQ、UBEQ、UCEQ)是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因此,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静态分析就是根据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求出静态工作点Q。  相似文献   

3.
晶体三极管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ⅠB、ⅠC、UBE、UCE)是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因此,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静态分析就是根据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求出静态工作点Q.  相似文献   

4.
根据PNP型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借助等效电源电压和射极偏置放大器中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电压、基射极导通电压之间大小关系,研究了确定射极偏置放大器中PNP型晶体三极管工作状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简易可行的判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具体分析,求解静态工作点、电路放大倍数,来分析失真出现的条件,从而保障放大电路工作在放大区,体现出设置静态工作点目的在于限制最大的输入信号,进一步来限制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6.
季仁东 《科技信息》2009,(30):I0211-I0211
本文简要介绍Multisim10软件的特点,并对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倍数及其波形失真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计算一致,使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更形象、灵活,对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过程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论述了分压式偏置稳定放大电路能有效地稳定对静态工作点,提出了一种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方法;同时研究了在动态电路中,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中对信号的线性放大效果,及引起的线性失真;研究了静态工作点偏高引起的饱和失真及静态工作点偏低引起的截止失真.通过对比实验,有效地、直观地说明了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射极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Multisim软件对射板输出器进行虚拟仿真分析,分析研究了射极输出器的直流工作点和交流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等动态性能指标,仿真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这种Multisim虚拟仿真的方法,可以准确、便捷的对射板输出电路进行分析、设计与调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三极管温度特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对三极管的性能影响较大,使得电路中的静态工作点出现不稳定现象.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分析实际环境温度对三极管放大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和利用线性均差法得到的数据建立三极管温度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温度对放大倍数的影响,掌握电路系统的温度漂移,从而为优化系统性能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在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给出了放大电路详细的理论分析过程,并用Multisim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案中的不足。探究给出了采用增加射极跟随器和改变直流偏置电压的改进方案,对改进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放大电路中,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为电路提供一定的基极偏流,从而确定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同时Q点的变化又会对电压放大倍数Av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典型的单管固定偏置放大电路,通过改变Rb的值,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电路的Q点和Av进行具体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放大管的β值对两种共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不同影响,从而得到对输出波形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可以在保证差模信号放大倍数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有两种负反馈形式:电阻负反馈和恒流源负反馈。文中从Multisim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不同负反馈电路对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从Multisim仿真结果可以得出: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受负反馈电阻值约束,电阻值越大,共模抑制比越高,但该电阻值的大小也会影响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恒流源负反馈电路的等效电阻趋于无穷大,因此其单端输出共模抑制比趋于无穷大。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邢晓敏  张光烈 《科技资讯》2013,(22):130-130,132
目前各公开出版的电子技术类教材中都鲜有提及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问题。本文对该问题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最终阐明该电路静态工作点是稳定的。对电子技术类课程领域中小有争议的知识点给出了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对共射放大电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Multism作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压偏置式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系统。学生只需要调整可调电阻和输入信号,即可获得不同情况下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以及动态参数,在改变实验参数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分析不同静态工作点对电路输出的影响。经过测试,该系统仿真效果良好,各种不同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保持一致,具有操作简单、显示直观和修改方便等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理解,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FET统一化特性方程对MOSFET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论述了参数选择方面的有关问题。尤其对增强型FET组成的单元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本文用“漏极饱和电流”参数进行了探讨。因而对各种类型的场效应管单元放大电路,即使采用电压电流混合反馈的偏置电路都可用统一的方程和图解法直接确定静态工作点。从而使MOSFET放大电路的性能分析和参数选择变得容易。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教材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讨论不太全面,特别是对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讨论不多,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对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放大管的β值对两种共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不同影响,从而得到对输出波形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理论和实验分析分析证明:不是共射极放大电路交流负载线的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