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形势下党群关系呈现三个特点:利益关系影响党群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主导党群关系、党群关系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要加强党群关系,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关系;搞好社会利益整合,增强群众政党认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净化党员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
苏区精神蕴含了丰富的"党的群众路线"内涵,是我们党的致胜法宝和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要总结党在中央苏区时期执政的历史经验,传承弘扬苏区精神,深入挖掘苏区精神博大精深的时代价值,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提供历史借鉴和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3.
任何政党的产生、建立和发展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鸿篇巨制中含有丰富的党群关系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利益范畴是分析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的党群关系思想对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获得和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宝。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党群关系并不十分和谐,以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重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刻不容缓。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视角下,分析当前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影响党群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努力探索构建我国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徐光 《科技信息》2008,(13):251-252
分析当前党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可以看出党群关系的实质是利益代表关系,利益整合是代表群众利益的新要求。建设和谐党群关系,必须确定以“利益代表”为导向的总体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利益整合来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6.
切实改进农村党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媛 《科技资讯》2009,(17):234-234,236
农村党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前提条件、着力点和力量源泉。目前,农村的党群关系不容乐观,存在着多方面影响农村党群关系和谐的不利因素。要消除不利因素,构建新型和谐的党群关系,必须采取多角度、多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胡亮华  刘林 《科技信息》2008,(3):654-655
党的作风即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的全面贯彻,关系到党能否实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决定着党的命运.当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消极的作风,对党的健康肌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如果我们掉以轻心,听其发展,就会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失去民心,甚至失去政权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严肃对待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瞬间丧失政权,原因固然很多,笔者认为根源在于其执政之民众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虽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但事实证明,中共执政的生命力强大,这得益于其执政之民众基础较深厚。中共与苏共执政的民众基础之差异主要在于:中共夺取政权较苏共艰难;中共的意识形态较苏共灵活;中共对待领袖人物的态度较苏共辨证;中共改善民生的意识较苏共自觉;中共的廉政建设较苏共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万奕 《广东科技》2011,20(20):3-4
党群关系是世界各国政党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执政党而言.处理好党群关系是巩固执政基础、扩大执政资源的重要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背景下,我们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构建良性互动的和谐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苏共与南共之间在如何对待南流亡政府和南共是否应进行社会革命等问题上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苏共要南共承认流亡政府的合法性并服从其领导,南共则加以拒绝;苏共只允许南共进行民族解放战争,南共则要同时进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加之中西文化的相互激荡及其影响,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和支持,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苏区干部好作风蕴含的求真务实、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文化精髓,对当前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先进性要靠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本文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靠党员意识来体现,要在自身修养上体现,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要用实际行动体现,要在与时俱进中体现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这次大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摆脱苏联模式,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中国以苏联为鉴,在"八大"上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实力最强、最富有朝气的执政党。其强大的感召力、神奇的凝聚力源于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政治禀性。政治勇气是党应对多重考验的利刃,智慧优势是党永葆先进性的法宝,实践取向是党求真务实的标尺,而民众情结则是党铁肩担道义的秘笈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党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利于中国的政治稳定。中国共产党的法定执政地位是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特殊党际关系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条件;民主党派的法定参政地位是中国政治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1920年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两个共产主义政党--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台湾地区的台湾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下,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出现了相同的局面:左倾冒险者颠覆了党的领导层,迫使党采取激进、冒险、自杀式的活动,使党陷入覆灭的绝境。其结果是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走向不同的结局:大陆的中国共产党在命悬一线之际成功地召开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力量重新掌控了党的领导权,使党起死回生,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台湾共产党却不幸被敌人完全摧毁了。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党员素质、政策策略是决定这两个共产主义政党不同命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造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和理性思考党所面临的执政新考验,高度重视执政党自身的建设问题,不断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在建国初期,特别是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始终把执政党的建设工作列入经常的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端正党风,严肃党纪,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为无产阶级国际性事业的一部分,当然渴望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但完成这项革命事业,首先需要依靠本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广大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不能听任别的国家或某一个国际中心来指挥。然而,中国共产党既然作为一个支部加入了共产国际,就必须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委会的一切决议。这也就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共产国际、联共(布)代表的确给予中国共产党许多正确的指导和有益的帮助,如加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推动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开展、形成特殊条件下中苏两党的政治联盟、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工农的正确方针,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估量判断对我党在许多问题上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造成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他们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指挥失当,给我党带来了重大损失,他们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并承认错误一向是我党光明磊落的表现。我们分析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代表在大革命时期对我党造成的这种双重影响,旨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确保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正确领导,使之在各方面不断走向成熟与自觉。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是我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发展党内民主能够推进人民民主建设,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利于防治腐败。党内民主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主张曾受到了共产国际与联共党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政策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中共二大提出用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共产国际、联共党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