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概览     
<正>博尔顿"被炒"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他9日晚告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白宫不再需要他的服务",后者10日上午递交了辞呈。特朗普说,他和政府中其他人一样对博尔顿的很多建议"非常不赞同"。博尔顿出生于1948年,曾就职于里根、老布什、小布什三任政府,是美国政坛著名的"鹰派"人物,以对外政策立场强硬著称。他于2018年4月取代麦克马斯特,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上任后  相似文献   

2.
正美东时间2月1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弗林因"通俄门"宣布辞职。事情的直接起因是弗林在特朗普候任期间两度与俄罗斯驻美大使通电话,暗示对方特朗普当政后将取消对俄制裁。弗林曾在奥巴马时期担任国防情报局局长,不可能不知道他与俄驻美大使的通话必定被监听,也不可能不知道他的作法涉嫌干政违法,但他仍然这样做了。此事既是他的傲慢粗疏使然,也反映出特朗普团队希望颠覆所谓华盛顿旧体制和  相似文献   

3.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美国派出了以特朗普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安会亚太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格为首的团队参会。这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美国官方给予的最为积极的回应。2013年,奥巴马总统开始第二任期,着力继续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提出何种对外政策正引发外界的关注。当时中国正处于周边外交  相似文献   

4.
时事概览     
正特朗普签署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批准设立太空军2019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法案将太空认定为"作战领域",批准设立美国第六大军种——太空军,规定太空军隶属于美国空军部,空军部长有权将空军人员转移到太空军。法案还批准任命一名负责太空采购及整合事务的空军助  相似文献   

5.
张洁 《世界知识》2021,(2):12-16
2020年12月底,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罗伯特·奥布莱恩代表特朗普向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以及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颁发"功勋军团"荣誉勋章(LegionOfMerit),意在表彰三人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所做出的"贡献"。从他这一波操作所选择的三个对象国,不难看出特朗普政府对于"美日印澳四边对话"(下文称"四边对话")机制的认可,他似乎也在为自己任内推动美国"印太战略"颁发了一枚勋章。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2月13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美国保守派"营地"、知名智库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讲,概述了特朗普政府的对非洲新战略。在此前一天,特朗普正式批准了美国对非新战略文件。特朗普政府对非新战略是美国整体内倾、重利的结果,并非"一时起意",很可能具有历史分水岭的转折意义。新在何处美国政府发布的对非洲新战略,其指导原则即是特朗普强调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正>人称"白宫里的一只鹰"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被特朗普"解职"。对此,华盛顿的建制派都称"大快人心",而共和党保守派、联邦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却表示,这是"深层国家(deepstate)的胜利"。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谴责白宫和国务院肆无忌惮的泄密活动源于"深层国家"。那么,"深层国家"是什么?美国政治体制中真的存在反对特朗普的"深层国家"吗?"深层国家"的前世一般来说,学界认为所谓"深层国家"最早指的是1923年由土耳其领  相似文献   

8.
正8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成立美军太空司令部,表示"太空在美国国家安全和国防中处于中心地位",要确保美国"在天空的统治地位永不受到质疑和威胁"。特朗普并任命现任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司令官雷蒙德为太空司令部司令官。  相似文献   

9.
赵萌 《世界知识》2023,(24):58-59
<正>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主席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1938年,他和家人逃离纳粹德国,辗转到美国定居。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军服役,战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他从学术界走向政界。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他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国务卿。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家利益》2015年9/10月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1923年生于德国,是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在1968年的总统竞选中,他担任洛克菲勒的外交政策顾问,但是尼克松赢得大选,他看中基辛格的外交才能,让其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1977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为何一边哄朝鲜,一边鄙视伊朗?特朗普愿意不顾一切去见金正恩,还达成协议,另一边却对伊朗核协议嗤之以鼻。这事最后还能让特朗普落得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如果能够获得同朝鲜与美国在新加坡达成的一模一样的协议,伊朗一定会兴奋不已,然而美国并不愿这么做。"曾担任美国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军控与防扩散事务顾问的乔恩·沃尔夫斯索尔表示。同样是因谋求发展核武器而令国际社会格外担忧的国家,同样是曾经被美国列入"邪恶轴心"黑名单的国家,伊朗和朝鲜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那里得到的待遇却大相径庭。今年5月8日,特朗普不顾英法德等盟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8月22日表示,美国不打算停止、并可能采取其他措施向伊朗施压。一天后,欧盟就高调与美国唱起了反调。8月23日,欧盟同意向伊朗提供1800万欧元的援助,其中包括对伊朗私营部门进行援助,以帮助抵消美国对其制裁的影响,挽救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报道称,欧盟此举反映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5月放弃的伊核协议的高调支持。这是欧盟预算中为伊朗制定的5000  相似文献   

13.
严谨  汪子涵 《世界知识》2023,(24):22-25
<正>2013年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宣布“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承诺“美国不再干涉其他美洲国家的事务”,收获现场不少拉美国家的掌声。不过,仅仅数年后,“门罗主义”就又被美国官方摆上台面。2019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扬言“门罗主义还存在,且生机勃勃”,特朗普更是在联大会议上声称要继续推行“门罗主义”。人们惊呼,“新门罗主义”已悄然降临美洲大陆。  相似文献   

14.
周琪 《世界知识》2017,(24):34-36
2017年美国国内政治一个主要特点是,特朗普执政开局遭遇困境,执政能力受到质疑。他的行政班子组建速度远远低于往届政府,目前仍有大量需要国会参院批准的政府高级职位空缺。特朗普任命的白宫重要官员像走马灯一样不断被撤换,最“短命”的是他的首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只干了24天就因陷入“通饿门”丑闻而不得不辞职。  相似文献   

15.
7月8日~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女士对中国进行访问,受到中方高规格接待。国家主席胡锦涛、军委主席江泽民、国务委员唐家璇予以会见,外交部长李肇星与她举行会谈。在7月8日下午中国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至少两次有外国记者提问:中国政府内是否也有类似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职务?中国政府中谁的职位与赖斯对等?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答道:赖斯女士是应李肇星外长的邀请对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有美国的政府体制,中国的体制跟美国不同。的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美国独特的政治设置。在近几年的重大国际事件中,人们常常看到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的身影。而这又让我们想到美国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的另外两个重要职位———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三者分别掌握着何种权力?彼此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编者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秋季,日美关于2021年度起的五年间驻日美军驻留经费日方负担额的谈判将正式开始。前不久,原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回忆录中披露,特朗普要求日方每年承担80亿美元驻日美军费用,这相当于目前日方负担额预算的四倍以上。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对韩国与德国也提出了类似要求,甚至不惜以大幅撤出驻留美军相要挟(驻德美军已经计划要撤出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从叙利亚"迅速、全面"撤军,理由是"伊斯兰国"已经被击败。此言一出,不仅美国盟友,就连特朗普政府内阁成员都深感错愕。防长马蒂斯立即宣布辞职,表示:"总统有权任命一位与自己观点更一致的防长。"负责协调打击"伊斯兰国"联合行动的总统特使麦格克宣布辞职,抗议撤军决定。同时,民主、共和两党多名参议员也批评特朗普决定撤军是"重大错误"。在中东,特朗普"任性"撤军之举更是掀起巨浪,地区格局、反恐形势、美国的地区盟友体系同时异变,可能标志着该地区新一轮冲突与乱局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大势所趋,里根天平倾向务实派;壮志难酬,温伯格解甲归田——华府新闻界近来盛传的消息终于在11月5日得到了证实:里根总统宣布接受国防部长温伯格的辞呈,并任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卡卢奇为新任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9.
从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特使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当时,对美国既要斗争,又要争取,如何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实在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20.
正9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刊发一篇题为《我是特朗普政府中的一名抵抗者》的匿名文章,作者以隐藏在政府内部的不具名高官身份,痛斥特朗普偏爱独断专权,藐视民主,压制自由媒体,因此既不适合担任总统,也无法代表美式价值观。文章的发表掀起了自2016年大选以来美国"反特朗普"运动的又一轮高潮,表明建制派与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