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文通过五个不同类型的歧化反应电池实例,说明对一指定的歧化反应,△rGm^ 与E^ 并不只对应于单一的定值。同一歧化反应,可以设计成不同电极反应组成的电池,因而△rGm^只与ZE^ 有单一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歧化反应与反歧化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特例,这类反应在无机化学元素论述部分出现较多,它们与无机物的性质密切相联。本文从热力学原理出发,以P区,d区、ds区的某些元素为例来讨论歧化反应的特征、判别方法及反应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对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用MgO、CH_3SiCl_3和(CH_3)_2SiCl_2等改性剂对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后,虽然可以提高对二乙苯的选择性,但难以获得高纯对二乙苯。在适当条件下,用SiCl_4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后用于催化乙苯歧化反应,对二乙苯的选择性可达95%以上,是乙苯歧化反应合成高纯对二乙苯的优良催化剂,将歧化反应与乙苯—乙醇烷基化反应相比较可知:在适当的反应温度下,歧化反应的选择性和二乙苯收率均高于烷基化反应。因此,利用歧化反应制备对二乙苯优于烷基化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歧化反应的有关内容,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作了较好的解释。最后,西文给出了歧化反应方程式的简捷配平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酸苯甲酯歧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DPC)技术,已逐渐成为有机合成工业中的热门课题之一,而碳酸苯甲酯(MPC)既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又是主要副产物,其本身又发生歧化反应生成DPC和DMC。碳酸苯甲酯歧化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直接影响碳酸二苯酯的产率。研究碳酸苯甲酯歧化反应动力学,不仅有助于对DMC与苯酚酯交换反应规律的深入了解,而且可以从理论上指导该反应催化剂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碳酸苯甲酯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MPC=0.0146CMPC-0.0577CDMC(mol·L-1·min-1),说明正、逆反应均为一级。  相似文献   

6.
溴元素的歧化反应与溶液PH值有关,文中试从PH-E图象角度加以讨论,从PH-E图可直观地着出在各种PH值条件下溴的歧化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7.
借助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吸氢合金LaNi5- xMx 在高温氢化反应时的歧化行为及其反应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aNi5- xMx 在2.5MPa 氢压和大于550 ℃保温一定时间后可发生明显歧化反应,并析出纳米相Ni.歧化反应的程度与加热温度、时间、第三组元M 及合金的生成焓关系密切.电化学交换电流密度测定表明,经歧化反应得到的含纳米相Ni的复相组织与原始合金组织相比具有较高的吸放氢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化学反应从本质上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类反应中氧化数的变化发生在同一分子中同种氧化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上。某种元素具有各种高低不同的氧化态,当处于中间氧化态时,在适当条件下其中一部份可转化为较高氧化态的物质,而另一部份转化为较低氧化态的物质而发生歧化反应。如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就发生歧化反应而转化为氯化钠和氯酸钠。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感到难以掌握,而歧化反应方程式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最炼殊的一种类型.本文在遵循质量守恒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简便、快速配平歧化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歧化松香胺席夫碱-铜配合物催化漆酚氧化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歧化松香胺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漆酚氧化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用歧化松香胺和水杨醛反应,生成席夫碱,再与醋酸铜反应,制备席夫碱-铜配合物。讨论了该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催化漆酚氧化聚合反应时,催化剂浓度、时间、底物浓度以及温度对漆酚氧化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聚合反应的理想条件是以乙醇为溶剂,加入3%歧化松香胺席夫碱-铜配合物催化剂,漆酚浓度为0.068 8 g/mL,在30℃下反应36 h后, 漆酚聚合物的沉淀得率为51.3%。  相似文献   

11.
SiCp/Al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界面反应研究是碳化硅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研发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各国研究者分别从界面反应规律、影响因素、控制途径等方面展开研究.界面反应规律方面研究了Al合金液与SiC颗粒可能存在的界面化学反应、界面反应过程和界面反应模型、界面上的相等;界面反应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了界面反应与制备工艺过程、参数的关系;界面反应有效控制途径方面研究了、基体合金化、SiC颗粒表面处理、工艺选择与工艺参数控制等.今后的界面反应研究方向为:界面精细结构的研究;界面反应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异氰酸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并研究了BH3对此反应的催化效应。结果表明,非催化反应基本上为同步的协同反应,而BH3催化的反应则为非同步的协同反应,且BH3催化反应比非催化反应容易进行得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热裂解基本反应步骤的分析,得到其反应动力学常数只与反应前后分子特性有关,而与反应分子的大小无关。通过文献数据求得基本反应速率常数,进而在已建立的延迟焦化主反应网络基础上,计算出反应网络各个分子间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延迟焦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Minisci反应是指亲核性的碳中心自由基与缺电子的底物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碳碳键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尤其适用于芳环或芳香杂环.该反应最早由F.Minisci在1970年首次发表.经典的Minisci反应是叔丁基甲酸在硝酸银以及过硫酸钾催化与吡啶环偶联得到吡啶取代物.介绍了Minisci反应的主要内容以及反应机理,并综述了该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此类反应今后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Mg与SiO2玻璃间反应的研究,获得了由层状组成的反应组织.实验发现:层厚由表及里呈连续细化的变化规律;反应温度越高,反应层及层片厚度增加;反应时间延长,反应层及层片厚度增加.Mg与SiO2反应动力学呈线性关系,其原因是A层段层状存在显微裂纹,显微裂纹的存在使本应呈现非线性规律的Mg向SiO2扩散反应动力学发生了改变.整个反应组织与心部Mg基体结合良好,硬度由表及里呈连续变化,Mg与SiO2玻璃反应获得的是一种典型的梯度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用AM1方法优化了二溴卡宾与对-甲基苯乙酮环加成反应的反应物、过渡太、中间体和产物的构型,找到了反应的过渡态,从理论上论证了二溴卡宾与对-甲基苯乙酮加成反应的机理,得出了该反应为强放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反应控制步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OP-10/甲醇/苯/水构建的微乳反应体系,以骨架镍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V(水)∶V(苯)对反应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体系中苯选择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4.0 MPa,V(水)∶V(苯)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苯转化率达19.65%,环己烯收率为5.61%,环己烯选择性为28.55%。  相似文献   

18.
冶金反应工程学属于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新方法。为了避免与冶金物理化学的方法和内容的重叠,本文提出分段尝试法可作为研究冶金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新方法。依据反应过程特点,建立相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尝试,能够得到该过程控制环节转换时间点以及动力学参数,为冶金模拟提供必要的物性参数。由于在实际冶金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和质量传输过程的耦合是客观存在的,化学反应控制时质量传输也发生;同理,质量传输控制时也有化学反应。因此,提出通过引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唯象理论来确定出化学反应和扩散控制的两种通量之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分段尝试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氧化钙吸硫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回归计算,提出了以相界面化学反应控制为机理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出了表现活化能值,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目前氧化钙吸硫反应机理尚无定论,本文提出的在特定条件下的吸硫反应动力学方程,对提高吸硫反应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更全面地理解吸硫反应机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水氧化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以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pH值等条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氧化碳和醋酸是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是最终产物.当反应温度为440℃、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min、pH为10时,含油污泥中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是影响含油污泥中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含油污泥COD去除率增加;反应压力和氧化剂质量浓度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也很重要,但当反应压力和氧化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