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胶合板是由单板组成,旋切机在旋切单板时,提高旋切工艺水平是提升单板出材率的关键。本文从减小木芯直径、合理组织单板挑选流水线、合理确定单板厚度等因素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柔化辊和光滑辊对旋切单板质量的影响,对加拿大Forintek研究所的一台小型旋切机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数字控制装置并配置了两种压辊.按照L9(34)正交试验组织试验,每组变量设定值重复实验2次,共旋切了45段云杉木段.在其他参数设置相同的情况下,考查了旋刀倾角(PA)、垂直间隙(VG)和水平间隙(HG)3个变量对单板旋切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了压辊形式对单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柔化辊旋切的单板的湿单板卷曲率比光滑压辊下降了60%,单板厚度较均匀,厚度偏差较小;柔化辊与光滑压辊的最佳旋切设置完全不同.柔化辊的最佳旋切设置为:旋刀倾角90.5°,垂直间隙9.84 mm,水平间隙2.79 mm;光滑压辊的最佳旋切设置为:旋切倾角88.5°,垂直间隙11.75 mm,水平间隙2.54 mm.  相似文献   

3.
在胶合板生产中,用柔化辊取代固定压尺可释放单板内应力、降低单板厚度偏差和卷曲变形.为了考察柔化辊对单板柔化、单板质量改善的效果,在一部小型旋切机上安装齿形柔化辊和控制系统.设定3个变量为旋刀倾角(PA)、垂直间隙(VG)和水平间隙(HG),按照L9(34)正交试验组织试验,每组变量设定值2次重复,并用相应的旋切软件研究木段旋切时的压缩率,以及压缩率为零时木芯的直径,以确认每组可控变量设定都能进行旋切.单板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湿单板厚度、干单板厚度及其偏差以及单板卷曲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当旋刀倾角增加时,单板厚度偏差和卷曲变形值减少,但单板粗糙度加大;垂直间隙减小时,单板卷曲值减小,湿单板厚度偏差增大,但干单板厚度偏差变化很小;水平间隙增加时,单板厚度随之增大,而单板厚度偏差降低.最好的旋切变量设定值为旋刀倾角90.5°,垂直间隙9.84mm,水平间隙2.79mm.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用意杨、红椽、色木、柚木和红檀5个树种的单板,采用探针法测定了的单板表面的粗糙度,分析了不同树种单板表面粗糙度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的5个树种的单板,柚木单板表面粗糙度值最小;红橡和红檀单板的表面平整度也较好,表面粗糙度值较小;色木单板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大;意杨单板表面十分粗糙,其表面粗糙度值明显高于其它木材。加工方式的不同对单板背面粗糙度的影响不一样.旋切使意杨单板背面粗糙度变大,而刨切对木材单板背面粗糙度的影响因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5.
单板质量直接影响胶合板质量,而单板旋切工艺条件是决定单板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单板旋切工艺最优化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椴木两种单板厚度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圆木无卡旋切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控制模型不准确和控制方法落后。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两种圆木无卡旋切的数学模型:速度-旋切圈数模型和圆木直径-速度模型。并根据这两种数学模型设计出两种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圆木无卡旋切控制系统,实现在无卡旋切过程中对旋切板材厚度跳动的控制,使得旋切厚度范围在0.35~2.7mm,板材厚度公差小于±0.075mm,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简化单板旋切厚度的调节过程,是实现单板旋切加工自动化的关键。利用气动、液动多点控制可实现自动调节,但机构复杂,造价高。笔提出一种曲线轨道式单点控制调节方案,进而实现厚度自动调节,该调节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易实现设备改造。  相似文献   

8.
<正> 旋切单板时,研究旋切曲线的特性,对提高单板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胶合板教材中如由东北林学院主编的《胶合板制造学》中介绍的方法,有下述问题值得商讨:①就其数学含意来看(r~2=a~2(?)~2+h~2中的(?)角是参数角,而《胶合板制造学》第24页图 3-2中的(?)角是极角),参数角与极角的概念不清;②在尚未讨论旋切曲线性质之前,就过早地设旋刀刀刃前进速度V=S·n/60缺少理论根据。鉴于上述情况,就旋切曲线问题讨论如下。 一、旋 切 曲 线 旋切运动是被旋切的木段作定轴回转运动,同时旋刀在木段旋转方向一侧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如图1),且在任何瞬间旋刀刀刃都与木段保持接触,其接触点在木段横断而上所走过的轨迹称旋切曲线(如图2)。  相似文献   

9.
微薄竹装饰板是采用竹材旋切单板作为人造板基材的表层 ,并在背面覆贴各种平衡层的一种新型饰面装饰材料。微薄竹材单板的加工及其在装饰领域的应用 ,既节约了优质木材 ,又高效地利用了我国丰富的竹材资源 ,提高了基材产品的档次 ,增加了装饰产品的花色品种 ,拓展了竹材的使用范围 ,为竹材的工业化利用以及竹材的深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笔者研究了微薄竹装饰板的基本结构、构成原理、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和变形问题。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数学模型安排试验方案 ,根据试验结果 ,系统分析了热压时间、涂胶量、热压温度、竹片含水率和PF浸…  相似文献   

10.
在不考虑单板在热压过程中的热解等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单板热压前后木材质量不变的假设,综合研究了单板压缩率、密度与热压因素和单板初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单板压缩率与各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方程,建立单板密度变化模型。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密度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当热压压力低于5 MPa时,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