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试析了“左”的错误与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共分三部分,一是首先通过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常提及的部分“左”倾错误或事件(案件).说明国际共运史上“左”的积习甚深;二是从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说明在我党历史上“左”的错误泛滥的时间很长.影响很深;三是指出尽管目前国际共运己处于低潮,但她仍将继续沿着自身的规律发展:低潮之后高潮必定会到来。  相似文献   

2.
庐山会议纠"左"变成反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新余高专学报》2002,7(1):25-28,50
庐山会议原来的主题是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但由于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的“左”倾错误从指导思想上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错综复杂,使得毛泽东对彭德怀的信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同时,由于党内阶级斗争理论的扩大化和发展,由于党内个人专断的作风损坏党内民主,由于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泛滥,使得大会由纠“左”变成反右,造成彭德怀等人被错误批判。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斗争,是建国以后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重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把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左”倾错误放到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整体框架中去考察,可以发现中东路事件和第二次“左”倾错误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东路事件的发生导致了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共政策的变化,其变化了的政策又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六大”的正确路线,形成了第二次“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讲好中共党史上的“左”倾错误对于从正面引导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讲好党史上的“左”倾错误,首先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需要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5.
"大跃进”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大跃进”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和平竞赛及中国"赶超”战略;毛泽东"左”的错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错误理解及宣传;群众对领袖的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使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的损失。党走过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后,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规律,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清算。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我党走向了成熟。现在对出现过的三次“左”倾错误进行反思,仍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32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由于执行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曾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随着苏联、共产国际策略方针的转变,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王明担任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领导中共代表团就近指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在某些策略方针的方面有所变通,对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促进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王明是一个教务主义,对共产国际唯命是从,加之“左”倾错误在全党盛行,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左”右倾错误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时期,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犯一系列“左”的错误,陈云对这些错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切中时敝的意见和观点,这为后来纠正错误、克服困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陈云在此期间表现出的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是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思想财富,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史学界普遍认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李德军事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所导致的,因而把这个错误的产生完全归结于李德本人。其实,李德军事教条主义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内因和外因,它是由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倾向性路线方针、中共党内早已形成的“左”倾盲动主义和冒险主义以及李德本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素质上的缺陷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10.
在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拒真纳伪”两类错误.本通过对“拒真纳伪”两类错误在商业银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不同影响的分析比较.选择支持向量机(SVM)作为信用风险评估的建模工具.并利用实际数据对两类错误的平衡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SVM模型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损失比例系数.能在保证整体准确率较高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第一类错误率.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反映问题本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以认知原型特征来解释“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对称使用格局和具体用法的差异。认知原型特征是词源义隐含的空间认知的方式和特点,是主导词义发展及有效派生词义内核与共性,并以词义共性的形式保留在现有的常用词项中。认知原型特征的差异是造成“上”“下”使用差异的本源性动因。全文以二词作方位词、趋向动词和作补语的词义分析和对比归纳并逐步验证“上”“下”不同的原型语义特征对二词使用差异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婚姻本身是“父系”文明的产物,在以父维系的社会出现以前,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算作“婚”的。本文用“聚麀’一词来指称初民两性关系,并分析了“聚麀”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理论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哲学缺失”和“哲学思想套用不当”现象,探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它对整个苗族医药基础理论基盘可能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宗教热”现象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发展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经济领域的大变革对精神领域的撞击,现实社会问题的存在,政治信仰的弱化,宗教自身的功利性调适及信仰主体的情感需求,是产生“信仰危机”和“宗教热”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光学测量仪器在一定条件下,会生霉、生雾及生锈,称为“三害”。本文首先指出生霉、生雾及生锈的原因,然后提出了防霉、防雾及防锈的“三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第三状态”与现代体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活动之于健康的重要性引为世界性的普遍认识。目前,在健康与不健康之中的“第三状态”引起世界性的广为研究。现代社会赋予体育活动以新的功效,通过行为治疗(体育),使人们从第三状态调整到健康的第一状态。  相似文献   

18.
约翰.斯坦贝克的故事就是在以快速为特征的“进步”车轮下演绎的。象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速率的“进步”车轮碾过之后,留下的是“两个民族”无尽的痛。《愤怒的葡萄》诊断出了“两个民族”的病因,解释了政治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现实,在这一点上胜过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学。丰收一幕是商品异化现象的缩影:客体不仅嘲笑了主体,而且还伤害了主体。这种异化现象是“进步”的车轮飞速运转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曾卓是“七月派”的代表诗人,又是共和国初期文坛悲壮的受难者。在遭受厄运的20多年间,在诗神逃遁的时代,在诗意枯竭的地方,他以坚韧的意志,顽强地进行着“潜在写作”。他以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为我们留下了那个荒诞时代严肃的精神证词;他以富有个性的艺术创造,在一片诗歌的荒漠中为我们贡献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