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主要问题1.1人才缺乏,技术支撑不力在推进中药产业化建设中,各县、区(市)普遍反映严重缺乏懂药、识药、全面熟悉和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人才的缺乏,各地对地产中药资源缺乏了解;对最具区域优势的特色品种缺乏认识;对中药材产销市场行情更缺乏认真的研究。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时,抓什么,怎么抓心中感到盲然,  相似文献   

2.
通过Internet来开发恩施州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讨论了基于B/S方式的恩施州中药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详细设计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并对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罗平毅 《遵义科技》2005,33(4):9-12
目的遵义市为了落实国务院一号文件精神,了解遵义市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情况,找准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方向和路子,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出遵义市中药材基地的发展新思路。方法对遵义市十四个县区(市)进行实地考察、问卷和座谈等的方式调查。结果遵义市中药材基地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农民具有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具有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愿望,但目前处于一种起步阶段,几乎没有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进行基地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上缺乏技术依托、缺乏科研人才,技术含量低下、下游产品开发脱节,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资金缺乏。结论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正确的引导和资金的扶持,引进企业作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建设技术依托体系,奖励中药新产品开发,培养技术人员,开发药材市场,才能更好地链接中药现代化产业链,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中西维因残留量的薄层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中药材西维因残留量的薄层色谱-荧光测定.采用环已烷:丙酮:氯仿=5:1:1(V/V)作为展开剂,直接用荧光测定.本法灵敏度高,且易操作,当添加水平为0.01mg/mL时,回收率在84%-111%之间,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测限达到10ng.  相似文献   

5.
《遵义科技》2006,34(6):57-57
为贯彻落实遵市办发[2006]72号文件和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打牢药业发展基础,针对全市中药材基地建设中的企业相关人员、基地法人、种药大户GAP知识贫乏,中药材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技术水平低,知识落后等情况。遵义市科技局和遵义市中药办于2006年9月26—27日在遵义市农业局招待所举办了遵义市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第一期培训班。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告     
大量收购药材 免费赠送药种 我单位经工商等部门注册登记,长期从事中药材开发、种植、良种繁育、科研、推广及加工回收于一体的正规企业,为落实上级下达的科技扶贫任务,特面向全国部分市、县免费供应药材良种: 天麻 高级名贵药材。我单位培育出天麻良种和短期丰产技术,由一年生长期缩短为100天,种植一穴天麻,占地2m2,可产干品15kg~23kg,回收价350元/kg。 泊夫兰花 从种到收60天,对土质气候要求不严。室内、阳台、大田均可种植,亩产干花2kg~3kg,亩用种30kg,回收价23200无/kg。 以上…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化学实验提取公丁香中的挥发油.实验结果表明,本微型化学实验中药材公丁香的用量是常规化学实验的1/20—1/30,在蒸馏时间上也缩短了1h,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图可知微型化学实验所得的挥发油同其常规化学实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吻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药材常温超细粉碎的特点,研制出一种新型气流粉碎装置——湍流式粉碎机,并应用2种常用中药材(百合、当归)进行了粉碎实验.研究表明:湍流式粉碎机主轴转速3000r/min以上即产生一定的超细粉碎效果,获得的粉体粒度小、分布窄;同时粉碎腔温升低的特点保证了粉碎过程中中药材物性不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省、市、自治区药品标准。因此,实行中药标准化,就要运困现代科学手段,遵循法定依据,考证中药来源,研究中药品质,继承革新中药加工工艺,科学改革剂型等,这是实行中药标准化科学管理的实际需要。一、目前中药非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品种混乱现象十分严重,以致出现不少混淆品及伪品,给生产、经营和使用车位带来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市场的稳定。如主药名实混乱,有些药材同名异物或同物界名,一名多物,一物多名,造成名实混淆情况严重;又如加工炮制混…  相似文献   

10.
贾子申 《天津科技》2005,32(4):59-59
由天津科技大学承担的天津市科委培育项目“中药材生产基地农残污染的生物修复”,于日前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利用生物修复方法对难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去除的研究结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市在中药现代化基础药材研究方面的空白,解决了我国中成药顺畅进入国际市场的农残污染瓶颈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国内和国际情报调研,结果证明植纹鉴定技术在中药材领域中应用研究是国内、外未见报道的重要热点问题.依靠"植纹鉴定"国家发明专利和《中国植物表观结构植纹鉴定》专著的技术和理论,研究中药材植物植纹鉴定新技术,获得了图文并茂的植纹鉴定研究结果.探讨了中药材叶表皮垂周壁镶嵌模式、气孔复体颉颃逆境演化规律及表皮附属物的类型.简化中药材植纹鉴定程序,缩短植纹图像分析时间,提高植纹鉴定的准确率.应用相关性分析、回归估计、距离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评价植纹表观结构与其科、属、种宏观形态的相关性.科学规范中药材植纹鉴定标准,探讨中药材经典分类问题,发明简便、易行、准确、有效的中药材植纹鉴定新技术,检测中药材真、伪.采用美国的克朗奎斯特[1],植物分类系统为依据,确定植物种源,从而为中药材植纹鉴定人员鉴定中药材真、伪,提供科学鉴定依据.在大量植纹鉴定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中药材的植纹鉴定技术研究理论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2006,(2):22-23
1.纽崔莱为维生素/矿物质及营养补充食品全球领导品牌。(根据Euromonitor国际市调公司调查,纽崔莱为2002年胶囊锭状食品销售业绩第一名) 2.纽崔莱是全球惟一在自有的有机农场栽种、采收及生产植物原料,并将其制成产品的维生素/矿物质品牌。(根据Euromonitor国际市调公司全球维生素及营养补充食品品牌调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次获得市科学技术奖的28项科技成果,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如获一等奖的安徽华茂集团“GJCFS30S/1KD(100%Pima)紧密赛络纺纱线产品开发与工艺技术研究”项目,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省内空白。2007年研制并投入生产,至2008年底产量达200吨,实现产值1100万元,产品附加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1 定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1.1中药材的种类及资源 定西是甘肃省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和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遵循科学规律”的原则,抢抓“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把中药材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逐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品种多元化、布局科学化、生产标准化、产后无害化、加工精细化的发展格局。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资源313种,分属90个科:其中植物药308种,矿物药5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其中植物药130种,动物药3种,矿物药2种。在中医药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种植的就有97种,占到75%左右。主要品种有:当归、党参、黄芪、红芪、贝母、秦艽、羌活、独活、白芷、柴胡、草决明、地榆、红花、牛籽、麻黄、丹参、黄芩、艾叶、桔梗、甘草、板蓝根、猪苓、生地、大黄、射干、防风、白术、木香等。  相似文献   

15.
王海 《定西科技》2005,(2):33-33
2004年,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7.33万hm^2。中药材总产量16.5万t,占全国中药材产量的20%,定西市发展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其中“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已成为我国中药材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远志为常用中药,火药部位为根。耐干旱、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粘土、石灰质的土地不宜栽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分布。近年来,远志一直货紧价扬,据中国药材公司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目前每公斤远志肉的市场价格已由1990年的11-13元,升至35-40元,远志简则高达70-11元,有些地方甚至无货可供。九七年全国远志的年产量约100万公斤,而年需求量却达300万公斤,有2/3的缺口无法填补。究其原因,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家种生产林水车薪。山西省稷山县北阳城药材站多年来从事中药材的种植研究与购销,…  相似文献   

17.
《定西科技》2007,(3):7-8
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来抓,并通过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措施,使全县中药材产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2003年,“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2006年中药材产业总产值5.13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药材产业中获得收入68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1%。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了清水漂浮法和塔氏电热集螨器分离法,共分离中药材样品146种,1460份,从中分离出粉螨48种,隶属7科25属。得出结论:中药材粉螨的污染严重,应加强对中药材螨类的防治,以保护中药材及预防人体螨病。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质量控制及其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现代化,产业化通讯国际化的核心问题,本文在综述中药发展状况、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利用分子光谱法对中药材的原性质进行快速,无损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中药材质量控制和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是华佗医学和新安医学的发源地,历史上诞生了上千位名医,也是著名的中药资源大省,现有中药资源种类已达3578种。亳白芍、滁菊花、铜陵凤丹皮、宣木瓜属安徽四大著名道地药材,誉满中外,自古以来就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中药材产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安徽省中药材产业研究及企业发展方向提供若干建议。一、安徽省中药材产业概况1.中药材种植情况安徽省有常用道地药材300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