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提及医学,人们通常知道中医、西医有别。但对中医,大多人可能认为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其实,中国传统医学不仅仅指中医,它是以中医药学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医学在内的民族医学。少数民族医药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但并非都有完整的文字记录。1984年4月,在内蒙古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正式列出了“五大民族医”,即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傣医。民族医药学与中医药学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2.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调查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对骆驼蓬的利用比较广泛,柯尔克孜、塔塔尔等民族也常用,民间主要用其种子及全草治疗关节炎、颈椎病、皮肤病、食道癌、胃癌等,用药方法为内服和外用两种.除此以外骆驼蓬还是维、哈等民族比较广泛使用的主要神草.新疆维、哈、蒙等少数民族对骆驼蓬的民间药用传统知识比较丰富,具有进一步深入调查,挖掘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诸国本 《科技潮》1999,(10):83-83
中国的传统医药由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组成。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文化是中国社会的强势文化,中医学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更由于中医学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无疑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但是,中医学和民族医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中医学不能涵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医学。民族医药是指中医药学以外的中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医药成果的总称。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它们从远古走向近代的过程中,在生存发展的不同环境里,曾经经历过无穷无尽的生老病死的苦难,也有过无穷无尽的医药创造和医药追求,流传到今天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各个民族医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积累和丢失的程度各不相同,继承和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维吾尔族新生儿和12岁以下智障、生长发育落后的维吾尔族儿奄指血中TSH的含量,进而筛查和诊断其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初步确定维吾尔族新牛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发病率为1.357‰,是我国内地的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发病率(0,200~0.333‰)的4倍,建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地区妇幼保健院或中心医院为中心的筛查网,对维葺尔族及其他民族的新生儿进行先犬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地毯的故乡,新疆地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受宗教和地域环境的影响,新疆地毯艺术的发展呈现出其特有的魅力。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现在的维吾尔族地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维吾尔族地毯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文章从维吾尔族传统地毯的纹饰、色彩的角度切入,运用民族学和宗教学知识分析了新疆地毯的艺术风格,解读了地毯纹饰和颜色使用的特点及成因。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9,(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自己的医药积累和医药创造,而且至今仍然保留和享用着这些医药资源。《宪法》规定要"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传统医药不仅是指中医中药,而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从广义而言,中医药也是民族医药。它主要是由汉族创造并以中原文化为背景的传统医药。在春秋战国时代,一些著名的医生曾同时在几个国家云游行医,其专业也随俗为变。秦汉统一中国前后,中医的学术发展处于巅峰状态,以后就一直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但从它形成时候起,就吸收了其它各民族的医药经验,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医药贡献,并为许多民族服务。实际  相似文献   

7.
文树德(Paul Ulrich Unschuld)教授,1943年生,德国人,医史学家.专攻中、欧医学及生命科学比较史,尤擅长医学思想史、伦理史研究.1969年开始研习中医药学.1984年任教授,1986年任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医学:药学史》、《中华帝国的医学伦理》、《中国医学思想史》、《什么是医学:东西方的治疗之道》.主要译著有《难经》、《黄帝内经素问译注》、《被忘却的中国古代医学传统》(即徐大椿《医学源流论》,1754年).近20年来他的医史研究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将近500年间的文物与手抄本作为重要中医史料来源,显示其非常开阔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
周宗惠 《科技信息》2012,(11):237-238
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素以骁勇彪悍、顽强刚毅著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能丰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刀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对其刀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进而丰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6个民族的面部特征,采用人脸图像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各民族面部的二维几何特征,筛选出若干测量指标和计算指标。通过比较多种聚类分析的结果,发现蒙古族、朝鲜族和汉族在面部五官上具有相似的民族特征,而藏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特征差异较大。族群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可为多民族人脸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域辽阔,维吾尔民居风格多样,其中尤以南疆维吾尔族民居最具代表性。维吾尔族民居装饰喜好绿、红、兰、白、黄色,而且喜好将上述色彩搭配,形成一种色彩对比强烈、艳丽,气氛热烈而浓郁的独特效果。对绿、红、白、黄色的崇尚以及运用,是由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及维吾尔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与西医学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其学术体系、思维方式与诊疗方法各异其趣,似乎有不可通约之感。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借助于中国古典哲学建构其理论基础与学术语言,形成了中医理论医哲交融的独特特征。由于古代中国医者与儒士身份同构,医儒身份同一使得中医学的语言表达极具文学色彩。因而,体系迥异、医哲交融及文学表达构成了中医英译的主要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民族文献不仅是维吾尔族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中,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发展战略显得更加重要了,如何开发和利用维吾尔民族文献并加强其在促进新疆地位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摆在维吾尔民族文献面前的难题。本文采用定性的文献研究法,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维吾尔民族文献的内涵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维吾尔民族文献的基本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金香  甘茂德 《科技信息》2010,(8):I0261-I0261
新疆维吾尔族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新疆维吾尔族纹饰不但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过程,而且是其不断与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进行碰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指出其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人是文化活态传承的主体,通过传承人的培养,能够提高民族医药的有效性和认可度,从而加快民族医学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汉族13-17岁学生身体成分4项指标的测试、分析,揭示新疆维、哈、锡、汉族13-17岁学生身体成分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不同民族青少年之间身体成分的差异,为研究维、哈、锡、汉族青少年身体变化规律和制定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学(维吾尔族、土家族、壮族)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依托于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该重点学科是基于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近年采对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以维吾尔族、壮族、土家族为主的民族药学相关成果而设立的、该院已有药学、药物制剂、化学生物学3个本科专业和1个药物化学硕士点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物3级实验室、药学和化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民族文献资源在丰富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促进维吾尔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维吾尔族民族文献的保存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维吾尔民族文献保护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对1271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10项体质发育指标和12项派生指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并与汉族的相应资料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民族间及同民族的男女之间有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男性中藏族的肺活量和胸围大于回、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身高、体重、坐高、肩宽、舒张压大于藏、回、维吾尔族,而回族的收缩压和脉搏数高于另三个民族。  相似文献   

19.
李振吉 《科技潮》2000,(9):100-100
藏医药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民族医学之林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为藏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藏医药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藏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截止到1998年,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的几个主要藏族聚居地区已有藏医医院57所,共开设床位1488张,职工总数230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69人,民族医药人员1117人。在西藏地区.以拉萨为中心的藏医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其服务可覆盖全区大部分地区。全区已拥有独立的藏医机构17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纸片法采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527名维吾尔族新生儿足跟血三滴,采用细菌抑制法测定血片中血液苯丙氨酸的含量,进而筛查维吾尔族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患儿.本次抽样筛查共发现苯丙酮尿症患儿9例.初步确定维吾尔族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为0.718‰,高于我国内地的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发病率(0.33‰).应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地区妇幼保健院为中心的筛查网,对维吾尔族及其他民族的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