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黄金元 《大自然》2013,(4):18-19
2008年,罗平生物群鱼类化石的发现揭开了2.4亿年前远古生物世界神秘面纱的一角。随后大量的化石发现表明了在当时的这片三叠纪海洋中,生活着脊椎动物(海生爬行类的鱼龙、原龙、初龙和盾齿龙等、鱼类的龙鱼、裂齿鱼、肋鳞鱼、半椎鱼和鲱口类等)、节肢动物(甲壳纲的龙虾、糠虾、肢口纲的鲎类、多足类的千足虫与等足目的扁水虱类等)棘皮动物(海百合、海星、海胆和海参等)、软体动物(菊石、双壳和腹足类等)以及一些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是国际地学界研究古生物起源、演化、灭绝、复苏的科学圣地。在这里,演绎着无数古生物未知的神秘故事。从6.2亿年前寒武瓮安生物群,到5.4亿年寒武纪的台江生物群以及2.2亿年前的三叠纪关岭生物群,这些充满神奇色彩的标志无不揭示了贵州古生物生命世界的繁盛和奇妙。  相似文献   

3.
发现新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化石库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1:50000区调项目组在罗平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中,首次在中三叠统关岭组中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群落,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的完整性举世罕见。罗平生物群可望成为继关岭动物群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4.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现生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在短短的两千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一事件奠定了显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础。普遍认为以软躯体为代表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生命进化中"失败"的尝试,与显生宙生物之间没有明确的亲缘关系。文中通过对新元古代管状化石记录的系统梳理,基于对高家山生物群中大量管状动物化石类群如Cloudina,Sinotubulites,Conotubus,Gaojiashania,Shaanxilithes及可能的Anabarites等的较为系统的厘定和形态学复原,提出在埃迪卡拉纪,与典型埃迪卡拉软躯体生物群演化相对应,在新元古代末期,早期动物的进化史上存在着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们形态复杂,生物构型多样,个体大小差异悬殊,生活方式繁杂,代表了地球生命史上一次重大的生物革新事件,并且其中部分生物成为寒武演化生物群的先驱。该文将这一辐射演化事件称为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开启了显生宙生命演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地球的寿命约为50-60亿年,科学家根据研究认为30多亿年前生命起源于海洋,最初的生命能新陈代谢,能繁殖后代,但为非细胞生物。由于地球的自然环境在不断变化,使生物不断产生变异,出现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从异养到自养,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性到有性,从两极到三极——动物、植物和菌类生态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刘俊 《大自然》2013,(4):16-17
鱼龙起源于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当时的地球生物界刚刚经历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这场浩劫使中生代之前繁盛的各种生物遭受重创,但是也给此后其他生物的复苏和繁荣开辟了新天地。鱼龙最先发现于英国,17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路易德第一次描绘了鱼龙。鱼龙,顾名思义,其外形似鱼。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路易德把鱼龙化石当成了一种鱼类的残骸。直到100多年之后的19世纪早期,鱼龙才第一次被法  相似文献   

7.
<正>来自中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发现了一批"令人叹为观止"的化石。因为是在清江与丹江河的交汇处发现了第一块软躯体化石,故将该批化石中保存的生物群命名为"清江生物群"。论文已于2019年3月22发表在Science上。这些生物可以追溯到5.18亿年前。当时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物种多样性爆发事件,即寒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6,(5)
正在地球近46亿年的生命里,地球生物界经历了数次生命大爆发和数次生物大灭绝。如今的海洋里生活着千姿百态的生物,那么,亿万年前的海洋是什么样呢?2003年,风靡一时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为观众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底画卷:条条光线透过碧波荡漾的海水透射到深邃幽蓝大海深处,在一丛丛一簇簇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黄色,或绿色……的珊瑚和海葵  相似文献   

9.
矿产资源     
正贵州地质历史时期不同的海洋古地理格局形成独特优势矿产资源。古生物化石瓮安生物群:震旦纪陡山沱期(距今约6~5.8亿年),瓮安地区出现目前世界最早的多门类宏体生物群。凯里动物群:中寒武世早期(距今约5.2亿年),凯里地区出现11大门类、120多属动物群。为生命起源与演化、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新元古代研究组在贵州江口县翁会村一山坡上,发现了大约58亿年前的伊迪卡拉纪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螺旋辐射动物宾体化石。科学家将这一新属、新种定名为“八臂仙母虫”,由于具有辐射对称的属性,科学家认为其可能为腔肠动物和螺旋动物的共同祖先。八辐射螺旋动物实雄化石在相当于“庙河生物群”的层位首次发现,不仅重新确认了“庙河生物群”中的八旋痕迹化石为八辐射螺旋动物化石的真宾属性,  相似文献   

11.
热河生物群--探索中生代生命演化的世界级化石宝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在热河生物群各门类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成果。我国辽西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研究鸟类起源,恐龙的进化,鸟类、哺乳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和辐射等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广泛应用,表明热河生物群属于早白垩世,在地球上延续了大约2千万年。热河生物群的繁盛和东亚地区当时特有的温暖的淡水和陆地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而频繁的火山活动又是化石得以大量完美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热河生物群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而对化石的科学发掘和保护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2.
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文化教会人们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海洋文化知识的科普,对于贵州人民同样重要。"贵州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让时间回到4.5亿年前,地点遵义市娄山关脚下的红花园村,这个如今海拔1600多米的地方,谁能想到过它曾是汪洋一片。如今,它土地里埋藏了丰富的笔石和腕足类古生物化石,更重要的是它地层序列上处于奥陶纪的最顶部和志留纪的最底部,不仅记录了距今约5亿年前全球生物群灭绝事件,还记录了从奥陶纪到志留纪的年代过渡中的地层结构、地理环境、生物规律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梳理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的产出层位、生物面貌和沉积环境。方法对10个华南布尔吉斯页岩型软躯体化石生物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除了岩家河生物群之外的9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代表了一系列生活在泥砂质基底的、从时空分布上逐渐过渡的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生物群落。结论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在中晚寒武世应该会有更大规模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初步报道产自洛南中元古界洛南群巡检司组底部的以具壳化石为代表的多门类生物组合,经多种方法估算的地质年龄为12亿年,是本世纪中期发现的伊迪卡拉软躯生物群的2倍。由于标本及其图象显示明确的化石属性,年代古老,对于地球后生物早期演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贵州省西南部,隶属于安顺市,境内山脉属于乌蒙山系,山体起伏绵延。这里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岩溶地貌千姿百态。就在这片崇山峻岭中,蕴藏着一个精美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群一关岭生物群。它包含了晚三叠世(2亿2千万年前)的许多重要生物,如个体巨大的鱼龙和海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密密匝匝倒悬在海洋中浮木上的海百合,以及大量的双壳类、腕足类和菊石类等无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山剖面事件界线层粘土中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煤山剖面第25层亦即俗称的“白粘土”层代表着曾发生在二叠纪与三叠纪(P/T)地史转折期(约2.5亿年前)的灾变事件地层记录。继发现“白粘土”中存在自形晶石膏之后,这里新发现其中保存有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中子活化分析显示,白粘土中的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与自形晶石膏乃至与白粘土本身具有基本相同的稀土分布模式,指示了三在相同或极其相似环境中同期或准同期形成。联系“白粘土”呈天然强酸性的事实,提出了酸性硫酸盐化学置换碳酸盐导致生物化石碎屑石膏化的成因机制。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的发现,为P/T转折期的海洋曾出现严重酸性化事件提供了新证据;且为解读P/T生物大灭绝现象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正>参观完"起源之谜"和"生命长河"两个展区,我们来到地下一层的"演化之道"展区。展区主要展示生物的进化历史和生物进化的机理、规律,由"演化历程"和"达尔文中心"两个主题区组成。"演化历程"主题区主要展示生命进化史中的历次重大进化事件,包括"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生命登陆""恐龙盛世""古兽生境""从猿到人"5个展项群。进入展区,首先了解到的是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出现的著名前寒武生物群,如淮南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等。  相似文献   

18.
许汉奎 《大自然》2009,(6):62-64
植物登陆是生物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但直到距今约36亿年前,海洋里才出现了最低等的植物——仅有细胞膜和原生质、没有细胞核的蓝藻;到了距今大约25亿年前,出现了具有细胞核的藻类;距今约16亿年前,多细胞的藻类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距今大约5亿年的寒武纪,生命个体发育发展的完全生命周期在当今的古生物研究者那里一直是缺失的。而今,北京大学的古生物专家从寒武纪的胚胎化石中发现了无脊椎动物蠕虫从受精卵到卵裂(孵化)整个胚胎发育全过程的化石。这一研究成果,离描述5亿年前完全生命周期的预言更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工作表明,热河生物群中的鸟类主要属于早白垩世的中晚期(131~120 Ma),延续了至少11 Ma,但主要的辐射发生在125~120 Ma间。依据已发表的化石,按基干鸟类(basal birds)、反鸟类(Enantiornithes)及今鸟类(Ornithurine)三个演化阶段进行介绍。进一步揭示了鸟类出现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辐射事件。这一大的辐射还表现在鸟类形态、个体大小、食性和生态习性等均出现了显著的分异。对热河生物群鸟类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分析表明,早期的鸟类以食昆虫为主,尔后才出现了特化的植食性和肉食性(如食鱼类)的种类。树栖的适应对鸟类飞行的起源及其早期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适应湖岸生活方式对今鸟类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