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追求整体和谐与生命解放,反对压迫。生态女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共同繁荣。本文旨在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分析海明威在《雨中的猫》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对女性和环境的描写说明了女性和自然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男性家长制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以及女性和自然失去生机的必然性。小说说明只有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平等的两性关系,才能实现和谐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角度解读海明威的优秀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笔者透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个切入点,挖掘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类回归自然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4.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社会批评家,是继海明威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菊花》是展现其卓越文化艺术成就的伟大作品之一。这部短篇小说采用多种修辞手段,以男权和女权的斗争为矛盾核心,以菊花为主线,以女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和彷徨为暗线,揭示了男权主义压制下女性的真实生活处境和精神处境。  相似文献   

5.
张娜  付文中 《科技信息》2012,(8):187-188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双心河》,发现海明威在此作品中通过主人公尼克表达了其对待自然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尼克"遍在"于自然,即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非人类生命体的生存权利,倡导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他又企图"超越"自然,即征服自然,信守人类利己主义原则,忽视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只承认自然物满足人的需求的工具价值。这两方面的矛盾构成了海明威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惑,也赋予了文本一种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以他的“硬汉”形象闻名全世界,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大家。本文通过分析《雨中的猫》中的那位美国太太在寻猫前后的思想变化,来管窥海明威在其早期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刘海霞 《科技信息》2009,(20):I0091-I0091
《拉帕西尼的女儿》是霍桑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力作,该作品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内部两性关系的揭示和思考,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使其成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围绕科学技术对于自然与人的异化和父权制文化对于自然与女性的边缘化两个主题,探讨该作品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形象一直是文学界争执的对象之一,很多人认为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形象,在他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无论是传统还是前卫都会给人一种"厌女"的感觉。事实上,无论是以美国太太为首的传统女性,还是以乔玛丽、玛格丽特为首的新女性,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与作家本人的女性观息息相关。童年家庭生活的阴影、作家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等形形色色的因素,在造就海明威矛盾分裂的女性观的同时,也造就了其作品中的这两类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作家,他的简洁的语言风格对当代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海明威的冰山原理为依据,具体分析其语言的简洁含蓄性在其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的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试图揭示父权制世界观统治下女性同自然倍受压制和迫害的悲惨处境。戴维.劳伦斯的中篇小说《公主》,讲述了主人公"公主"在代表工业文明的父亲极端的教导方式下异化性格的形成,及其充满矛盾的自我寻找过程,以及其异化的性格如何最终导致了代表着人类自然本性的罗梅罗的悲剧下场和自己荒诞的结局。作者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几近异化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女性及自然在父权统制下的悲剧局面,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本性,从而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同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及其少有的女性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王洋 《科技信息》2011,(25):I0146-I0146,I0161
萨拉.奥恩.朱厄特是19世纪下半页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一只白苍鹭》是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保护稀有动物白苍鹭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女性意识在父权制社会的桎梏中觉醒,成为了大自然的保护者,唤起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紫颜色》管窥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斯·沃克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悲惨遭遇,姐妹情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角色的转换,阐释了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联,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从而可见艾丽斯·沃克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4,(5):24-26
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相结合产生的。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自然和女性之间天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相关的联系。加拿大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82年发表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而且对人和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彰显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5.
郁邓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56-57
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理想破灭、精神空虚的"迷惘的一代"的坎坷命运。本文尝试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海伦,初步探讨海明威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的双重妇女观。  相似文献   

16.
美国长篇小说《飘》中,女性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女性是自然细心的保护神,而自然又是女性的避难所和力量之源,她们相互慰藉,又互相依赖。小说通过对斯嘉丽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出女性在困境中的觉醒与奋起以及她们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体现出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浅析《雨中的猫》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因其视角和主题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忽视的学价值。《雨中的猫》体现了海明威如何从女性视角深层地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同时,海明成的“冰山原则”创作理论及其少有的女性主题在这部小说中也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海明威独具创作特色的非洲题材短篇小说,以这篇作品为例解读海明威自我形象与男权意识的映射。  相似文献   

19.
丁玲的作品《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创作于1920年代,阿英是一个通过赤裸裸的世俗追求来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形象,《我在霞村的时候》创作于1940年代,讲述抗战时期的贞贞在女性与革命话语之间做出的选择。两部短篇小说都是以妓女为主体从而对自身身体进行言说的短篇小说,尽管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不同的政治环境里,但是将两部放在一起来解读,它们都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张扬背后的男性构建的权利话语以及女性的艰难处境,这也是丁玲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困惑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丁玲是一个个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但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从表面看,她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一个从强烈到弱化的过程,但事实上,无论是在早期还是晚期的创作,她的所谓的"女权话语"只不过是时代意识形态和特定文化内容在一个独特女性身上的独特体现.文章认为,湖湘文化和个性主义的交杂与此消彼长,形成了丁玲女权意识的实质内容及转变的内因,中国女权运动的基础和预设目标决定了丁玲女权意识发展的方向,而雄强的遗传个性和软弱动摇的文化基因,是促使丁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极端变化,却存在着一贯的逻辑和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