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瑞,你看看我的笔记,多乱啊!语文老师也真是的,干吗说那么快呢?”“瑞,你瞧瞧,数学老师只知道自顾自地讲课,也不想想我们这些学生听明白了没有。等到我们作业错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却只知道责备我们……”一到课间,同学们的抱怨声便不绝于耳。我的同桌,就是其中的典型。“那你希望怎样呢?”“最好能让语文老师把讲义输入到电脑上,然后让我去翻页,我一定会照顾到所有的同学。至于数学老师,他可以一节课就讲两三  相似文献   

2.
天气越来越热,烦人的蚊子也越来越猖狂。如果我们站在河边或树林里,很快就会受到蚊子的攻击。那么,蚊子是怎样发现我们在哪里呢?当几个人同住一个有蚊子的房间里时,经常是有的人被蚊子反复叮咬,而有的人却很少被蚊子叮咬或感觉不到蚊子的存在。这些问题既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也是昆虫研究人员想要解决的。美国农业服务处昆虫研究中心蚊蝇部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3.
哦,毛泽东语言! 有的人过去了就永远地过去了,有的语言出现了就不再出现。 原以为,毛泽东的音容笑貌和他的诗词一起已经被尘封在了我的少年时代,这一段泛黄的记忆只能在我梦的碎片里倏然而过。但是,有一天,《红太阳》的音乐迎面扑来,接着是论著,还有崭新的画像,并没有谁下达指令,也与政府出面的各种纪念活动无关,中国人的“热”纯粹自发。 恋旧么?也许是吧,但我却猛然悟到,其实毛泽东和他的诗词又何曾离开过我们呢?“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横空出世”、“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毛泽东诗语不就是我们的惯用语吗;“洒向人间都是怨”、“风景这边独好”、“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些著名的毛泽东句子不就是我们大众化的“雅言”吗?毛泽东的诗词不仅从来没有离我们而去,而月倒是与我们的生存关系紧密,紧密得几乎就不留痕迹,在不少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忽略”了这些常用语的来源。毛泽东诗词俨然就是中国当代语言的一大“武库”,其中蕴涵着让我们为之激动为之震撼的巨大语言能量和思想能量。  相似文献   

4.
快餐店     
沙子也会玩“口技”沙子也会玩“口技”,有的会学锣鼓声,有的会发出飞机的轰鸣声,更绝的还会发出狗叫声……这些声音千奇百怪,让你望着沙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你不信?这不,沙漠沙粒和海岸沙粒正在比赛呢,我们这就去看看。  相似文献   

5.
应读者要求,我们增辟《国际问题学习与研究》这一栏。不少对国际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来信问: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如此众多的国际问题中、“从何处开始学习和研究呢”?“入门需要些什么条件”?“该读些什么书和积累哪些资料”?“怎样去观察和分析”?有的读者还问,“怎样才能持之以恒和进行深入的探索”?等等。就这些问题交流心得和经验,无论对“新手”或“里手”,都会有相互启发和借鉴作用的。所以,我们特约请一些老前辈和目前正在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工作者、作者,分别撰文,介绍他们各自的体会和心得,不定期地在本栏刊登,供有志于此的读者参考,并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我们要申明的一点是,这些各抒己见的文章,将会各有不同的侧重面和不同的观感,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和体会,从而表现为共同的经验。我们相信,读者将会依据自己的情况和认识来加以判断和取舍。  相似文献   

6.
游乐园     
2.新印出来的同样面值的人民币,为什么每张不一样?1.为什么一家大饭店的菜单上没有汤呢?(黄晋晓/供稿)有姐妹二人,姐姐上午很老实,一到下午就说假话;妹妹则相反,上午说假话,下午却很老实。有一天,一个人去看她俩,问:“哪位小姐是姐姐?”胖小姐回答说:“我是。”而瘦小姐也回答说:“是我呀!”再问一句:“现在几点钟了?”胖小姐说:“快到中午了”瘦小姐却说:“中午已经过去了啦。”请问您:当时是上午还是下午,哪一个是姐姐呢?(限时6分钟)(子川/供稿)奇怪的姐妹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今年7月1日刚好是建党82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7.
陈华 《华东科技》2005,(1):16-1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样的道理,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也并非上天注定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里,有的人能胜出,而有的人却出局?这里面,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从主观方面来讲,一个创业者是否具备创业的气质和精神,是相当重要的,那么,这气质和精神究竟包含哪些方面呢?且听专家们的“金玉良言”。  相似文献   

8.
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作文量贩教室。这一段时间,你过得快乐吗?有没有认识一些新的朋友呢?或者,有没有一些人给你带去深刻的印象呢?其实,每天我们都要和人打交道,这些人里,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却是我们陌生的。如果你有写日记的好习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不会忘了记录这些人们,他们或者可爱、或者可憎、或者什么也没留下,在我们的心里只是一个淡薄的影子。这一期的作文量贩教室,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去完成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人的记叙文重在刻画人物…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5,(2):53-53
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不同的工作压力,但是,有的人能够乐在其中,有的人却因此而心情抑郁。那么,工作给你带来的压力到了什么地步,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呢?  相似文献   

10.
直销就是与人交往的生意。即使你的专业知识很强,人员关系也很广,如果在这些细节上出问题而导致生意失败,那就得不偿失了。下文所提到的这些细节,也许,正是你平时忽视的地方,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细节是否到位而决定了你的成功与失败。如果是因为这些小问题导致生意失败,那么我们何不在平时就先了解到这些“致命”的知识,在一开始这个事业的时候就把握好方向盘,走向成功呢?  相似文献   

11.
健康睡眠     
孙洪强 《科学世界》2014,(10):84-85
<正>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没有正常的睡眠,就无法维持其他生命活动。虽然我们每天都在睡觉,但是我们对于"睡觉"这件简单而又复杂的事情却知之甚少。比如,究竟什么是睡眠?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睡不够",有的人却"睡不着"?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目前却还无法得到完全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大学的理科怎样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个问题很值得认真研究。就拿培养目标来说吧!象中山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它的理科毕业生,去那条战线工作呢?到科研单位,到工厂,一句话,到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地方,而不是到现在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的农业战线,这被某些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种“历来如此”的做法,恰恰不能很好地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原子病     
经过原子弹的袭击以后 ,广岛和长崎的人们大部份死亡了。可是,那些悻免於死的人们,现在建康情形是怎样呢?这是一个科学上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这些‘劫后余生’的日本人,就成了美日两国研究的活标本。最近美国派了一个调查团到日本去,负责人是  相似文献   

14.
是生活让我们有了创意,同样是创意让我们觉得生活有更美好的意义。生活每天都在进行,可为什么有的广告人有取之不尽的好创意,而更多的人们却不知道生活流向哪里?怎样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的创意呢?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版本的趣味数学中,几乎都收集了“怎样分十七头牛”这个题目,只是有的将它改写成“怎样分十七匹马”,或者又将马改写为骆驼等等,但“十七”这个数却很少更改。为什么这么多的编书人不更改这个数呢?本文将揭示这个奥妙,作为不定方程的一个应用。 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咨询,接受咨询。咨询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咨询尽管发展很快,但并非一帆风顺,就像《科技智囊》杂志的封面报道——“烦恼咨询”中描述的那样,在咨询过程中,需求、价格以及执行方面都遇到了新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新的问题,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需要从问题的本源去寻找。咨询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其内涵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不需要在咨询的定义上争论不休,对于咨询我们可以看得简单一些:咨询其实就是一种服…  相似文献   

17.
善取人之短     
不急于学人之长,而精于“取”人之短,乍一听匪夷所思,看起来有点“马后炮”的味道,细想却不无道理,让人“吃一堑,长一智”,一味地学人之长。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巧妙地“取”人之短,却能出人意料.拽到自身问题不足。人类正是从无数的失误和挫折中吸取教训才变得聪明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全国教育界热烈地讨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问题以来,人们都比较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怎样的作用呢?是否也起主导作用?在进一步探讨教师的作用时,就必然牵涉到达个问题上来,所以有必要明确这个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也起主导作用呢?有的同志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在  相似文献   

19.
试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名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说过,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十二分之一,其他十二分之十一往往是隐含的,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我们必须到水面下的语言冰山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中去寻找语言科学的一般原理。现在,“特喜剧”之类的说法很流行。这种表达方法,难以断言是合乎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但它在社会上却愈来愈流行开来。究竞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本就“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探讨该结构的潜性和显性特质。  相似文献   

20.
早在五四时期,先哲鲁迅等人就提出过“立人”的命题。孔子也曾有名言“三十而立”,这个“立”应指“立人”。今天,我们讲自尊自强自立,这里的“立”也是讲“立人”。可见“立人”是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人生重大命题。那么,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是怎样看待“立人”的呢?笔者在一份调查消费情况的统计表中,提出了自立的命题,要求大学生谈谈自立的看法,谈淡怎样去“立人”。下面就是回收表中反馈得到的有关自立的种种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