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蜚蠊尾须毛形振动感受器受离心神经纤维控制。本文证明:脉冲电刺激尾须离心神经能提高感受器的兴奋阈,并使音诱发电位降低。随脉冲频率增高抑制加强。脉冲频率与抑制强度间存在线性关系。电脉冲直接刺激尾须时,抑制效应更强。 前文报导在尾须神经中存在离心神经纤维,但其生物学意义尚未阐明。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表明,这种返回纤维接受电脉冲刺激后可以影响毛形振动感受器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2.
蜚蠊尾须毛形振动感受器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蜚蠊尾须表面上细长的感觉毛是激发快速逃避反应的感受器。组织学观察表明该毛杆空腔、底部盘形与感觉神经原相联接,毛杆由弹性膜固定于几丁质体壳。 单个毛形振动感受器发放冲动的振幅为25—150微伏,该感受器具有与刺激随动的特性,对低频振动敏感性较高。 本文分析了不同振动(短音、纯音、空气流)对尾须神经诱发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准流线型桥梁断面涡激共振的雷诺数效应,通过改变模型尺度实现雷诺数的改变,并在模型表面布置测压点,进行风洞试验。测量了大、小2种模型风速与振幅的关系及各测点的风压时程,分析了振动频谱、扭矩系数时程及各测点脉动压力频谱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扭转涡激振动的雷诺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脉动压力频谱的雷诺数效应引起了扭矩系数时程的雷诺数效应,从而引发振动频谱的雷诺数效应,最终导致了流线型桥梁断面扭转涡激振动的雷诺数效应。  相似文献   

4.
将振动系统输出作为优化目标,把振动系统纳入汽车电控系统综合考虑,利用电流变效应,通过电控系统使电流变液在随机工况下实时改变粘性,从而改变减振器阻尼,在保证行驶安全性和悬架撞击限位概率在规定范围内的前提下,实现汽车振动系统动态特性的自动优化控制,使振动输出在路面随机输入下时刻为通过调控阻尼所能达到的最小值,即平顺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基于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的延迟分离涡模拟(DDES)方法,求解不同缩比尺度和来流速度下列车周围非定常流场.通过改变模型缩比尺度和来流速度来研究列车非定常气动特性的雷诺数效应和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雷诺数增加,各节车气动阻力系数均方根基本呈现减小趋势,且波动明显;随雷诺数增大,列车各节车气动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标准差均先减小后增大,且波动明显;气动力系数功率谱密度随雷诺数增大而变小;雷诺数对气动力系数主频有影响,但无明显规律;列车气动力的尺度效应显著,随雷诺数增大,列车气动力的尺度效应减弱,且列车升力的尺度效应相对显著;列车非定常气动阻力和升力振动的尺度效应随雷诺数增大而减弱,且列车非定常升力振动的尺度效应更加显著;尺度效应不改变列车气动力以低频为主的振动特性和列车气动力功率谱密度的分布规律,对气动力振动主频及其功率谱密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给健康、麻醉的豚鼠吸入纯氮气 (N2 )和纯氧气 (O2 )的方法 ,以兴奋或抑制外周化学感受器 ,观察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吸入N2 引起TV、VLF、VLF/HF和LF/HF比值显著增加 ( p <0 0 5~ 0 0 0 1 ) .吸入纯氧后VLF和LF显著减少 ( p <0 0 5 ) .实验表明 :VLF随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不同活动状态而改变 ,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对VLF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印度谷螟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 ǜbner)是世界性的贮粮害虫。本文对其触角用扫描电镜进行了研究。其触角为丝状,由基部的柄节、梗节和43~45节鞭节组成。共发现了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感受器、栓锥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耳形感受器和鳞形感受器等共七种感受器,并研究了它们在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感受器在雌、雄蛾上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毛形感受器、耳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另外发现了又一种类型的锥形感受器,此种形状的感受器在国内外都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忽略流体磁化效应,建立了有限幅度超声场驱动下均匀磁场环境中气泡的动力学方程,并数值模拟了镓流体中磁场、表面张力、静态压及黏性力对气泡运动的影响,同时基于能量关系分析了磁场对气泡能产生有效抑制作用的理论下限.结果表明:强磁场对气泡振动具有阻尼效应,尤其对气泡的小振幅回弹振动具有强阻尼作用,与表面张力、静态压及黏性力作用相比,磁场作用和黏性力作用类似,可认为,磁场主要通过改变黏性力影响气泡的运动状态;另外,磁场能对镓流体中气泡振动产生有效抑制效应的下限约为0.5T,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即在实验室常用磁感应强度条件下,磁场对气泡振动影响微弱,只有在强磁场(大于0.5T)条件下,对气泡振动的阻尼效应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地铁某区段的浅埋复杂隧道掘进爆破振动进行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爆破振速的全程跟踪实测及数据分析,研究了掘进掌子面前后等距离处的地表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已开挖的隧道形成的孔洞具有散射放大效应,致使掌子面后方地表处的最大波峰振速矢量总和是其前方等距离处的1.22~2.04倍;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测的变化规律和特性吻合;在不改变炸药单耗及其他材料参数,仅改变隧道埋深及断面尺寸的状况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得出,放大效应对埋深及断面尺寸的变化比较敏感,埋深越浅、断面尺寸越大,放大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应用扫描电镜对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上共存在着2大类感受器: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和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2种感受器又根据其形态和表面特征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种类较多,分为4种,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分为3种。通过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发现毛形感受器(sensilla trichodea,Str)数量较多且密,锥形感受器(Sensilla basiconica,SB)数量较少且稀疏;从感受器的分布部位来看,只有毛形感受器Ⅰ(sensilla trichodea,Str1)和锥形感受器Ⅰ(Sensilla basiconica,SB1)分布于触角第二节,其他种类感受器分布于触角第三节。弯叶厕蝇(Fannia curvostylata)成虫触角感受器和已知的有瓣蝇类(Calyptratae)触角感受器相比,在类型、数量和分布部位上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滚子链传动纵向振动的力学模型,由冲击效应和多边形效应给出了纵向振动的激励源,建立了纵向振动动态特性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冉家坝浅埋轻轨隧道工程为背景,进行循环掘进的地表爆破震动效应试验.通过测量隧道地表不同位置处引起的振动速度波形,研究地表震动特性及爆破地震波的传播和衰减规律.试验研究分析发现,掌子面前后的地表振动速度存在显著地差异,已开挖成形隧道改变了岩体的整体结构,爆破振速存在放大效应,且放大后的爆破振速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用常规的萨道夫公式预测成形隧道地表的振动速度误差较大,而通过编写matlab函数进行数据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广义的爆破震动速度计算公式,预测成形隧道地表振动速度误差较小.所以广义的爆破震动速度公式预测成形隧道地表振动速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蚱科(Tetrigidae)7种昆虫的触角感受器的形态与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蚱科昆虫的触角感受器数量与类型较少,仅有芽孢形感受器I、芽孢形感受器II、腔形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4种类型,其中以板形感受器数量最多.通过对7种昆虫的雌性个体触角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蚱科昆虫的触角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触角的端部及中段节次上,其中以板形感受器的分布最为明显,主要集中分布于第10—15节触角上.  相似文献   

14.
尾须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它与昆虫触角类似,表面分布着许多不同类型的感觉毛,这些感觉毛特化成各种类型的感受器,具有感觉外界环境变化的功能,在昆虫的繁殖、身体平衡等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尾须感受器形态大小及特征的分类研究,其感受器主要可分为丝毛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矛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棒状感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和驱动力效应对谐振子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相对论效应和驱动力效应的协同作用能使体系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使体系产生混沌现象.如果仅存在一种效应,体系就不可能出现混沌.另外,研究还发现体系存在着取决于光速值和驱动力振幅值的混沌区域.在这个混沌区内,光速值和驱动力振幅值的比例约为1∶5.  相似文献   

16.
前已报导单根毛形感受器对振动刺激的反应(本报1980年第3期)。这一特异标本由于可以将单元的感受器官在整体上进行传入信息的分析,故有其重要意义。但制作标本及取得结果比较困难。现经改进方法使之简化有效。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修建在场地条件复杂的山区起伏地带,为了研究起伏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列车作用下路基-起伏地形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四种起伏地形上的铁路环境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四种起伏地形对地面加速度都存在减小效应;连续凸起地形上的竖向、水平振动位移均出现放大效应,而连续凹陷地形上的竖向、水平振动位移均出现减小效应;在凸起地形与凹陷地形组合的起伏地形上,凸起地形部分水平振动位移出现了明显的放大效应,凹陷部分水平振动位移又出现了明显的减小效应;先凸后凹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减弱作用比先凹后凸地形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修建在场地条件复杂的山区起伏地带,为了研究起伏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影响,建立了列车作用下路基-起伏地形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4种起伏地形上的铁路环境振动特性。结果表明:4种起伏地形对地面加速度都存在减小效应;连续凸起地形上的竖向、水平振动位移均出现放大效应,而连续凹陷地形上的竖向、水平振动位移均出现减小效应;在凸起地形与凹陷地形组合的起伏地形上,凸起地形部分水平振动位移出现了明显的放大效应,凹陷部分水平振动位移又出现了明显的减小效应;先凸后凹地形对铁路环境振动的减弱作用比先凹后凸地形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两种牧草蝗触角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SEM)技术对网翅蝗科牧草蝗属2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牧草蝗属蝗虫有10种类型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的近基部;刺形感受器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中部至鞭节末端;Bohm氏鬃毛集中分布于梗节;芽孢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柄节.  相似文献   

20.
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爆破振动信号具有明显的持时短、突变快等特点,结合工程爆破地震监测资料,利用小波包分析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研究了爆破振动信号不同频带的能量分布规律,分析了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随着爆破条件的改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与爆破条件密切相关,其主振频带较宽并可划分为多个子振频带;该方法对综合研究爆破振动危害机理和爆破地震效应,特别是为构建爆破振动速度-频率相关安全准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