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裴文中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考古学家,是我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奠基人。他生前十分重视贵州省旧石器考古事业的发展,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最后一次在国内出差是考察贵州普定穿洞,最后一次学术报告和最后一篇论文也都是在贵阳师范学院作的和在《贵阳师院学报》发表的。 1984年9月18日是裴文中老师逝世三周年,将他对旧石器考古事业的贡献加以扼要地介绍,表达我们的怀念。后学者将会从中得到启迪。解放以后,他以很高的政治热情,为发展新中国考古事业而辛勤地工作。在五十年  相似文献   

2.
刘迪 《大自然》2014,(4):70-71
丹江口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南北过渡地带,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恐龙蛋化石、新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古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淅川中原鸟和"郧县猿人"等众多重要化石以及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丹江口库区在古生物学和考古学领域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3.
1908年,时值20世纪之初,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满清王朝已是气数将尽,风雨飘摇。这年的11月25日,河北省玉田县城北约7公里的穷山村——邢家坞,一户贫苦村民——贾连弟家,降生了一个男孩。那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穷山村会飞出“金凤凰”,那位农家子弟会在世纪之末成为我国荣膺三项“院士”桂冠的著名古人类学家、旧石器考古学家。他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1999,(1)
去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旧石器考古专家贾兰坡迎来了他90岁生日。为了庆贺他对中国考古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主办了他九十华诞庆贺会及由中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参加的“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30年代,贾兰坡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11天内连续发现了北京猿人3个头盖骨,此次发现轰动了国内外。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德国古人类学家魏敦瑞高度评价了这次发现的意义和贾兰坡所做的贡献。人们把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和研究誉为“中国近代在科学  相似文献   

5.
辽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在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在辽宁境内发现了代表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初步建立了辽宁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10余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存和生活状况、人类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古人类的迁移、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根据这些材料探讨与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徽旧石器时代考古曾一直是个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县猿人""巢县智人"以及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揭开了境内古人类和旧石器研究的序幕。1980年和县龙潭洞遗址发掘后,至今已发现人类化石地点2处,旧石器地点60处以上,集中在巢湖市,水阳江流域及皖北一带,时代以旧石器早中期或中期为主,晚期较少。本文概述了安徽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7.
主要描述贵州省普定县4个史前旧石器遗址即遗址群的出土物类型、数量、特征及意义。遗址群丰富的出土物类型,显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旧石器遗址的最佳地点和最好材料。  相似文献   

8.
1农业考古学的概念农业考古学是通过对考古发掘的遗址、遗迹及出土的农业实物资料和生态环境信息等的研究,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由于农业考古学和考古学的紧密关系,一般把它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出土的农作物遗存、动物遗骸、农业工具和农田遗迹、灌溉遗迹、村落遗迹,以及遗址地层中反映生态环境状况的花粉、植物蛋白石(植硅石)等等。[1]它与考古学的分支学科环境考古学也有一定的联系。农业考古学与农业历史学的关系密切。农史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及农村社会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的学科。我国早期的农史研究侧重于…  相似文献   

9.
 考古学是近代形成的以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学科方法研究人类及与其相关历史的科学.作为世界考古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考古学,自19 世纪末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虽然仅有百余年,但是其所取得的成就已为国际学术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10.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考古学研究利用了很多物理学的知识与方法,然而,考古学与物理学的渊源却远不止于此。一般认为,雅各布斯波在1674年最早使用了“考古学”这个名词,而他是17世纪德国的一位物理学家。不仅考古学的名称来自于物理学家,还有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在考古学领域做出过卓越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考古学信息的计量化及计算机化方法,同时试论了系统论,模糊数学及计算机在考古学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考古学信息的计量化及计算机化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日益深入的数量化和计算机化。考古学领域中已有的信息量及其日益增长的信息积累速度,迫使考古学家从传统的手工研究方式,转向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现代化研究方式。为此,考古学信息的计量化和计算机化问题,上升到了研究的日程。  相似文献   

12.
生物考古学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马丁·琼斯,通过此书全景式地介绍了上世纪最后25年分子生物学进展引发的考古学变革,包括技术进化简史以及所有重大事件.这是一部生物考古学简史,不仅是考古学和人类学学生的必读之物,同时也适合对考古学或古人类学感兴趣的一般公众.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考古学源于生物地层学研究,并从中国近代考古不创立开始,就很重视古代人为生存环境的研究。生存环境研究是环境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无法以生存环境研究替代环境考古学研究。地学与考古学结合可使两学科得到互补,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湖南省西北地区沅、澧水流域17个有关旧石器人类遗址和9类更新世时期哺乳动物化石点的史料,结合田野考察,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有石门智人股骨化石1件、旧石器9种、哺乳动物群化石8目36种.开展了有关旧石器演化的规律和哺乳动物化石的生物分类与组合形式的研究,客观地揭示了湖南省西北地区史前人类的演化规律以及地理变迁、气候再造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21,(3):72-77
新考古学致力于使考古学直指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行为的本质,揭示一切演化过程的联系与动因,从而得到一般性的法则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但客观上新考古学对于考古材料与文化土壤的分离、单纯强调功能与联系的手段,可能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体系的中国现代考古对社会与历史的研究产生割裂。本文以新考古学为例,分析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考古学范式,旨在探究新时期我国考古学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末次冰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时期,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因此,这一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云南省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但这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相对较少,对云南省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旧气候研究也很少。植硅体是一种可长期保存的植物微体化石,是研究考古遗址古气候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娜咪囡遗址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硅体重建了各考古地层的气候,并探讨可能的古人类活动。结果表明,娜咪囡遗址经历了一个升温、冷却再变暖的过程,这与云南其他地区的古气候研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出现了新考古学派,导致包括环境考古学在内的许多考古学分支学科的出现。环境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线形模式阶段、系统模式前阶段和系统模式后阶段3个时期,并逐渐形成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地学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和分子生物考古,其中地学考古涉及到地貌学、沉积学、土壤学和地质年代学。环境考古在考古学理论方法框架中主要应用于遗存堆积前、堆积及堆积后理论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现阶段最需要的是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与科学史领域的情况类似,女性主义学术在考古学领域的兴起不过30余年的时间,但却对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考古学界虽不乏关于性别问题的探讨,但运用“性别考古学”理论和视角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美国学者林嘉琳和孙岩将一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考古学的性别研究论文,集编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一书,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专著中,第一本讨论性别问题的研究专集”。该书按时代顺序分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周代和汉代四部分,分别从墓葬、聚落、文物、文献等方面,探讨了性别差异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展现了性别视角应用于中国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功。该书中译本的出版,将进一步引起中国考古学界对性别研究的关注,促进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西北大学演讲史前的文化,其时代甚为古远,而惜为吾国前人所不及知,此项文化,实包括石器时代的文化,而所谓石器时代文化者,在欧洲亦目一八六○年以后,始为学术界所共,可见此智之发觉时晚也。西人所谓石器时代文化者,又包括(一)旧石器,及(二)新石器,凡两大时期,吾国在十余年前,在杯平房山县周口店,始发现旧石器文化。两人定为周口店后期,约为六  相似文献   

20.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发现众多,按流经水系不同大致分为黄河、淮河、汉水三大区域。其中既有丰富石制品和第四纪动物化石的出土,也有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遗址年代和遗存性质几乎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全部面貌。伏牛山地区旧石器文化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遗存形态,在解决早期人类起源、南北方石器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