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献资料是搞好历史教学的重要的材料,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真实、生动的历史表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献资料是搞好历史教学的重要的材料,它有利于学生形成真空、生动的历史表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许开春 《科技信息》2007,(20):269-269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省市中考与高考接轨,考试依然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最公平最主要的制度。初中历史与政治、地理合卷考试。历史题量变少,分值增大,考试题目以考察学生记忆能力和活学活思能力为主。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提高复习效率尤为关键。我从事初三教学多年,尝试过多种复习方法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现略作总结。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试卷,就考查能力的题型看,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应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粗浅看法.1善于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是学生学习化学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它要求学生善于系统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而这一思维品质的形成又必须通过广泛地联想,充分地比较,不断地扩大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分析问题.1.1相似相联在复习元素及其比合物的知识时,因内容繁多,不可…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思维能力是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 ,它概括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环节 ,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思维活动 ,人们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独立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也是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笔者认为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一、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  相似文献   

6.
席建花 《科技资讯》2008,(4):124-124
目前,国家已对中考政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向素质教育转轨道路上迈出了又一强有力的步伐。中考政治考试已经十分重视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适应考试改革,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加强学生的记忆、思维、运用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能力只能在训练中提高,而不能传授,每个政治教师都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初中历史教学形成了以"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必须引起一场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也要进行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要求,初中历史课堂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其历史知识的传授.但是,在大多数的初中历史课堂中,仍然是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其历史教学的效率严重低下.因此,根据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展开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历史地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具体体现.在实际教学中,高效地运用历史地图能激活学生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从读图的基本方法、技巧的指导、读图兴趣、读图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序设计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学习程序设计也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能力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如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品质,是我们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员发现并提出问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等方法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思维能力是高考化学科测试的四种能力核心。本文阐述了在化学复习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及其品质的途径;精心设计总结方式,设计思考阶梯;精选典型题目,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这些途径的共同特征是启动、激发、创设学生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就是充分利用教材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显性和隐性的历史现象的内涵、外延、内在因果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再认史实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是单纯的重复教材中的史实,而是对教材中所涉及史实的升华、提高.在教学活动中,要恰当的设计活动,想方设法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培养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通过清楚认识初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激发学生兴趣是上好历史课非常重要的环节、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体会,搞好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识观,对以后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算最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针对基础教育及历史教学的实际,指出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新课程理论,从概念分析,方法运用及应注意的误区等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各省市地区在致力于中考英语试题的改革,尤其是本市从去年的中招试题来看,其试题容量大、覆盖面广,要求也愈来愈高,渐渐与高考试题接轨,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我们英语备课组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新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三轮复习法”作为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三轮复习法”要求先全面学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新课程改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创新,重点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以“学生活动”为核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极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需要从3方面下手:把学生的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把发散思维与定向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把思维的层次性和深刻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岳国梁 《科技信息》2010,(19):324-324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更新教学观念,打好创新教学基础;要提高学生兴趣,提供创新思维源泉;要培养学生能力,形成创新思维品质;要重视解题教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梅枝 《海峡科学》2012,(10):96-97
数学知识是无限的,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把终生受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中考对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结业水平考试,因此在总复习时,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以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便学生顺利地通过中考,取得满意的成绩。复习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重视审题。 弄清数学概念、法则以及习题中的条件、结论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约占60%~70%之多,所占的比例大,在整个考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在解答基础知识的题目时,特别要注意审题。不少同学就是因为不能认真审题而失去许多基本分,他们往往在还没有看清题中的所有已知条件时,就匆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