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MTC固井技术是利用钻井施工中,要废弃的完井泥浆的降失水性和悬浮性,通过加入廉价的高炉水淬矿渣,激活剂,激活助剂,必要时再加入少量的分散剂、缓凝剂、降失水剂,使完井泥浆转化为性能完全可以和油井水泥浆相当或更好的一种新型固井技术,该转化的泥浆固化液流动性能好,稠化时间易控,具有低失水、微触变性能,稳定性好等特点,其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及抗高温老化性,由于该泥浆固化液是由废弃泥浆转化而来,所以和泥浆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从而可以达到顶替效率100%的效果,提高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2.
钻井液转变成水泥的技术简称MTC技术。本文选用自制的分散剂F-2,有机缓凝剂,早强剂及激活剂进行了大量的MTC配方筛选。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在室内成功地进行了MTC转化。经辽河现场泥浆验证表明:该配方使转化后水泥石三天强度大于10MPa,流变性,稠化时间等浆体性能均满足常规注水泥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竹浆造纸黑液为原料制备了竹浆木质素高效分散剂,并应用于酚水水煤浆的制浆;研究了竹浆木质素高效分散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磺化度对水煤浆浆体流动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助剂种类及掺量、分散剂掺量和制浆温度对酚水水煤浆制浆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中等相对分子质量和中等磺化度的分散剂制浆性能较优,分散降黏作用优于FDN;三聚磷酸钠与木质素分散剂复合使用可以降低水煤浆浆体的表观黏度,但加入量过高降黏效果变差,加入量为15%时,分散降黏效能最好;随着木质素分散剂掺量的增大,酚水水煤浆的表观黏度不断减小;随着制浆温度的升高,酚水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在温度为55℃时,分散剂的降黏效果最优,浆体的表观黏度最小;木质素分散剂掺量为0.75%时,其分散降黏性能最优,此时水煤浆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超深井和地热井泥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抗高温。从72年到76年,Carnery(1976)在实验室内研究了用海泡石配制抗高温泥浆的可能性。结果发现,用海泡石和其它添加剂配制的泥浆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都有合适的流变性和失水性能,适合钻地热井和超深井。到78年,美国和加拿大已经用海泡石泥浆打了90多口井。迄今世界上只有美、日两国能够生产配浆用的海泡石(海泡石原土并不能配浆)。  相似文献   

5.
对于超深井水基泥浆最主要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是高温的影响。高温不仅大大改变泥浆性能,使它难以满足超深井段井下的实际需要,而且严重的影响以致破坏泥浆性能的稳定。低温卞泥浆中各组份以及各组分之间原本不易发生的变化、不激烈的反应,不显著的影响,都可能因高温而引发、激化、显著起来。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深井、超深井固井过程中,因井底循环温度过高,常导致水泥浆体系稠度逐渐变稀,稳定性变差,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温敏增稠作用的聚合物.通过红外、核磁对该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TG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耐热性能分析,采用流变仪测试了该接枝聚合物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该温敏接枝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并且在水溶液中具有独特的高温增稠性能.将该聚合物应用于水泥浆体系中,并进行了沉降稳定性测试和高温高压稠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温敏增稠聚合物能明显改善水泥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单分散球形SiO2的制备及其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乙醇介质中氨催化水解正硅酸乙酯制备单分散球形SiO2微粒,考察了硅烷偶联剂作为分散剂对SiO2粉末颗粒分散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对未添加分散剂制备的SiO2粉末和添加硅烷偶联剂后制备的SiO2粉末进行形貌观察,并对以硅烷偶联剂作分散剂制备的SiO2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表征,采用应力控制流变仪对SiO2/PEG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显著提高了SiO2粉末颗粒的分散性能,粉末颗粒呈单分散的球形粒子,所制备的SiO2粉末样品为非晶态物质;SiO2/PEG分散体系具有剪切变稀和可逆的剪切增稠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型高温陶瓷涂料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型锆基高温陶瓷涂料,该涂料具有很高的耐热冲击、耐溶浸蚀及耐腐蚀性气体作用的能力.该产品为白色粉料或稠浆体,涂层固化后能经受2000℃以上的高温,辐射系数75%左右,气孔率<0.1%,与涂施面的结合性能好,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低密度矿渣水泥浆研究结果为基础 ,设计高密度水泥浆 ,使油气井全井段使用矿渣水泥浆固井 ,以提高固井质量 ,降低固井成本 .以高炉矿渣为水化胶凝材料 ,添加少量水泥和碱性激活剂 ,结合 MTC固井技术和多功能钻井液固井技术 ,设计密度 1 .75~ 1 .93 g/cm3 的矿渣水泥浆、矿渣MTC浆和矿渣 UF浆 .对 3种高密度矿渣水泥浆在 45~ 75℃条件下水泥石的抗压强度 ,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流变性和稳定性进行试验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 :3种水泥浆水泥石抗压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 :矿渣 UF浆 ,矿渣 MTC浆 ,矿渣水泥浆 .3种体系水泥石抗压强度满足油气井井下射孔作业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要求 .在 45~ 75℃条件下 ,随着温度的升高 ,高密度矿渣水泥浆和矿渣 UF浆水泥石抗压强度呈降低趋势 .矿渣 MTC浆和矿渣 UF浆的流变性、稳定性和稠化时间可通过钻井液的加量及性能来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以低密度矿渣水泥浆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高密度水泥浆,使油气井全井段使用矿渣水泥浆固井,以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以同炉矿渣为水化胶凝材料。添加少量水泥和矿性激活剂结合MTC固井技术和多功能钻井液固井技术,设计密度1.75-1.93g/cm^3的矿渣水泥浆,矿渣MTC浆和矿渣UF浆,对3种高密度矿渣水泥浆在45-75℃条件下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水泥浆的凝结时间,流变性和稳定性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泥浆水泥石抗压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矿渣UF浆,矿渣MTC浆,矿渣水泥浆,3种体系水泥石抗压强度满足油气井井下射孔作业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要求,在45-75℃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密度矿渣水泥浆和矿渣UF浆水泥石抗压强度呈降低趋势,矿渣MTC浆和矿渣UF浆的流变性,稳定性和稠化时间可通过钻井液的加量及性能来调整。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粒子在水中的分散很困难,粒子极易团聚.这些团聚的粒子通常以所谓"软团聚"的方式存在.软团聚的粒子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大程度能进一步分散.因此,制备粒径较小并以软团聚方式存在的纳米粒子料浆,对纳米粒子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了纳米TiO2分散料浆的制备方法.分别试验了分散介质、分散方法、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分散时间、分散温度及分散介质pH值等分散条件.结果表明,50~70℃,pH=7.7~10.8,SiO2气溶胶与纳米TiO2粉末的质量比为0.06∶1,超声分散30 min得到了平均粒径在300 nm左右稳定的纳米TiO2分散料浆.  相似文献   

12.
选用适当的分散剂和乳化剂制备出了油、水、煤组成的三元混合料浆——水基油水煤浆及油基油水煤浆。并研究了三相比率对两种三元料浆流变性和粘度的影响,探讨了三元料浆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油基和水基三元混合料浆均为屈服假塑性流体,油基煤浆的粘度随外相油含量的减少及内相煤水比率的增加而增大;水基煤浆的粘度随水油比率的降低及煤油比率的增加而增大。燃烧性实验表明.三元料浆的燃烧性能良好.燃烧效率高.是一种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的浆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页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温梯度高、封固段顶底温差大等特点,能够在深层水平井高温及大温差条件下固井,并在后期大规模体积压裂期间保持井筒完整性的固井水泥浆体系的选择成为近年来的焦点。为明确页岩储层深层水平井固井水泥浆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页岩储层水平井固井对前期水泥浆流变性能要求与后期水泥环力学性能要求,分别从外加剂适用条件、外加剂反应机理以及微观结构的形成3个方面探讨了页岩储层水平井的固井水泥浆技术难点及研究现状,汇总了国内外各大油气田页岩储层水平井固井硅酸盐水泥浆体系的应用实效,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未来固井水泥浆体系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能有效改善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为了克服碳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分散的缺点,对碳纤维分散剂种类、分散剂加量及碳纤维加量进行优选,制备出一种碳纤维分散液,并对该碳纤维分散液在固井水泥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加入碳纤维分散液的水泥石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碳纤维分散剂CDA-2能改善碳纤维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当加量为0.6%时,形成的碳纤维分散液较稳定;当碳纤维分散液中碳纤维的加量为4%,此时形成的碳纤维分散液稳定性最好且碳纤维加量最优。使用碳纤维分散液配制的固井水泥浆体系与将碳纤维直接加入的固井水泥浆中相比,水泥浆体系常规性能相差不大,但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养护3 d后碳纤维分散液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抗折强度比直接加碳纤维水泥石分别提高6.8%、7.6%、10.1%。碳纤维分散液能使碳纤维更好的分散在水泥石中,形成网状结构,通过桥联阻裂、拔出耗能作用增强增韧水泥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溶性聚合物对颜料的分散效果。实验还证明了润湿分散剂和助溶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另外,水墨分散的温度也是影响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gel casting of metal powder by agar gelation through mold decomposed injection sculpture (DIS) process: verifying the feasi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to prepare stable metal slurry and strong green body. Th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were achieved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hese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gar content, dispersant concentration, and solid volume loading.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metal slurry and the character of formed green bod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mixture and dispersion mechanism of metal slurry as well as the consolidation forming and sintering technology of green body were studied based on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pH range is 8.5–9.5 with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2–30 μm and 55% solid suspension, which can be prepared by adding proper dispersant (Polyvinyl Alcohol). The agar and dispersant content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slurry. When 1.0 wt.% dispersant and 0.7 wt.% agar content (referred to dry solid) are adopted, stable metal slurry with viscosity less than 1 Pa · s and green body with bending strength of 2.7 MPa are obtained. The sintered bodies with uniform structure, relative density of 90%, and yield strength of 150 MPa are prepared at 1300°C/30min in vacuum. This process can be applied in rapid prototyping of complex shape metal products such as rotor blades.  相似文献   

17.
苏毅  王世兵  朱书全 《河南科学》2011,29(7):783-788
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水煤浆添加剂,在不添加稳定剂的情况下,考查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EO数变化和烷基长度变化对5种不同煤所制得水煤浆的分散降黏作用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的HLB值为18.5.±0.4时,其分散降黏作用最佳;当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亲水链长度和疏水链长度适中时,分子的亲水作用与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磷酸铁锂浆料稳定性为目标,研究分散剂种类(吐温一60、分散剂KD一1)、分散剂用量时其影响,通过浆料粘度、固含量、极片面密度和极片SEM图表征浆料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吐温一60要比加入分散剂KD-l的浆料粘度总体要小6000mPa·s,固含量在12h的变化率也较小,说明分散剂吐温一60的分散效果要优于分散剂KD-1;通过各表征量数据得知在0.0015—0.0039分散剂量下的电池浆料随着分散剂量的增加,浆料各表征量逐渐趋于最佳稳定态势,0.0039分散剂量下达到最佳值,但电池性能数据表明,分散剂的量的增加,会使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电池的质量比容量下降,内阻增大,综合两方面的性能得知分散剂量在0.0025—0.003之间,浆料和电池性能取得较好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丁苯胶乳的研制及其水泥浆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温度下,丁二烯和苯乙烯中加入引发剂、乳化剂和相对分子量调节剂后,聚合生成丁苯胶乳。应用X射线衍射仪、电位测试仪对生成的丁苯胶乳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并对丁苯胶乳水泥浆常规物性、水泥石的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丁苯胶乳水泥浆具有丁苯胶乳加量少、抗高温、低失水、低游离水、直角稠化、过渡时间短、防气窜和良好的流变性等特点。水泥浆性能良好,固井质量优异。  相似文献   

20.
张鹏  徐健 《科技信息》2012,(7):111-112
为研究纳米碳酸钙注浆技术,必须解决纳米材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问题。本文分别从粒度分布、微观形貌、粘度指标研究了SN5040分散剂对粒径15-40nm的碳酸钙粉体在水溶液中的分散行为。重点研究了SN5040分散剂用量、超声作用时间对分散性影响及此分散剂作用下纳米浆液的流变特性。研究表明,通过合理控制影响纳米碳酸钙分散效果的因素,能够使得纳米材料在水中得到较好的分散;SN5040对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分散后的颗粒粒径90%以上处于255nm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