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据2007年4月号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音乐不但可让人愉悦、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脑的灵感及提高智力,并可促进医学家认为无法改变的人类脑干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据2007年4月号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音乐不但可让人愉悦、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脑的灵感及提高智力,并可促进医学家认为无法改变的人类脑干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每天都要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不停地使用鼠标或是键盘的确令人厌烦。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直接的思想交流呢,据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用不了多久人脑与电脑之间就能够实现类似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李思孟 《科学》2002,54(2):41-42
21世纪伊始,中国科技史界、哲学界及相关领域的一些学者,正式举起"自然国学"的旗帜,在若干学术活动中加以阐述,引起热烈讨论,一些新闻媒体也相继做了报道.自然国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在孕育之中,它的提出,是为了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且与西方传统不同的科学内容,中国传统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是法定传染病中的一类传染病.主要是指那些以动物(包括节肢动物)为传染源、可以不依靠人而独立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传染病.目前已知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6.
地幔岩中微粒合金和还原气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乐天 《科学通报》1995,40(19):1788-1788
众所周知,被玄武岩等岩浆喷溢带到地表的地幔包体储存有相当丰富的深部信息.除了记录地幔熔融、交代、富化、亏损、气体成分等外,还可以提供其它可贵的信息,例如自然元素(金属、非金属)就是一个新的专门研究对象.它们的存在反映了在地幔中曾发生过极强的还原反应和断键事件(从硅酸盐、氧化物中被解离为自然元素).这是地幔岩中的纳米物质.在金伯利岩中不断发现自然元素(等,1981;赵磊、路凤香等,1994).然而在橄榄岩地幔包体中这方面研究现在只有零星的报道(Dawson J B,1980; Nixon P H,1987).臧启家等(1987)在宽甸黄椅山二辉橄榄岩中发现含Si的α自然Fe.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他们以此争论不休,因为他们都有两千多年以面条为主食的历史.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在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和<新科学家>杂志都报道,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挖掘出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一小堆保存完好的面条躺在一个陶土制成的碗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这也说明中国人才是面条的发明者.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杂志》报道了《“非视觉器官图象识别”的观测报告》以来,国内已发表了多篇有关的调查报告。我们的观测调查,也证实了有些人具有非眼图象识别的功能。事实证明,有些人不用眼睛,能用许多部位辨认颜色、文字,图象,能识别平展的、折迭的、  相似文献   

9.
棉蚜流行性蚜霉菌的利用研究——人工分离培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效良 《科学通报》1983,28(15):948-948
流行性蚜霉菌(Entomophthora fresenii)在我国广泛分布,并年年引起棉蚜等多种蚜虫的流行病,是一个有效地自然控制蚜虫的生物因素。美国学者MacLeod总结国际大量文献后指出:En.fresenii是蚜虫上广泛发生的真菌病原,有许多人企图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这个菌,但离开自然寄主没有被分离和培养成功。近年关于En.fresenii菌在国外只有极少数发生情况的报道,其他研究更少。在国内尚无人研究。为了利用该菌于防治棉蚜等害虫,我们首先摸索人工分离培养技术。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在长期的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自然变异,这些自然变异是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水稻育种筛选的主要目标.近些年,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水稻自然变异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水稻自然变异的特点及相应分析方法,并强调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今后水稻自然变异挖掘中的意义;对最近10年来报道的抽穗期、产量元件及抗逆和驯化相关性状自然变异的分子机制及驯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结合这些自然变异的分子特征,总结了利用不同变异类型改良现有品种的方法,为今后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铜离子抑制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的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荩  刘青宇  杨晓达  王夔 《科学通报》2002,47(6):421-424
利用 E.coli JM109菌株高效表达和纯化了重组人的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AdoHcy)水解酶.初步研究了铜离子对AdoHcy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 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其抑制能力随着Cu2 浓度增加而增大;Cu2 对 AdoHcy水解酶活性抑制是一个时间依赖的过程,其表观速率常数为(1.08±0.15)min-1.自然底物腺普(AdoHcy)的存在可以明显减弱 Cu2 抑制酶活性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u2 可能与酶的自然底物以某种类似方式竞争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7,2(13):415-415
根据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今年5月18日第4568期报道,英国皇家学会已經选出了外国会員四人。他們的姓名和专长如下: 貝特(H.A.Bethe),理論物理学。(德国) 弗萊·維斯林(A.Frey-wyssling),原生質及植物細胞壁的超显微結构。(瑞士) 汉(O.Hahn),放射化学,發現某些放射性元  相似文献   

13.
有礼由雅     
其实要习得优美的举止,只要做到细心就可以。因为人只要不粗疏或疏忽,他就自然会乐于观察和摹仿别人的优点。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在表现上过于做作,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因为举止优美本身就包括自然和纯真。有的人举止言谈好像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至上,科技发展也扮演了科学的角色,自然环境被颠覆、破坏,科技越发迭,环境破坏越厉害,人类生活的景观环境也更加需要关注,景观环境中需要关注的是自然的景观、绿色的景观、景观与人的关系、景观与人的生活、绿色景观的作用与意义,人类如何维护绿色的景观,人类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绿色的景观是和谐自然与人类现代发展共同发展的结果,绿色景观的维护需要尊重自然和让自然自己做功.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信息     
模拟人眼观测木卫《自然杂志》4卷1期报道了席泽宗同志的工作,认为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甘德最早发现木卫三;在4卷7期又刊登了刘金沂同志的观测报告,证明肉眼可以观测到木星的卫星。  相似文献   

16.
向左甫  禹洋  杨鹛  杨敬元  廖明尧  李明 《科学通报》2011,56(22):1784-1789
旅游能给保护区周边社区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带来直接经济收益, 因此它常常作为促进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之一. 旗舰物种能吸引公众注意力并获得保护基金的青睐, 因此有旗舰物种栖息的保护区和公园在旅游活动中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本文报道了神农架保护区利用旗舰物种川金丝猴进行的旅游活动, 开展旅游活动后神农架保护区游客数和旅游收入都显著增加, 重要的是旅游收入增加后, 保护区投入了更多资金建设旅游及保护基础设施. 从神农架旅游实践来看, 旗舰物种旅游不仅可以增加保护与管理的资金, 而且还有可能改变某些政府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 但是, 尽管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长远来看, 金丝猴观赏活动应该遵循科学规律, 以确保这样的活动长久与可持续性, 应该特别注意减少人猴共患疾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7.
防虫装备DIY     
《科学之友》2005,(13):63
一层纱窗两个世界 消灭蚊虫的方法有很多,有些人喜欢使用蚊香或电蚊香,效果虽好,但化学物质多少对人体有害,还可能造成火灾或者漏电.喷剂不慎洒到食物上也损害健康,效果也是暂时性的.这个时候也许使用防蚊纱窗是最自然、最健康、最环保和最经济的好办法.纱窗不仅可以防蚊防虫,而且可以有效阻挡室外灰尘,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的4月18日,科学巨匠、物理"至尊"爱因斯坦溘然长逝.50年后的这一天,科学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追思这位伟人:这项活动就是"物理照亮世界"光接力活动.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自然成为这次活动的重要参与国.据报道,中国有10万人参加这次活动,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学生.据说这是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相似文献   

19.
火山     
《科学之友》2004,(1):60-61
2003年过去了,非典、战争、地震……一切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都困扰着过去的一年.最近一次发生在伊朗克尔曼的6.3级大地震造成约3万人死亡,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如果说人为的灾难是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到自然灾难来的实在是突兀而可怕的。探究自然规律,找寻地球奥秘,是众多科学家和广大科学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作为宣传科普的一大媒体,我们与《DISCOVERY》联合推出系列科普宣传教育,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相关的知识。本期先向大家推出颇受关注的火山系列。本系列文章及图片均由北京京文多媒体教育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不同汞污染区表层土壤汞同位素组成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新斌  尹润生  俞奔  杜步云 《科学通报》2012,(33):3119-3124
贵州是目前我国汞污染非常严重的地区.本研究报道了贵州省典型汞污染区(如汞矿区、锌冶炼区、燃煤电厂及自然背景区)表层土壤的汞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对比了自然界主要汞排放源(如热液矿床、煤及大气样品等)的汞同位素组成.研究发现,不同汞污染区表层土壤的汞同位素组成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汞同位素质量分馏(δ202Hg)差异可达2.0‰,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Δ199Hg)差异可达0.25‰,表明汞同位素"MDF-MIF"二维体系可以成为示踪环境中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