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了56个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k),同时用Hyper chem8.0程序包计算了它们的理化参数.这两类结构参数被用于建立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急性毒性的预测模型.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的方法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g EC50=4.724+30.275m7+0.061m24+6.468m85+0.880m90-0.003V-0.096(lg P)2.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以模型中的6个参数为人工神经网络(ANN)输入层,设定6∶4∶1的网络结构,用BP算法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其相关系数R2为0.986.结果表明,神经网络BP算法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10种单一化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以及12组混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2-氯苯酚与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以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为主.以混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Pmix)和前沿轨道能距(ΔEmix)为结构描述符,建立了联合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脂溶性和反应性越强,混合物联合毒性越大,所得的模型对2-氯苯酚与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三氯氧磷(POCl_3)为缩合剂,将邻氨基苯酚和羧酸在CHCl_3中回流一锅法合成4个系列的2-烷基、2-芳基、2-苯乙烯基取代的苯并噁唑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可能的反应历程;通过考察反应过程中邻氨基苯酚和羧酸以及POCl_3的物质的量比、羧酸的结构及活性、反应温度以及溶剂种类对目标化合物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参数,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1HNMR和MS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邻氨基苯酚和羧酸以及POCl_3的物质的量比、羧酸的结构及活性对苯并噁唑的产率影响比较大;当温度达到或超过60℃时,所选的溶剂对其产率的影响比较小;2-烷基取代苯并噁唑的产率整体比2-芳基和2-苯乙烯基取代的苯并噁唑产率高;该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合成2-取代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误差反传前向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建立了56种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ANN模型).以56种苯砜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作为输入,急性毒性作为输出,所构建网络模型的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863、标准偏差为0.0753、残差绝对值≤O.20,应用于外部预测集,预测集相关系数为O.9880;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法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472、标准偏差为0.1413、残差绝对值≤0.34.结果表明:ANN模型获得了比MLR模型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量子化学MOPAC -AM 1法计算了 2 3种有机物的生成热ΔHf、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分子总表面积STSA及偶极矩 μ .结合辛醇 -水分配系数logKOW对生物降解速率常数lnK进行了定量结构 -生物降解性关系 (QSBR)分析 .对 1 1种取代苯和 1 2种脂肪族化合物分别做出如下多元回归方程 :-lnK =1 .82 + 0 .0 1 53STSA+ 1 2 4× 1 0 - 3ΔHf+ 0 .0 981 μ ,n =1 1 ,R2 =0 .73 9,s=0 .1 45,F =6.62 ,p =0 .0 1 9;-lnK =3 .0 6+ 0 .0 2 64STSA+ 3 0 8× 1 0 - 3ΔHf-0 .1 1 9μ ,n =1 2 ,R2 =0 .867,s=0 .2 1 2 ,F =1 7.3 8,p =0 .0 0 1 .应用所得QSBR模式预测了 2 3种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 ,方程对大多数化合物拟和很好 .结果表明 ,所研究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主要与分子大小、稳定性及分子极性有关 ,化合物与酶的活性点结合或反应是影响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 .  相似文献   

6.
设k≥ 2 ,Hk 表示一个正整数n的集合 ,使对任意的正整数q ,同余方程a +bk≡n(modq)在模q的既约剩余系中有解a ,b .Ek(x)表示n≤x ,n∈Hk,但不能表成p1+p2 k=n的数的个数 ,则在GRH下有Ek(x) x1-2h(k)4 k- 1 +ε,这里h( 2 ) =316 ;k>2 ,h(k) =4k-12× ( 3× 4k -2 +1)k.  相似文献   

7.
取代芳烃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量子化学半经验的MNDO方法计算了40个取代芳烃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发光菌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化合物的分子极化度P、分子体积V、疏水参数logP较大时具有较大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因而化合物的毒性较大;(2)当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较低时,化合物容易接受电子具有较大的氧化性,取代芳烃的毒性也随之增大;(3)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越强,吸电子基个数越多,苯环的正电性越大,化合物的毒性越大.得到的QSAR方程为:-logEC50=-2.230 O.202P-0.366EHOMO,据此可预测取代芳烃化合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带径向函数的粗糙核的Marcinkiewicz积分算子 μΩ ,b在乘积空间Rn×Rm(n ,m≥ 2 )中的有界性 .在Ω∈L(log+ L) 2 (Sn - 1×Sm - 1) ,b(|x|,|y|)∈l∞(Lq) (R+ ×R+ )条件下 ,证明了 μΩ ,b是Lp(Rn×Rm)有界的 ,这里当 12时 ,q′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6个苯并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对藤壶二期无节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藤壶幼虫均有良好的毒性作用,其毒杀效果随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取代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有利于毒性作用增强;各化合物半致死质量浓度在0.5~3 mg·L-1左右.浅海挂板实验表明:化合物添加量为w=0.1%时,其90天的防污效果基本可以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保留时间可用于有机物定性分析。测定了卤代烷、醇、硫醇和胺等有机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将这些有机物沸点bp、沸点校正值Δbp、电离能Ip和氢原子所带部分电荷ΔNH 四个参数对其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时间的对数值ln(tR′)进行定量相关 ,得到表达式 :ln(tR′) =- 5 .2 113+0 .0 1786×bp +0 .0 10 34×Δbp - 0 .0 5 6 92×Ip - 2 .0 72 4×ΔNH 其相关系数R =0 .9944 ,标准误差s=0 .10 2 8。该方程较好地表达了标题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