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船舶自动化程度及通信技术对船舶正常航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船舶通信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局部的、单一的、独立的监控和管理,而是对大范围、多层次、集中式的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LNG运输船对自动化程度及安全有更高的要求,需提供LNG运输船与船之间、船与陆地之间的有线及无线通信系统.以海洋石油301船为例,通过设计一套完...  相似文献   

2.
新型浮式系泊系统靠泊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浮式系泊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1∶40的模型试验首先分析无波浪作用下船舶排水量和船速等因素对浮体系泊系统靠泊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将浮式系泊系统的靠泊试验结果与相同工况下刚性靠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典型海况(波高2,m,周期6,s,入射角90°的波浪)作用下的新型浮式系泊系统进行靠泊分析,得到其在不同靠泊速度下的动力响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刚性靠泊,浮式靠泊的靠泊力小,吸收的能量更大.船速和船舶排水量是影响靠泊动力响应的主要因素,船速和排水量的增大将会大大增加护舷撞击力,并使浮式系(靠)泊平台产生较大的位移.由于偏心的影响,船艏首先系(靠)泊,能量大部分被船艏靠泊平台所吸收,船艉系(靠)泊平台吸能比例很小,尤其当初始靠泊能量较小时,两平台吸能差异更明显.随着船速和船舶排水量增大,船艏和船艉靠泊的时间间隔越小,两系(靠)泊平台位移及护舷撞击合力的差距也越小,船艉系(靠)泊平台吸能比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泊船舶物理模型试验,在不同泊位长度和带缆方式下,针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6.6×104m3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进行了多种环境荷载作用下缆绳张力及船舶运动量的研究.以减小系泊船舶运动量和均化各缆力为优化目标,对开敞式码头泊位的不同长度方案及LNG船舶系靠泊状态时的运动量和系缆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泊位长度的优化方案,为码...  相似文献   

4.
LNG货物系统是LNG运输船的关键设备,通过船舶智能化技术对LNG运输船的货物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使其具备BOG趋势预测、故障预警和LNG货物优化配载方案等功能,从而降低LNG运输船的安全风险及人员工作强度。以"海洋石油301"LNG运输船为例,阐述了智能货物管理系统升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上油田现役生产平台对伴生气回收和LNG燃料动力海洋石油支持船加注LNG的需求,对自升式海上油田伴生气液化加注平台技术方案,在平台型式、总体布置、LNG生产、LNG加注等方面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平台在经济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对有伴生气回收和船舶LNG燃料加注需求的海上油田,采用"现役生产平台+自升式伴生气液化、加注平台+LNG燃料动力海洋石油支持船"的工程模式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可实现放空伴生气价值转化,助推海上油田绿色开发,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LNG接收站的主要环境风险为介质污染,通过构建LNG接收站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从规划建设、周边环境、功能分区、运营管理、应急处置等5个维度筛选23项指标因素,运用G1模型为各项指标赋权,建立LNG接收站环境风险综合指数计算模型和评估准则。以广东省某LNG接收站为例,评估结果表明总体环境风险为一般等级,LNG储罐区环境风险达到较大等级,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LNG接收站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及其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泊位和岸桥资源是港口码头的重要稀缺资源,如何合理的安排调度船舶靠泊和岸桥工作对港口码头的作业效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泊位分配与岸桥调度分配问题,通过将靠泊时间、岸桥使用以及泊位占用进行抽象化,成为一种矩形评价块,并将整体靠泊作业过程转化为一种新的三维矩形布局问题进行研究.计算表明,将传统建模方法转化为空间布局模型可全面考虑靠泊过程中各类型资源的占用,并可有效提高各类资源在靠泊作业中的总体宏观效率,与传统建模和算法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和更全面的统筹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与实际船舶环境高度一致的虚拟环境,以立体化的形式显示在人机交互设备上,可提升实船环境认知感与操作感.以"海洋石油301"为目标船建立全船系统的三维模型,为提供人机实时交互的高沉浸感平台打下基础.通过三维船舶整体、主要舱室和典型设备及其他设备的建模与模型的优化,搭建与实船完全一致的三维模型,最终结果表明模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更准确地计算液化天然气(LNG)船水上泄漏源强,研究了LNG船泄漏时LNG蒸发率、真空阀补气率、LNG泄漏率与货舱蒸汽压力变化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了货舱类型对泄漏源强的影响,给出改进的LNG船水上泄漏源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LNG船泄漏时货舱液面上方的压力会降低,从而影响实际泄漏速率,而且泄漏孔径越大,影响越严重;Membrane型货舱的泄漏源强特性与矩形舱较接近,Moss型货舱泄漏源强特性与矩形舱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525/526船是中国首制纯LNG燃料动力海船,节能减排效果好。两船设计建造完全相同,运营过程中发现正常耗气量相差较大,为此结合实际操作案例,通过开展LNG消耗量上升因素分析,针对船舶污底进行了清污作业,使船舶能耗得到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1.
系泊船受驶过船影响,船间作用力通用计算模型在浅水中存在着较大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搜集了一些船模试验数据,对通用计算模型在浅水中的应用提出了修正方案.从修正后的结果看,修正后的通用计算模型有更高的精度,更加适合用于模拟器中船舶运动的仿真.另外,给出了系泊船受到的船间作用力峰值回归公式,研究了船间作用力在不同水深及初始横距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第一座海运LNG接收站LNG船航行安全进行了安全评估.采用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基于风险的决策指南(RBDM)》中的预先风险评估方法(PrRA),使用了事件树方法和风险指数方法.根据ALARP原理,评估出三种情景属于需改进的范围,针对评宿结果提出了五条减少风险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的增多,为其加注LNG燃料的技术、方法、设施和设备已成为造船业和航运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LNG加注船因具有自航能力、安全可靠、调度灵活等优点而成为LNG加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结合近年来对LNG加注船方案设计所做的研究和相关方面专家的建议,并总结LNG加注船作业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针对LNG加注船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分析和计算实例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适用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救捞能力,建立基于水鼓和定位锚的混合多点系泊系统模型,论述该模型的计算流程,通过VB开发计算程序,并对现役救捞船采用定位锚和水鼓的混合多点系泊系统的定位能力进行研究,可为实际救捞作业场布置方案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一直是传统通信技术的最大盲区.因为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造成船岸之间信息交流困难,高度信息化的海上工程船舶成为漂浮在海上的信息孤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导航与通信集成,为解决船岸一体化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本文基于北斗RDSS(Radio—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短报文通信原理,提出了北斗集群数传解决海洋工程船大数据量传输的技术方案.通过制定通信协议,建立有效的数据处理算法和压缩算法,将包含船机状态数据、施工工况数据、船位信息等数千个物理量实时发送到岸上指挥中心,实现了海上作业的船岸一体化,为海上作业船舶的生产调度和业务管理提供了信息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是LNG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LNG接收站建设的第一步,为站址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LNG接收站站址的选择应重点考虑效益与规划、环境与安全之间的协调关系。大连LNG工程包括码头工程、LNG接收站工程和陆地输气管道工程三大部分,经过现场勘查和理论验证,最终选定新港和长兴岛两处位置作为备选方案。通过对比两处位置的港址建设条件(包括水陆域条件、与规划的关系、自然条件、外配套条件、工期和投资估算)以及外输管线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大连新港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枯竭,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寻求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避免海上石油平台在海啸、台风和巨浪等恶劣环境倒塌,抗拉强度高达1000 MPa的R5级系泊链钢被广泛应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然而,以往的研究证明应力腐蚀开裂是导致系泊链钢失效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系泊钢的应力腐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下硫化物浓度对系泊链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本文采用了慢应变速率拉伸、电子背散射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硫化物浓度对系泊链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了电化学极化、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能谱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硫化物浓度对系泊链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阐明了高强系泊链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SO2污染程度的增加,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腐蚀产物致密性更高,更易萌生点蚀。随着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SO2污染程度的增加,系泊链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断口结果表明应力腐蚀裂纹萌生于点蚀,裂纹以沿晶和穿晶混合的方式扩展。由此总结系泊链钢在该环境下的应力腐蚀由阳极溶解机制和氢脆机制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LNG接收站的安全设计水平,通常对工程设计开展安全分析,包括HAZID、HAZOP、FHA和QRA分析,以及SIL定级等。以我国北方某新建LNG接收站为例,介绍各项安全分析方法在LNG接收站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当LNG从船舱输送到接收站储罐内时,由于管道流量大,管径大以及LNG本身的低温性质,使得LNG卸船管道内的瞬变流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LNG输送的安全运行.针对利用特征线法(MOC)建立的LNG卸船管道系统计算模型,利用文献中的LNG压力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模拟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得出管道发生瞬变流时最大的升压值(第一个压力波),且模拟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所以该模型具有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泊位和岸桥的有效管理一直是港口码头的重要问题.优先权主要影响船舶在靠泊过程中靠泊顺序以及靠泊时间.利用泊位和岸桥的耦合思想建立模型,通过船舶的作业量确定船舶的优先权,并将优先权作为泊位分配的目标函数的影响因子.在优先权的影响下首先确定泊位分配计划,在耦合过程中,泊位分配计划影响岸桥分配计划.这样,优先权就影响了整个船舶的泊位分配以及岸桥分配的作业情况.通过对具体算例的分析,验证了优先权对实际作业港口的影响.结果对港口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拓展了泊位和岸桥耦合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