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知识》2023,(24):12-13
<正>2023年是美国“门罗主义”诞生200年。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反对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在后续的发展中,“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门罗主义”标志性的口号。200年来,“门罗主义”早已超越美洲的范畴,成为美国称霸全球屡试不爽的工具。一部“门罗主义”史亦可谓一部美国霸权成长和扩张史。  相似文献   

2.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3,(24):44-45
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发表了题为《美国与拉美:伙伴关系的力量》的演讲,阐述了美国对拉美的新政策,他指出:“门罗主义”从1823年提出以来,一直是美国外交的接本政策,它赋予了美国特殊的权威,可介入拉美事务,阻止欧洲在该地区扩展影响力,历任总统都在强化这一信条,但令天,美国选择放弃。“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美国将不再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干预其他美洲国家的事务,而是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与美洲箨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拉美国家特别是对中南美弱小民族的干涉由来已久。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外交方针。从美国的行动看,这一方针的实质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即美国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其他列强染指。此即臭名昭著的“门罗主义”。此后,“门罗主义”盛行一时,美国恣意插手拉美国家内部事务,甚至明火执仗地公开武装干涉或入侵。美国公然声称“拉美是美国的后院”!现仅就战后以来美国对拉  相似文献   

4.
本文原题为“门罗主义的遗产”,作者是耶鲁大学教授,专攻二十世纪美国对外政策史。文章论述了门罗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解释和运用。作者认为,门罗主义虽然早已销声匿迹,但“它的观念依然存在”,它的某些思想和引伸含义始终“象一根黑线贯穿在”美国对外政策中。文中也使用了南方惯用的某些字眼,读者当会判断。现译出,供参阅。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长期被视为美国的后院。早在1823年,美国就抛出了独占拉美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门罗主义是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基石。”(1)30年代,罗斯福对美国的拉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奉行“睦邻政策”。二战以来近半个世纪,美国对拉美政策也历经风风雨雨,本文拟就二战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历史演进,分阶段作一粗浅铺陈。  相似文献   

6.
章永乐 《世界知识》2023,(24):14-19
<正>两个世纪以前,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一系列后来被称为“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并在后续的发展中获得了一个标志性口号——“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America for the Americans)。在这200年中,“门罗主义”在美国国内的解释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同时也传播到全球主要区域,与当地的空间政治相结合。“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口号在不同的区域,激发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东亚是东亚人的东亚”“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等不同变体。  相似文献   

7.
門罗主义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发表了美国政府对拉丁美洲政策的原则声明,这就是构成“门罗主义”的门罗宣言。朗罗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一,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二,反对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约翰逊今年4月28日下令,派遣美国军队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各附近登陆。约翰逊政府就达样又一次“不宣而战”,对一个主权国家实行武装侵略,对这个国家的人民反对亲美独裁政权的起义实行血腥镇压。美帝国主义公然打出了“约翰逊主义”的海盗旗号,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使用赤裸裸的暴力,推行早就发了霉的门罗主义。  相似文献   

9.
付杰  李唐 《世界博览》2023,(19):66-71
<正>在美国,即使是像总统选举这种决定国家最高元首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政治性事务,依然逃脱不了司法的“长臂管辖”。2024年又将迎来美国总统大选年,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厉兵秣马,蓄势待发。为了阻止特朗普卷土重来,民主党阵营不断对其发起诉讼,意欲将其置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艰难境地。  相似文献   

10.
钟飞腾 《世界知识》2023,(14):55-57
<正>2023年4月2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了一场题为《重振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演讲,在演讲中沙利文正式宣告“华盛顿共识”死了,提出了一套“新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这是一项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宣言,其历史地位可能堪比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或者1971年尼克松宣布的新经济政策。这也是美国官方首次承认流行几十年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软件系统有效率极低:全球最大的软件消费商——美国军方软件,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软件,这些软件直接使用率只有2%-5%;中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统计数字表明,万亿美元计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有效利用率只有6%-8%。其软件设计方法不能“即时服务”是业界面临的严峻现实。《世纪桥》发明人、华罗庚软件研究所所长殷步九自1972年就跟随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研究推广“直接法”,在“直接法”的启发下,经过近10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成功地研究出了“事务逻辑模型”,实现了“事务逻辑解释器”和“事务逻辑设计器”,MIS设计工具——“《世纪桥》信息管理系统MIS设计平台”的突破性创新。本刊在这一期的《封面精选》栏目中,全文刊登殷步九撰写的这篇文章,让我们共同解读这一科技创新成果。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2.
2023年4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题为《重振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演讲时,宣称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已经过时,需要形成“新华盛顿共识”,以“更深入地整合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整体理论模型的转变意味着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方式也将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3.
年初以来,美国总统卡特先后向国会提出了一九七九年的“国情咨文”、“预算咨文”等文告。与此同时,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布朗等,也就美国外交、军事政策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从这些文告和谈话中可以看出,在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面前,美国已就它的对苏战略进行某些调整,总的看来,“守中有攻”的趋势逐渐加强了。  相似文献   

14.
侵略的主要工具美帝国主义利用教育手段来为其侵略政策服务已有很久的历史。近年来,教育渗透活动在美帝国主义对外精神侵略中,特别是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新兴国家进行精神侵略的总攻势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去年年初曾表示,教育和文化交换是“我们在今天革命和辅变的世界中指导外交关系的重要的和有力的工具之一”。美国前文化教育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姆斯也曾指出,教育和文化事务在完成美国对外政策的长远目标方面,“并不仅仅是一些‘边缘利益’”,它们“同政治、军事和经济事务同样重要”。曾参与美帝国主义对外教育渗透活动的  相似文献   

15.
从“临管会”到“正式政府”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政权形式都处在美英联军“扶持”下的“临时”、“过渡”状态。2003年7月13日,负责伊战后重建事务的美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25名伊拉克各派人士,组成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又称临管会。2004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特别  相似文献   

16.
半月谈     
美国加紧进行对远东的侵略部署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对远东地区的军事侵略部署,于3月10日到14日,在菲律宾碧瑶召开了“远东工作会议”。会议由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和总统的亚、非、拉丁美洲事务特别顾问鲍尔斯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太平洋地区武装部队总司命费耳特,军事  相似文献   

17.
肯尼迪政府在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制造国际紧张局势、采用伪善的“友好”、“合作”姿态,加紧推行“和平队”、“粮食用于和平计划”等等新殖民主义活动外,还利用大量的美国“海外工作人员”,从事各种特务间谍勾当。这是美国殖民主义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任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哈兰·克利夫兰等三人,经过四年调查,于1960年发表了题为“海外的美国人”(The Overseas Americans)报告,对美国“海外工作人员”的状况作了分析和研究。今年1月,纽约锡腊丘斯大学人类学副教授唐·哈特(Donn V.Hart)根据这个报告以及近年来美、英作家有关这方面的小说,写了“在东南亚的海外美国人:小说中的事实”一文,对“海外美国人”的失败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谋求“改进”的措施。文章暴露了美国新殖民主义者阴险毒辣的阴谋:就是想从后门打进去,越俎代庖,制定所谓“计划”,并使计划成为“一种制度”,使他们成为永远的统治者和奴役者。下面是这篇文章的摘译。小标题是编者加的。——编者  相似文献   

18.
3月中旬“碧瑶会议”之后,美国在亚洲建立所谓“军事盾牌”之说,甚嚣尘上。所谓“军事盾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肯尼迪的“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事务顾问”鲍尔斯的说法。他在“碧瑶会议”结束后离开马尼拉的时候说,美国需要一个“军事盾牌”作为解决亚洲共产党的办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弗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被迫辞职,似乎坐实了美国媒体关于“俄罗斯奸细”的猜测。在媒体列出的名单里,特朗普团队中可疑的亲俄派,弗林不是第一个出局的,恐怕也不是最后一个。特朗普早期的竞选经理已经被抛弃了,国务卿蒂勒森的地位也风雨飘摇。而所有这些人的摇摇欲坠都指向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最大的“俄罗斯奸细”特朗普最终被挖出来,弹劾掉,关进监狱。就此美国就像结束了一场噩梦,一睁开眼会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月20日,拜登政府正式上台,现年44岁、曾在拜登任副总统时担任其国家安全顾问的杰克·沙利文也成为美国数十年来最年轻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携“中产阶级外交”理念进入白宫,力图革新过去四年单边冒进、缺乏谋划的美国对外战略,既雄心勃勃,也势将遭遇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