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鹿原》是多重矛盾的复合体,文本中的多重矛盾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保守落后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可谓举步维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文本通过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富有立体感和圆润感;叙事方式上的矛盾性,文本砸碎了传统现实主义直线式的叙事时间和作者万能的手段,使时间走向循环和作者退出叙事,文本还采用了民间理想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悲伤>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我"的叙事;一条是"你"的叙事,两条叙事线索先是平行发展,后来在疗养院合二为一.在文本中除了这两条叙事线索外,还有一类叙事:注解.注解作为叙事并不只是上述两条叙事线索的补充,而是开拓了另外的叙事空间."我"的叙事与"你"的叙事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对比:无用与干的对比,隐退与进取的对比,冷漠与激情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鲁迅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论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我"的重要性从叙事意义上而言,"我"承担了叙事功能的角色并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隔这一特殊效果;从人物塑造意义上面言,"我"又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构成精神同构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赋予其作品文化内涵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夏倩  陈可培 《长春大学学报》2014,(3):352-355,387
在叙事作品中,声音是价值观的载体,它不仅体现了人物的价值观也体现了隐含作者的价值观。文章以共有的"私奔"情节为基点,从叙事声音的角度阐释并比较了《美狄亚》和《朱丽小姐》两部作品中隐含作者与女主角之间的关系,认为尽管这种关系受到自然性别差异的影响,但更多地源自不同文本叙事策略的限制。因此,在阅读时应当避免从现实作者的喜恶出发,割裂甚至扭曲文本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有小说的创作,便有人物语言性格化的艺术追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叙事之文,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惟其所欲,期如其事向已矣;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所谓“适如其人之言”,就是要求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著名评点家金圣叹强调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阶级特征和性格特征,符合人物  相似文献   

6.
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极为日常化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大多在之前的"文革"题材作品中是不曾有过的,他们甚至触及到了被我们忽略的命运的沉重与压抑.较突出是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类人,一类是被新的阶级划分出的命运与传统文化积淀相结合而产生的"权利异化"的人.一类是在这种艰难环境中,孜孜追求健康生存的基本人权的"追求本真"的人.这些作品传达了作者对"文革"那段历史的独特的个人反思,也向人们传递了逼视灵魂与命运的悲剧深度.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 ,战争描写是最成功的篇章 ,集中体现了《左传》各方面的文学成就 ,通过“鞍之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的战争思想贯穿其中 ;以言叙事 ,分析性语言通过人物之口嵌入叙事性语言之中 ,使其叙事、记言交汇融合 ;在人物刻画上以细节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性格 ,并且体现出“守礼”的时代特色 ,为我们塑造了一批光辉的人物形象 ,其艺术成就卓然。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是由描写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记叙文是通过人物、事件的描述来表现中心思想,它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记叙文而言,不管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都离不开景物描写。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往往被人作为人物感情、性格的寄托和象征,陪衬出人物的意志、愿望和感情,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的作用;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景物描写更渗透着人的主观因素,所蕴含的人物感情色彩就更加鲜明、浓郁、丰富了。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无不浸染人物的感情色彩,“一片风景一…  相似文献   

9.
张旻小说的"性"叙事受到了很多批评,而这些批评没有说明张旻小说的意义与存在价值,本文认为张旻小说实现的是对人物心灵的想象性游走,它发掘了人物似真亦幻的心灵世界,实现了文学对人物心灵干涉的又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兰风是中国上海测试中心暨分析测试协会的高级工程师,她不仅是研发平台最早一批专家之一,见证了研发平台建设的发展历程;也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线解答的咨询平台"星问答"栏目的"明星专家".至今为止,马兰风已经为研发平台的星问答栏目回答了近1700条的问题,位列"星问答"专家之首.  相似文献   

11.
复调艺术是米兰·昆德拉小说艺术形式与技巧上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打破文体界限,在小说中大胆融入论文、随笔;放弃传统小说"单线构成"的结构方式,提倡由若干享有同等地位的线索结构作品;突破人物的主次之分,让人物处于平等地位,彼此互相照射;挣脱小说叙事对线性时间的依赖,将不同历史时间杂糅并置,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错综交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文学究竟缺少了什么?以俄苏文学作为参照,或许能够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俄苏文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俄苏文学的很多重要特质,如纯净、忏悔叙事、宗教情结等,却被我们忽略,甚至被当成反面教材加以批评.中国当代文学要想走得更远,也许需要走到俄罗斯文学那里去.  相似文献   

13.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是从历史叙事而非神话叙事开始的,因此历史叙事理念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情结。而中国叙事文学的美学自觉,在一定层面上便成了摆脱这一情结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就是通过对史外史的审美追求,到超越史学文统的虚构性叙事文学观念的兴起,而最终落实为对俗世生存诗意的追问与经营。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古代文学中的“诗史”问题,宋季诗史是最重要的对象。诗史是“亡天下”之际的“野史”,诗史应纪实与伤时并重,这是宋季诗史作者和论者共同的诗史观。宋季诗史是分层次、多样化的,并且蔚为大观,形成高潮。与杜甫诗史相比,宋季诗史更注重时事、史实的完整记录和具体描述,杜甫诗史侧重在“诗”,宋季诗史侧重在“史”。  相似文献   

17.
柯林伍德和伽达默尔作为哲学家,都提出了问答逻辑。柯林伍德是从反对传统历史学研究方法出发,提出了历史哲学视域下的问答逻辑,这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问答逻辑;而伽达默尔则是从本体论上,在哲学解释学中提出了问答逻辑。对于两者提出的问答逻辑,虽然有不同之处,但更有许多的共通性在其中。两者的理论渊源相同,都是受苏格拉底和培根的影响;内在逻辑结构相同,都是一种问答的结构;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此外,二者在反对科学主义泛滥的倾向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问题模式匹配的智能答疑系统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答疑系统是将学生的问题和老师的解答有机地组织起来并存放至相应的答题库中,通过自然语言的语义理解技术来分析并自动的匹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自动地给予问题解答的系统. 智能答疑系统能够给予提问者即时的回应,减轻教学人员的工作压力,在远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红棉智能答疑系统(原型系统)针对国内现有的智能答疑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国外先进智能答疑系统的成功经验与设计理念,根据中文智能答疑的特殊需求,引入了基于概率的双向最大匹配分词算法、智能问题模式匹配、基于语义依存树的语义分析等技术进行智能问题分析,形成了具有更高答案召回率、合理性与正确性的新一代智能答疑系统.  相似文献   

19.
汉晋音乐赋的创作专事铺叙、体物写志、虚构夸张。语言绮丽,注重文采,讲求韵律。结构上追求"繁类以成艳"以造成气势,并运用铺陈、比喻、排比、夸饰、用典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体现了繁花似锦的艺术特色,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与美学价值,从而使音乐赋成了赋体文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严歌苓小说《扶桑》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西方叙事学理论中第二人称叙述视角的运用,具体把握第二人称叙述在提升主人公行为乃至主观世界的表现力、提高读者的阅读地位上所起的作用,并观照多层次人称叙述的融合与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