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正义论、元伦理学理论为基础,从残疾人体育竞技化、女性残疾人竞技、残疾人竞技体育的融合与分隔,以及科技对残疾人竞技体育影响入手,对残疾人竞技体育进行了剖析和思辨.研究发现对残疾人竞技认识的模糊不是来自体育竞技上而是来自"残疾",即过多的集中在残疾人群体的生理特征上,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人本属性第一位.在理解残疾人竞技时,必须要以"人本"的思想对残疾人竞技给予足够认同,而不是过多的以医学视角讨论残疾人的身体差异.其次,在正确把握残疾人体育竞技化发展的基础上,理解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伦理问题.最后,回归伦理学中相关理论思想,结合残疾人身体的特性,确保残疾人不分种族、性别、残疾程度、残疾类型、经济基础,都能公平、平等的参与竞技.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特奥羽毛球队、国家残奥田径队(投掷项目)、自行车队、轮椅击剑队、南京市盲人学校等79名优秀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运动员的选拔多通过残联上门联系,较少通过残疾人群众性体育组织或体育活动发现优秀苗子。喜爱运动、获得自尊和自信是多数残疾运动员参加训练的主要动机,训练对残疾人改变最大的方面是使其生活更加充实和获得成就感及自信。残疾运动员对于竞技体育的功利性有较客观的认识。残疾人体育训练竞赛的健全人化、功利化使得残疾运动员伤病发生增加,有违残疾人体育宗旨。  相似文献   

3.
传统残疾观割裂残疾人身心相互依赖的关系,忽视其社会属性,从而将残疾人边缘化,成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特殊群体。残疾人体育也与之相适应,围绕着生物维度展开,以康复为基本使命。“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新残疾观对残疾做出全新的理解和诠释,强调残疾人需要身心群的整体发展, 强调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新残疾观赋予体育以促进残疾人和谐发展、融入社会的新使命。残疾人体育已经成为构建协同共生的体育生态环境和促进体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融合教育在残疾人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育人和促进健康的功能,在体育俱乐部模式应用于高校残疾人体育融合教学背景的前提下,阐述其在教育公平性、相互认同、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价值;分析其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师资专业化欠缺、学校支持匮乏、对残疾学生的需求缺少关照等方面的发展困境;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提出构建“共生”文化,提升师资力量和组建辅助团队,加强支持和硬件保障,设置基于差异性的运动项目及评价体系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第13届残疾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留下了宝贵遗产,值得肯定和继承,该文是在北京残奥会总体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从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体育法规建设、体育参与、国际交流和体育科研几个方面,论述了主办残奥会促进北京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竞技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兴起,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体育层面.在分析影响残疾人竞技运动成绩的心理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我国残疾人运动的基本规律,以运动心理学为基础,对残疾人竞技运动进行了系统测试.研究表明:运用运动心理学指导残疾人进行心理认知规律、心理技能、心理状态、焦虑释放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能够普及残疾人体育运动,提高其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7.
北京主办残奥会对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影响比较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残疾人竞技体育管理体系落后,残疾人体育保障不足和人文关怀缺乏等等问题。该研究在全面梳理残疾人体育发展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调研,提出在北京主办残奥会的后奥运阶段,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康复体育的进一步认识和分析,结合我国康复体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外康复体育的研究,对我国未来康复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旨在推动我国残疾人康复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残疾人大众体育参与水平,以此促进残疾人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残疾人体育现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近几十年残疾人体育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论述,探讨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在理论方面、全民健身与竞技方面的发展现状与不足,依此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17所高校面向残疾大学生的特殊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残疾大学生身心、师资、体育资源、环境、经济投入等因素对课程设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残疾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从课程设置的依据、目标和原则以及课程内容、教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概况、特征和课程开发价值进行概括,认为基于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方法如下:做好当地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收集、挖掘和整理工作;因地制宜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少数民族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做好体育师资的培训工作;建立少数民族体育学习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入手,调查统计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成绩、身体形态、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学习情况等.比较了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少年冠军与全国青少年冠军散打战术、技术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队训练情况和广西青少年散打教练员情况.认为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竞技实力不强,和散打强省相比有较大差距,应当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投入,扎实搞好训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培养模式已不能解决今天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用比较的视角研究分析国内外体育教师的培养体系,并通过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招生条件、办学规模、培养模式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在体育师资培养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世界范围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趋向合作和统一,一体化的模式得到普遍认同和接受。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建立一只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只有建立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机制,组织机构,统筹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组成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才能整体优化教育资源机构,解决体育教师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目前运动训练专业在办学方向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该专业的社会声誉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影响运动训练专业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刻的思考将有助于运动训练专业的改革。确立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和运动训练专业发展趋势培养目标是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前提;构建现代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是确保运动训练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拥有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水平的教师是运动训练专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从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实际出发,提出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一体化构建理论,试图在体育教师教育体系方面寻求创新,力图为教师教育体制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业余运动训练中的文化学习和德育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教练、教师对参加业余运动训练的学生普遍存在两个错误认识,导致他们的化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后,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本结合南京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联合培养高水平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成功实践,探讨双轨制的业余运动训练体制,以保障学生在化学习、运动训练两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蓝本,对重庆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各个方面进行现状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重庆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方案尚不完善,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建设方面,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开发新型课程资源、树立复合型创新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特色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河南省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群众体育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方法参考已有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群众体育研究相关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相关问题,指出解决办法。结果中原经济区农村社区群众体育人才短缺,组织管理松散,体育活动资金投入紧缺,是造成难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对策应该是完善城镇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发展农村社区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立以体育教师为主导的农村社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引导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中新型农村社区群众体育健康发展。结论人才培养是基础,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村社区群众体育持久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以兼职为主;多数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的康复性知识缺乏,实施特殊教育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较少.师资、场地、器材、经费是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建议强化共享体育理念,切实保障残疾人体育权益;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新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优化特殊教育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开设适合残疾人的体育项目;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