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奕 《科技智囊》2014,(7):28-33
<正>第三届"老博会"在京举行,国内外影响广泛5月4日至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简称"老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由民政部、北京市政府、全国老龄办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办共同承办,来自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8个省区市的养老机构、联盟组织、老年产品研发机构等单位参展参会。  相似文献   

2.
何瑾 《科技智囊》2013,(6):26-31
第二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在众多养老模式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目前世界各地主要探索及发展的养老模式,因此在本次博览会上最受关注。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也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模式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在变老。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50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势不可挡,家庭小型化与家庭照顾功能弱化,居家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未富先老的中国既不可能以社会养老取代家庭养老,也不可能以机构养老取代居家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社区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将可望成为中国养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成为应对老龄化的有效举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更是扩大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要推动养老服务业更快发展,必须在加大投入、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5.
蔡纯琦  林梅 《科技资讯》2013,(13):229-229
我国计划生育这一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一方面使中国的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现象,另一方面造成众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难以承担养老问题。本文将从养老现状及解决措施等方面阐述适用于中国特色老龄化现状的养老模式:即将“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家庭规模小型化、"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我国的养老问题面临着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和机构养老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低的困境。养老服务业也出现了整体产能不足,局部产能过剩的状况,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分析人们的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并针对"供需脱节",养老服务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状况,从提高养老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力开展家庭、社区、政府三位一体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对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有以公办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各地先后进行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尝试,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对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老年人进城照顾孙辈、料理家务,“老漂族”群体由此产生。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漂族”养老日渐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根据个人生命周期和养老空间选择的双重维度,“老漂族”的养老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返乡自我养老、返乡家庭养老、进城抚育式养老和进城家庭养老。大部分“老漂族”更愿意选择返乡自我养老,而他们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影响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利他主义心理,“老漂族”认为自己是家庭负担,返乡自我养老能减轻子女家庭的压力;第二,“老漂族”在城市中往往属于边缘者、弱者角色,难以形成身份认同以及获得归属感,而返乡自我养老能获得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第三,个体化的需求,“老漂族”返乡自我养老能获得独立的空间和自由的闲暇时间,并减少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正处在以社区为核心的不断探索过程中。社区提供的老年养老服务,形式上从居家到设施,内容上从家政到护理,对象上从"三无"老人扩展到所有老人,基本实现了"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供给理念的转变。但养老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服务内容缺乏专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具有养老服务供给的综合优势,是解决中国城镇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然而在运行中存在着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制定《养老法》,拓宽社区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培育专业服务人员等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养老归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探索了老有所养发展趋势及养老归宿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我国老年人目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不同形式。针对不养老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下世纪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社会。互联网是老龄社会的重要空间载体,大数据是老龄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互联网+大数据"养老对于中国老龄问题的解决和老龄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案例比较分析,梳理"互联网+大数据"养老的特征与内涵,系统构造依托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由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应用系统、交互展现5个部分组成,以标准规范评价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的"互联网+大数据"养老体系,使中国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3.
<正>一项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共有4万多家养老机构、390多万张养老床位,其中公立养老机构近3万家,比例为72%,占据绝对优势。如按每张床位平均10万元的资本投入计算,我国养老机构总资产近4000亿元,其中公立养老机构资产约为3000亿元。从人均占有量上看,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0.5张,这个数值并不算高,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然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既有的养老机构,是否实现了高效运营?现实表明,占据我国大部分比例的公立养老机构隶属事业单位体制,并非市场化运营主体,其职能定位、运行机制、发展活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养老服务需求。由此,2013年12月13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公办养老机构":"探索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南、四川两地的田野研究,对两地农村养老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老房子"的命运、"婆媳矛盾""多子多福计划""疾痛的诉说"等四类事件及过程的描述,旨在透视当代中国农村养老实践中,亲代与子代的交换逻辑和博弈选择,探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和生存现状,进一步讨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在农村中的现实演绎,提出"功利养老主义"渗透于农村养老过程,并反思农村养老的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15.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比较常见的养老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经济的迅速增长,中介、民办、外资养老机构成为新兴的养老模式。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确立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各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每种养老模式也各有利弊,需要各级政府认真调研,以人为本,发挥其引导、支持、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作用,与全社会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摘要: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日趋加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大量青 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数量激增,研究农村老人养老服务供给显得尤为必要。研究表明:农村养老服务仍倾向于家庭养 老;自我养老是农村老年人的无奈之举。同时,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面临供需不匹配、观念陈旧等困境。其解决之策是倡导农村 养老服务新模式、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农村养老服务新平台以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高机构活力,实现养老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文章基于市场化发展理论,利用重庆市1424家养老机构的面板数据,并结合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其资源利用率低、服务保障水平不足、社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公办(建)公营养老机构亏损占10.5%,盈利占2.9%;公办(建)民营养老机构亏损占22.9%,盈利占6.0%.为此提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优化财政手段,创新运行机制,以产业化推动市场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方监督,以期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市场化改革,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新中国成立初始实行的城乡养老双轨制,两种不同性质的养老制度无论在养老主体、养老标准还是养老关系调节的手段方法、支撑养老的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养老双轨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体现,同时又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行养老城乡统筹,逐步达到城乡养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刘悦 《科技智囊》2015,(1):34-41
<正>为促进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2014年11月14日—16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和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和北京市老龄协会作为支持单位,北京北奥会展有限公司主办的"2014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本届北京老博会以"缤纷人生路,最美夕阳红"为口号,以推广先进的养老理念,推介最新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在家庭养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女儿赡养老人成为农村家庭养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认为"养儿防老"预期的弱化、养老形势严峻、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提高是"女儿养老"兴起的原因,并分析了女儿比儿子更善于照顾老人、女儿能给老人更多的情感慰藉、女儿的赡养较少利益考量等优势,认为在农村家庭养老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拓展农村"女儿养老"空间,能够减轻社会保障的压力,满足老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