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城市化与城市气候研究的关系,论及了当前国外城市气候研究的一些趋势,并对我国深入开展城市气候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我国城市气候理论的发展和研究城市气候的意义,分析目前城市气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已取得的进展,探讨城市气候今后的研究方向,认为从定性的研究向量化的转变,从观测事实的积累和分析逐步过渡到采数学方法剖析城市气候形成的根本机制和发展演化过程,是今后城市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化发展给当地气候和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然而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对城市气候信息的应用却非常有限.以北京为示范案例,初步建立北京城市气候图系统,将城市气候信息应用于北京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定量分析北京自然环境和典型城市形态因子对城市气候的影响,评估城市热环境和城市风环境现状,形成北京城市气候分析图.结合各典型城市气候空间不同建筑区域内建筑物可分辨风场数值模拟,完成北京市区范围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北京四环以内近乎闭合式的"单中心+环状"城市发展布局,使大部分区域承受极强的热压,且通风廊道不足,通风严重不畅.针对此现状,分别对五类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区提出初步规划建议,审慎开发决策,缓解城市气候问题.北京城市气候图系统在传统城市气候图的基础上,强调了对规划方案的预测评估.且提出对城市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从规划预警的角度应对城市气象灾害,加强北京应对极端天气、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以气候资源供给、城市气候压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准则层的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体系,对2008—2017年南充市主城区和6个县级城市气候承载力进行了评估,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各地区城市气候压力中的9项指标进行障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7年南充市各区县城市气候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城市气候压力总体呈减小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10年间各地区的障碍因子总体上由人类排放强度类指标逐渐转变成经济与城市规模类指标.建议南充市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措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气候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武汉市气候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介绍了在城市气温,城市风场,城市降水以及城市污染气象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城市气候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武汉城市气候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近几年出国参加有关国际城市气候学术会议及两次访问美国期间的见闻,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对开展低纬度城市气候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纬度城市气候学规律能否转用于低纬度城市,以及低纬度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等三个问题,提出的一些刍议。希望能促进我国低纬度城市气候的研究。首先,从人口统计数据说明低纬度城市人口增长速率快,城市化引起城市气候恶化的效应日益显著。城市大气环境急待改善,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与实际需要差距甚大。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低纬度城市气候的研究。其次,从大量观测事实看来,中纬度城市气候的规律虽与低纬度城市有若干相似之处,但由于纬度地带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大气环流形势和天气型以及“城市化”这个人为因子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能将中纬度城市气候研究所得出的规律,不加鉴别地转用于低纬度城市。第三,城市气候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城市气候学者要与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实际工作者密切协作,俾能根据当地区域气候特征及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协同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城区各不同功能区的布局,以及有关建筑物设计等工作。在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气候条件及防御气候灾害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近几年出国参加有关国际城市气候学术会议及两次访问美国期间的见闻,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对开展低纬度城市气候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纬度城市气候学规律能否转用于低纬度城市,以及低纬度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等三个问题,提出的一些刍议。希望能促进我国低纬度城市气候的研究。首先,从人口统计数据说明低纬度城市人口增长速率快,城市化引起城市气候恶化的效应日益显著。城市大气环境急待改善,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与实际需要差距甚大。因此必须大力开展低纬度城市气候的研究。其次,从大量观测事实看来,中纬度城市气候的规律虽与低纬度城市有若干相似之处,但由于纬度地带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大气环流形势和天气型以及“城市化”这个人为因子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能将中纬度城市气候研究所得出的规律,不加鉴别地转用于低纬度城市。第三,城市气候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城市气候学者要与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等实际工作者密切协作,俾能根据当地区域气候特征及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协同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城区各不同功能区的布局,以及有关建筑物设计等工作。在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改善城市气候条件及防御气候灾害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州城市气候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广州城市气候生态环境,提出以林木为主的城市绿化的核心价值是生态功能,营造城市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化林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净化大气、美化景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才能改善城市气候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指出城市绿化建设必须根据城市、城郊、远郊等不同的地理位置,有所侧重,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
由邓先瑞副教授主编的《城市气候学译丛》一书,即将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了英、美、苏、日等国专业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城市气候方面的论文17篇,由王钟山、邓先瑞、晴秋、黄伟峰、张永芳、余刚鹏等译校,约24万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城市对气温、降水、辐射、风等各气象要素的影响;②城市气候与大气污染及城市规划的关系;③城市地形气候;④城市气候的全面综述等。城市气候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气候效应是因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地方气候影响。对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密切关系到城市的生产、生活与合理规划、布局等重大问题。兰州是我国解放后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各项数值如以解放初(1949年)为1,到1980年底分别增长的倍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杭州湾地区生态-气候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S技术、中尺度模式及动态植被模式建立了生态-气候监测预警系统,其中包括4个子系统: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系统、城市热岛动态监测系统、城市气候监测系统和植被NPP模拟与监测系统.利用土地覆盖监测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取各种土地覆盖类型,并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利用土地覆盖监测系统结果、Landsat-TM红外影像及常规气象资料构建城市热岛监测系统,分析该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结果,对改变下垫面进行敏感性试验,模拟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构建城市气候监测系统:利用LPJ模拟杭州湾地区植被NPP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构建植被NPP模拟与监测系统.生态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地覆盖、城市热岛、城市气候、植被NPP变化.对保护耕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持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区的城市气候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西宁(代表城市)、大通(代表乡村)30多年气候资料序列,计算并分析其城乡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差值的长期变化,揭示了西宁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日益显示出热岛、干岛效应的存在.对城市发展的4个主要因子与城市气候效应的关系所作的统计分析表明,城市发展因子在城市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福州城市地貌与城市气候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近30年的福州城市及其邻县的气候资料。本文分析了福州盆地自然地貌和城市人工地貌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文章认为。一方面,福州盆地自然地貌明显地控制着盆地中的风向并使福州城市气温高于盆地外的气温,另一方面,福州城市人工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也导致了近年来城市气温逐渐升高以及风速逐渐降低。为了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城市规模过分扩大,降低建筑物密度,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相似文献   

14.
近60年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城郊对比法研究了近60年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通过60年的气象记录、近年来的环境监测记录及实时遥感图像定量研究了工业发展以来兰州城市气候环境的变化.随着城市发展,兰州的大气、光热、湿度、降水、风场等气候环境趋于恶化,工业化及城市发展造成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已危及人们的生活、生产,对整个城市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结合气候环境恶化的趋势,提出了改善气候环境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5.
北方锅炉烟气除尘脱硫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占双  柴常荣 《应用科技》2001,28(10):42-43
通过综合分析现有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方法,结合北方除尘胶硫设备经常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北方城市气候特点的锅炉烟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少妆  梁玉玲  姚婷 《科技资讯》2010,(10):128-128
本文分析了广州城市气候生态环境概况,提出以林木为主的城市绿化的核心价值是生态功能,营造城市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化林木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净化大气、美化景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筑物对城市通风自净能力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城市气候数值模式,分别计算了3栋6层住宅楼和1栋20层住宅楼两类建筑形式产生的风场,以及在此风场中街道汽车尾气的浓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总建筑面积相同情况下,高层建筑周围环境的通风自净能力要优于多层建筑。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气候资源是宜居、休闲城市重要的评价条件,旅游城市气候资源对城市旅游业具有影响显著.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旅游业再一次被推倒历史的前沿.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14个旅游城市的气候资源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认为,西宁市综合舒适度指数在0.953,居丝绸之路沿线14个旅游城市之首,属于唯一非常舒适型旅游城市,武威、张掖、兰州、酒泉属于舒适型,伊宁、银川、玉门为基本舒适型,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西安、宝鸡为不舒适型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9.
刘鹏辉 《科技信息》2010,(9):381-381
本文以辽阳城市绿化实际情况为重点,着重分析辽阳城市绿化对辽阳市城市气候、生态环境、市民生存空间的影响与作用,提出辽阳城市绿化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来支持辽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刘静  尹东晓 《科技信息》2009,(21):276-276
通过对屋顶花园在城市建设应用中的价值工程分析,提出屋顶花园是城市建设生态化、人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屋顶花园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降温隔热、保护屋顶,还开辟了绿色空间、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城市气候环境、增强了城市立体景观。屋顶花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使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总体环境达到和谐,是城市文明与文化生活环境的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