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王安忆是中国文坛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她在文艺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她本人做一些探讨独特而重要的文学地位;独特而丰富的创作个性;独特而成熟的写作风格;独特而深刻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在创作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观上.她认为金钱和地位是美满婚姻的保证,因此女性在考虑婚姻时应当凭理智而不能只凭感情.本文综合她的小说及其本人的经历,分析她这一婚姻观的内容,成因及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这一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庐隐,因其英年早逝在文坛上曾沉寂多年。经过几I一年的历史沉淀,人们终于拭去了覆盖在她身上的尘埃,使她的芳名发出应有光彩。尤其是90年代以来,她的小说、散义等不断受到出版社青睐,陆续以各种版本的形式出现,这实乃庐隐的一大幸事,她若英灵有知,也应含笑九泉了。再看前些年曾因"人生三部曲"而饮誉文坛,备受推崇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近年来在新写实的道路上却显出步履维艰的衰微之势。本文试图比较现代女作家庐隐和当代女作家池莉小说的异同之处,以探求她们在文坛上此热彼凉的内在原因。庐…  相似文献   

4.
<正>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上一位颇具影响的短篇小说女作家。她那轻灵飘逸的笔触,素雅清淡的文学色彩,敏慧而活跃的才思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她的作品大都是在英国完成的。因而很久以来一直被看作英国作家。很少有人提及她出生在惠灵顿,注意到她作品中的新西兰特色和她那些短篇小说内在的统一性的人就更少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获得了1993年10月颁布的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自1901年设立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获此奖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也是迄今获此殊荣的第八位女作家。作为一名美国黑人妇女,莫里森用她充满感情和饱蘸血泪的笔,以一个女人的眼光来描写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妇女的辛酸经历。用她自已的话说,就是要打破“文学界的沉默”,即“在黑人姑娘和黑人妇女问题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小说家,同时也是首位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全部取材于美国的黑人生活,她的作品文笔细腻,充满感情,人物形象充满张力。她的一生致力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创作,她的作品强调美国黑人女性独立自主追寻自我,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不依靠男性,不依附任何其他外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同性的力量对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为自身命运而抗争。  相似文献   

7.
一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广东籍女作家,曾被人称为“新闺秀派”的代表作家,与“闺秀派”作家冰心、绿漪,“新女性派”作家沅君、丁玲齐名。钱杏邨在《现代中国女作家》一书中,认为谢冰心、庐隐、陈衡哲、袁昌英、冯沅君、凌叔华、绿漪、白薇、丁玲是中国影响较大的九个女作家,对她们分别作了专题评述。凌叔华原籍广东省番禺县,一九○四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的书香之家。由于凌叔华的父亲在冰京做官,所以她是在北京出生和长大的。她幼年曾随母亲回番禺省亲,  相似文献   

8.

  《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初探》,是一本以研究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为己任的学术著作。她是六位新疆民汉研究者和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互信互助、彼此欣赏砥砺、牵手合作、一路同行十年的结晶。她凝聚了诸多新疆少数民族女作家和民汉研究者、专家学者、支持者丝丝褛褛的心血与期盼。  相似文献   

9.
《马伯乐》就是萧红毕生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而且是她因重病而不得不惜别这个世界时没来得及最后完成的一部。因此,对它的重读就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解说和评析。而似乎是在承担着、盘点着这位才华独具、敏感睿智,而又命运多蹇的女作家的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10.
朱淑贞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数有成就的女作家之一,她“一生抑郁不得志”“抱恨而终”,其遭遇是非常不幸的,她的作品的遭遇,也不比她人好,“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以上见南宋、魏仲恭《朱淑贞断肠诗词序》)更不幸的是,她的作品,生前“竟无知音”,死后也乏知音,甚至遭到贬斥,打入冷宫,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四对她《断肠集》二卷所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女作家于秀兰是一位独特的、超凡脱俗的回族女作家。她的散文创作是当代回族文学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她的散文集《兰亭心雨》是一本颇具回乡厚度感的散文文集。这本文集凝聚了作家对回乡的血缘亲情和浓浓的乡土情结,寄托着作者的少年时代和成长历程,具质朴自然、清新明丽、简淡清雅、委婉蕴藉的艺术风格,深情描画了一个和谐宁静、诗情流溢的回乡世界,折射出深厚凝重的回乡文化意蕴,是对回回民族由衷的吟唱。  相似文献   

12.
靠着顽强的自学走上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散文作品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她用自然质朴的文笔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以独特的观察角度捕捉住笔下人物的平常而又新异的细节,她才学不逮的缺陷有时反而使她能突破常规创造出奇崛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周游 《科技信息》2012,(36):I0093-I0093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宠儿》更被认为是在人物心理描写和刻画方面的一部惊世之作,残酷而有力,震撼而战栗。本文将从母女之间的冲突和融合解读《宠儿》中爱与残忍,爱与疏离的母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女作家奥康纳的作品中弥漫着暴力、血腥的描写.事实上,奥康纳对暴力的认识完全是宗教意义上的.在她看来,暴力能修正人们对自身及信仰的看法,带来灵魂救赎.  相似文献   

15.
郭辉 《科技信息》2009,(32):I0143-I0143
谭恩美(Amy Tan)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曾就读医学院,后来取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她的作品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如今谭恩美已成为美国文坛少数民族作家的一位代表人物,而在当今美国社会倡导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她的地位早已渐渐超越了一位少数民族或者流行小说家的身份,而成为整个美国乃至西方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薇拉·凯瑟是20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多以内布拉斯加草原为背景,刻画了一代移民者及其后裔开垦拓荒的经历,作品风格简洁高雅,并洋溢着充满野性的美.而作为凯瑟的家乡,内布拉斯加也成为了薇拉·凯瑟作品中的一个背景符号.在其中,她寄托了自己对故乡的真挚而又复杂的感情.本文拟通过对<啊,拓荒者!>(1913)和<我的安东尼娅>(1918)中的故土情结的分析,来说明内布拉斯加对凯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作为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卓越之处不仅仅在于文学上的成就,其对女性婚姻的认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她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美国女作家,其父母是在华的美国传教士,她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因此,在她身上体现了基督教与佛教中西两种宗教观的共融。这种共融性也体现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尤其是在她的重要长篇小说《群芳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创作是丰厚的,艺术成就是辉煌的;然而她的命运却是悲惨的,人生是暗淡的。这两者之间的反差,常使我们发生感叹:为什么文艺女神对萧红如此厚爱,而命运之神却对她这么苛酷呢?这是必然的,还是属于偶然?是人为的,还是出于命运的摆布?是后行必须为前者付出的代价,还是毫无关联?过去人们出于对萧红作品的喜爱和对她不幸命运的同情,几乎把悲剧的原因都推到了社会和他人身上,从而把萧红身上表现的这两个方面割裂开来了,看不到两旨之间的联系。我始终感到萧红的艺术成就与她的悲剧命…  相似文献   

20.
萨冈登龙术     
弗朗索瓦·萨冈(FrancoiseSagan)是今天法国资产阶级文坛上最走运的一位青年女作家。她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她在法国的名望比那位存在主义派的让·保罗—萨特(Jean Paul-Sartre)还要大。她的第一本小说“忧愁,您好!”是在1954年她十八岁那年出版的,一次就印了二十五万册。1956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