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非晶固态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详细论述了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的制备工艺;采用高分辨率航向电镜观察气凝胶的纳米显微结构;喇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碳气凝胶颗粒内部存在有微晶化结构;低温氮吸附法测试结果表明,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主要由溶液的配比浓度和催化剂的量决定,后者还受碳化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腈(PAN),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钴盐为前驱体,通过对有机凝胶进行高温碳化得到钴负载碳气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充放电测试对钴负载碳气凝胶进行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碳化温度影响产物的形貌及性能,其中700℃碳化的钴负载碳气凝胶钴颗粒分布最均匀,同时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0mA·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983.1mAh·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983.1mAh·g(-1),经100周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80.3mAh·g(-1),经100周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280.3mAh·g(-1);在500mA·g(-1);在500mA·g(-1)大电流密度下,该材料放电比容量为105.4mAh·g(-1)大电流密度下,该材料放电比容量为105.4mAh·g(-1),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氨水作为间苯二酚和甲醛反应的催化剂,经溶胶-凝胶制备有机气凝胶,再经过常温常压干燥、高温碳化形成碳气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氨水为催化剂所得碳气凝胶比表面积在900m2/g左右,呈现连续颗粒状。  相似文献   

4.
有机气凝胶是一类由高聚物分子构成的多孔非晶凝聚态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和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及极低的密度,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各种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骨架结构、多孔结构和形态等的表征方法以及其结构可裁剪等特性,展望了其在理论研究、催化剂及载体、高效隔热材料、激光约束驱动靶以及作为碳气碳胶前驱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有机气凝胶及其碳化产物是一种新型,轻质,纳米多孔型非晶凝聚态材料,其成功制备与应用是气凝胶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进展,由于其许多独特的性能,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各种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性能及用途,展望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有机气凝胶是一类高聚物分子构成的多孔非晶凝聚态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和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及极体的密度,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各种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骨架结构,多孔结构和形态等的表征方法以及其结构可裁剪等特性,展望了其在理论研究,催化剂及载体,高效隔热材料,激光约束驱动靶以及作为碳气碳胶前驱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RF气凝胶的性能测试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是一种无序,多孔的纳米非晶固态材料,其碳化产物碳化气凝胶具有大的比表面和面积,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成为制备超级电化学双层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文中研究了FR,CRF气凝胶的网络结构,成分组成,孔径分布及电导率等特性.研究了RF气凝胶的碳化过程,并研制出了静电容量为30F.g^-1的SEDLCS的实验室原理性器件,从而为该材料的应用开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聚酰亚胺(PI)气凝胶的光催化活性,采用两步复合的方法制备CPI/PI气凝胶复合材料。首先以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前驱体,采用乙醇超临界干燥技术得到PI气凝胶,并将PI气凝胶在600℃煅烧成含氮的碳化PI气凝胶(CPI);然后将CPI气凝胶与PI气凝胶前驱体复合并经超临界干燥制备CPI/PI气凝胶复合材料。对PI和CPI/PI气凝胶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力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PI/PI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达到245 m~2/g, PI气凝胶的力学性能优异(弹性模量在10 MPa以上);煅烧后的CPI有效提高了PI气凝胶对土霉素溶液的光催化效率并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稳定性能,5次循环使用后土霉素溶液降解率为76%。  相似文献   

9.
利用埃洛石(HNTs)内部空间负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修饰氧化石墨烯(GO),随后利用二者构建了具有半有机半无机结构的杂化三维网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半有机半无机杂化三维网络气凝胶材料,材料具有纳米级孔隙,其热稳定性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后续该材料在光电功能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枝状聚苯胺,长纤维聚苯胺,树枝状聚苯胺-石墨烯以及长纤维聚苯胺-氮掺杂石墨烯4种气凝胶作为前驱体,经直接碳化后获得了氮掺杂连续的纳米碳.研究了聚苯胺基气凝胶衍生纳米碳的微观形貌结构、元素组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树枝状聚苯胺,长纤维聚苯胺,树枝状聚苯胺-石墨烯以及长纤维聚苯胺-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衍生的纳米碳具有连续的多级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分别为273.9、487.7、241.4和295.9 m2·g-1,氮的摩尔分数分别高达7.82%、9.62%、7.91%和10.17%,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分别具有高达268、311、280和362 F·g-1的质量比电容,且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