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应用电力工业组态软件平台和分散式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变电站供电系统监控自动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组态软件功能进一步开发和相应的硬件投入,逐步实现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发挥企业局域网的优势,进而实现电力信息网络化,是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整个配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通过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开关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远方监控和自动控制,达到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提高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电力装置,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供电企业电力系统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逐渐朝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而微机保护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4.
邱勇仁 《科技信息》2011,(22):I0384-I0384
济钢集团电力系统庞大,虽然多数变电站和配电所实现了就地后台监控和综合自动化,但都不具备数据远传能力;现有就地后台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供电系统调度控制中心,难以全面监控总公司范围内供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优化运行方式,一些复杂的调度操作难以安全、可靠的实施;实践表明通过远动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够及时监视、控制和能源管理整个供电系统,及时了解对电能产出及消耗平衡分析。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有不少变电站已实现无人值班.然而,不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也不尽相同,下面针对国内目前采用的众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的实用,从二次系统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如:保护、监控、远动、防误闭锁等;其次阐述某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架构方式,并对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中各设备进行详细描述;最后提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散式微机保护监控装置的选型原则,以及分散式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有利于变电站向小型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梅芳  李珍 《科技资讯》2014,(31):87-87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供电安全的基础,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必须做好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在电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变电站中运用综合自动化技术能够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但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增加了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难度。当前我国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本文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白鑫龙 《甘肃科技》2010,26(20):67-70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合理设计和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变电站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结合500kV超高压枢纽变电站系统的特点,对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及其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研究。依据电气一次部分的主接线设计原则和实现功能,比较双母线双分段带旁路接线和3/2断路器接线设计,确定出主接线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与组态软件的电气一次部分监控系统。调试和运行表明,监控系统实现了变电站一次部分设备状态及参数的监测和控制,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电力变压器系统的油温恒定需求,分析系统油液温度变化的滞后特性,提出将PLC技术、变频技术与智能优化技术结合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油温控制,设计电力变压器油温的智能控制及监测系统。对硬件及软件系统分模块进行详细的构架,通过以变压器负荷电流、顶层油温温差作为输入量的模糊控制策略进行智能控制。系统以西门子WinCC V6.2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西门子S7-200系列PLC作为下位机,OPC总线作为通信标准,该系统在华北某变电站进行了试运行,满足了变电站的实际运行需要,为实现一个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的验收工作是继电保护专业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如果验收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探讨了综自变电站验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提高变电站的验收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开滦煤矿吕中间35KV变电站已运行10多年,设计时采用的是电磁型继电器保护控制设备,保护动作可靠性差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站改造的基本原则、主要思路及技术功能要求,改造施工完成以后,实现了全变电站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lphi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lphi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主要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调度站和多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厂站功能的软件仿真设计,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SCADA(Supervisor Control And Data Acqusition)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功能.仿真软件在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的教学和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概念和特点的讨论,分析了自动化系统中关于分层分布式组态模式的优缺点,并针对杨家堡变电站的实际设计,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和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沈志祺 《科技信息》2011,(13):503-504,490
数字式微机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变电站自动化测控装置。采用了系统化设计思想,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显示等功能整体设计,在变电站、发电厂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且广泛应用于电力、国防、化工等领域。采用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层分布式结构、开放的CAN总线和RS485网络接口技术实现保护数据在数据总线上交换,配合监控软件组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特点,运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根据CAN2.0B协议制定出符合变电站内部通信特点的应用协议。监控保护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和保护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具体的功能。装置的实现应用了双CPU结构及USB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程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98-6800
某地区110 kV电网是以一个220 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呈辐射状向各负荷变电站供电。为了保持电网零序网络的相对稳定,仅选择在220 kV变电站一台主变220 kV侧和11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一旦发生110 kV侧中性点失去的情况下,当110 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将在110 kV系统产生很高的零序电压,引发主变跳闸的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增加110kV系统接地点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增加中性点接地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浅谈500KV石棉变电站工程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发展,火电厂关停,水电站不断涌现,对电网要求越来越高,500千伏石棉变电站是川电东送的重要枢纽,也是国家和四川省的重点工程。此项工程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多而新,为此,我局档案工作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兢兢业业的精神,注重档案基础建设,狠抓重大项目档案管理,有效保证了档案归档的完备性、规范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通常都采用并联运行.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同步发电机经常要投入或退出电网,有时会将一台或多台退出或投入运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需要将已被解列为两部分的电力系统重新恢复并列运行.借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研究所研制的WDT-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为开发平台,对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