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于河南省2007、2012、2017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运用规模分析、优势分析、基尼系数、重心模型、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强度等数理统计方法与Arc GIS可视化技术,对河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时空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河南省A级景区规模度整体呈上升,优越度呈现先升后降的状况.(2)10年间河南省A级景区空间不均衡现象大大缓解;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重心偏于西北方向,但是空间重心有向东、向南偏移的趋势.(3)A级景区空间分布呈现集聚加强的态势;5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由集聚向均匀转变,5A级以下景区则呈现空间集聚加强的趋势,主要集聚于城市周边和旅游价值较高的地区.(4)自然因素起到基础性影响作用,社会经济、交通通达性对景区的空间分布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图表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时空角度对河南省A级景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图表法得出河南省景区数量增长速度快,尤其是4A和3A级景区,但景区等级结构不协调;通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标准椭圆分布法得出河南省A级景区分布逐步均匀化且有平均分布中心向东南方向偏移的趋势.目前,河南省豫东和豫南的旅游景区密度与其他区域相比还是较低,应加大高级别景区的发展和低级别景区向高级别景区转化的力度,以促进河南省A级景区空间布局合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26个旅游景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和数据的SPSS统计分析,对河南省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做了多方面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游客的比例构成及满意度得分没有表现出差异性,而在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出游方式上的游客比例和满意度得分表现出差异性;旅游交通及环境令游客满意,旅游购物、食宿条件、景区管理及服务、旅游资源开发令游客不太满意;不同A级景区整体满意度差异不太大,在不同调查指标上存在差异性;文化与娱乐类景区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宗教与祭祀类和自然风光类景区,且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明显.针对差异分析和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用于指导旅游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得知,在河南省A级以上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多为自然景区,有民俗活动、水上、山地、冰雪等多种项目;旅游资源多样的地市,景区开展体育旅游活动较多,反之较少;各地市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景区数量与自然景区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人文景区数量呈负相关等特征.同时对河南省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创建5A级旅游景区是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国内各大旅游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创建5A级旅游景区需要从全方位入手,系统、科学、规范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和设计必将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为例,通过剖析其在节点规划、解说物分类、解说物载体选择及内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创建5A级旅游景区是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国内各大旅游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创建5A级旅游景区需要从全方位入手,系统、科学、规范的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和设计必将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以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为例,通过剖析其在节点规划、解说物分类、解说物载体选择及内容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肖月莹 《科技信息》2014,(10):207-208
随着旅游景区的不断增加,为规范景区的管理、强化景区品牌意识、提升景区品位与品牌竞争力,旅游景区需在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产品、游览体系、旅游服务设施、标识系统、景观与环境、道路交通、综合管线和管理服务进行提升规划,打造景区品牌。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间接反映区域旅游业布局和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山西省4A(含5A)级旅游景区入手,采用旅游地理学的近邻点指数法研究山西省4A(含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得出的结论为局部聚集、整体离散通过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扩散演化予以简单分析,提出了在空间扩散中应注意发挥积极近邻效应作用,避免恶性竞争,开发非替代性旅游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VMIS理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旅游景区绿化管理信息系统(VMIS)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意义,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技术在绿化管理中的重要性。针对旅游景区绿色资源的特点,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了VMIS。该系统突破了传统绿化管理的狭义管理模式,综合管理旅游景区内树木、花卉、草坪、路灯等构成要素,从规划、建设到维护实现智能决策,使旅游景区绿化管理走上数字化道路,为“数字景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从新的视角为我国旅游洞穴的开发、管理和宣传营销提供有益的指导.运用均值比率、核密度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对百度指数收录的我国64个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网络关注度普遍不高;大部分潜在游客对3A级以下旅游洞穴景区没有兴趣;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形成了3个高关注度带,2个高值关注中心;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网络关注度重心在湖北省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李海燕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97-1301
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的旅游业的跟进,旅游景点面临着精细化的机遇和挑战。旅游景点的公示语,作为推动、吸引、帮助游客畅游的标示性平台,成为衡量景点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豫皖地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开封和亳州为中心,发现旅游景点公示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英译实践,提出若干改进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河南省红色旅游景区的语言文本在红色文化述介中存在不正确、不规范、不标准等问题,主要是语言文字不规范,文本内容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思想道德教育信息挖掘整理不足,英汉双语建设中的跨文化失体,以及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都直接关涉红色景区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性,最终将影响到红色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红色旅游景区语言文本的规范性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河南省桐柏-大别山旅游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红绿结合,跨区整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速升级,打造精品"的旅游发展战略和一些重要发展措施,确立了"一心、两带、四区"的旅游空间格局和"完善一个中心、力推三个组团、优先发展主轴、积极培育山前"的空间发展思路,旨在指导该区旅游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共景区门票价格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文章将基于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的视角来探究景区的门票价格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解决“双重失灵”现象提出了四项合理化路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运用市场激励制度、给予地方管理的公共景区自我调价权及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现场导游考试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中的口试环节,重点考察的是考生的讲解技巧和导游实务。但在云南省"国导"考试的现场导游环节中,出现了考生对景点不熟悉、技能掌握差、礼貌欠佳等状况,如何有效解决问题,让考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居民旅游出行模式与旅游空间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推动“交通模式—旅游结构”的互动发展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研究青海省106个A级景点和43个自驾车营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通可达性,分析县域等时圈内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协调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协调性区域,进而采用空间关联方法来分析青海省旅游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以西宁市为核心集聚分布,景点和营地分布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逐渐向南部和西部发展,沿交通网高核密度区形成旅游廊道,全省A级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47 h,自驾车营地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35 h;②自驾车营地与A级景点的耦合协调性与可达性程度呈现区域一致性,中低可达性区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③自驾车营地和A级景点可达性呈较强空间集聚格局,冷热点区以西宁市区为兔形之首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由核心热点区逐渐过度到外围冷点区,推进自驾车营地建设向南部和西部通道扩散.为了增强全域自驾旅游可达性,提升青海省旅游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应注重中低可达性区域自驾车营地分期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7.
黄梦思  唐丹丹  丁思思  王爱琴 《科技信息》2011,(27):I0020-I0021,I0067
旅游景区的公示语好比景区的明信片,直观形象地向游客展示该旅游景点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并给予游客必要的提示。基于对台州市六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公示语翻译中文化内涵传达不到位、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译文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给外国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某种程度上有损台州的城市形象。因此本文将详细探析这些问题,并在管理、定位、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的孤岛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缺乏对风景名胜区周边居民利益协调的相应机制与政策,形成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孤岛效应",影响风景名胜区环境资源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提出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孤岛效应的概念,并从二元化管理体制、一元化发展模式、空间区位边缘化、社区参与的障碍等4个角度分析其成因,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输血力度、完善造血功能的对策,以期发展和谐旅游,促进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市场竞争中,事件营销作为旅游市场的一种营销手段,正在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然而,事件营销并非万能,如果在旅游景区营销中运用不当便会产生负面效应,后果惨重。在研究、分析我国旅游景区事件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发展我国旅游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