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宪法是一国人权的实际享有和实现的基本法律依据,宪法发展反映该国在人权维护和保障方面的基本立场和主要成就。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在政治权、人身权、经济财产权、少数民族权等具体人权内容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中可看出我国宪法保障的人权所具有的广泛性、平等性和真实性,以及我国政府在人权维护和保障方面的基本立场和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功能之一是为了保障人权,而人权保障要真正得以实现则依赖于宪法和宪政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其中违宪审查是现代宪政国家保障人权不可或缺的基本制度,违完审查是实现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功能的重要途径。违宪审查和人权保障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学理关联,只有通过实施宪法、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民的宗教仰自由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也予以确认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举措对我国人权事业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冷静思考发现,宪法关于人权内涵和外延设计仍存在缺陷,同时,需要从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人权的论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等基本方法。习近平关于人权的论述注重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强调人民权利的保障、重视集体人权、尊重人民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研究习近平关于人权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有利于厘清马克思主义在应用于中国人权问题研究时所遵循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利于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人权论述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不断促进中国特色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其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占据核心地位。宪法诉讼也因此成为人权保障的最终性救济途径。我国由于缺乏宪法诉讼制度,导致公民基本权利在事实上并未得到真正的保障。应当充分认识宪法诉讼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并激活这一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有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和人权的保障.可以说,宪法诉讼制度已不是可否进入我国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进入我国的问题,即在我国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小安 《科技信息》2007,(19):241-241,223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首次将“人权”二字引入宪法,无疑,这一举措对我国人权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确保这一“人权“条款的实现,我国有必要从立法、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法律和世界多国证据立法对证人拒证制度都有明确规定,而我国当今立法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为了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维护传统伦理道德和家庭关系的稳定,我国应确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以推动我国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一表面看来,「日本国宪法」是比明治钦定的「帝国宪法」有了若干的进步,其显著点如此:一、关于人权方面,第三章「国民之权利及义务」自第十条至第三十五条,有颇详细的规定。其中如:第十条:国民得享受一切基本人权,不得加以妨害。本宪法所保障之国民基本人权,作为永远不可  相似文献   

11.
在民主法制的社会里,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要加强对公民知情权的确立和保障。我国在宪法上没有对其明确的规定,知情权在我国宪法中只是一项隐含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应在我国宪法中把知情权当作一项基本人权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2.
张明 《科技信息》2010,(23):I0417-I0417,I0398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水平和实施的效果,是其法治发展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为了保障程序公正同时维护实体公正,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我国开展了法律援助,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本文通过简述法律援助的宪法基础,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的区别,进一步分析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通过的现行宪法第24条修正案将"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作为"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这是我国首次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保障人权",因此,该条款通过以后,引起各界的欢呼鼓舞。在肯定此措施对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同时,但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以人为本是基础,如何以人为本?文章就人权入宪的思考作一些叙述。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权是联合国有关人权公约所倡导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救助法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的分支,但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实行社会保障综合立法还有困难,当务之急是制定《社会救助法》这部单行法律,建立起以社会救助法这部单行法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确保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法治的人权张扬不仅有其内在的原因 ,还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根据我国国情 ,必须经过人权的宪法保护、人权的部门法保护、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的国际公约保护等几个途径来实现法治的人权张扬。  相似文献   

16.
新《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障规定在第2条,并对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具体法条作出修改和完善,在实践中积极贯彻和落实。近日,广东徐辉冤案的平反更是人权保障理念在刑事诉讼领域的深刻反映。文章以此案为视角,在分析人权保障基本理念基础上,探讨人权保障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发展与困境,并反思人权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法治的人权张扬不仅有其内在的原因,还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我国国情,必须经过人权的宪法保护、人权的部门法保护、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的国际公约保护等几个途径来实现法治的人权张扬.  相似文献   

18.
英国议会《人权法案》辩论的背景包括议会主权与"法官当家"的分歧、《欧洲人权公约》的国内化和具体化之争、权利与自由宪法保障的困境。《人权法案》辩论主要体现在贵族院,以公约权利的引入、公约权利的实施、公共当局的职责和"受害者测试"四个主题的辩论最为激烈。贵族院对《人权法案》的辩论分为自由民主党和保守党两大对立阵营,而在平民院则分为工党、自由民主党和保守党三大对立阵营。英国议会《人权法案》辩论对英国宪法、议会及其立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英国议会《人权法案》辩论进行考察和评析,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国家立法权配置和运行的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崛起为人类健康、医学进步、社会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步突破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及法律、法规对基因编辑行为及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后果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基因编辑行为对宪法的基本自由与秩序价值带来挑战,同时也违反了宪法的人权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冲突。我国目前存在对基因编辑行为核心价值理念和新型基因权利保护的缺位、立法层次较低等问题。对此,我国应树立起人的尊严为宪法核心理念,专门立法,提高立法层次,强调基因权利保护入宪,从而规范基因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宪法典具有有限性,不能苛求宪法文本表述的完美而频繁修改宪法,宪政制度应该对于追求人权与自由具有宽容性。加强行政审判独立和加大对公民权益保护的力度这两个基本问题容纳了行政诉讼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发挥行政诉讼对符合宪法精神的宪政制度的建设功能既可以促进宪政发展,又可以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修改提供宪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