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通水系片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南通河网水文地理特性,建立了感潮地区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南通河网进行水量水质模拟及水环境容量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为潮汐河网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沽河干流青岛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大沽河的水流特性和水文、水质实测资料,利用QUAL2E综合水质模型,分析确定了大沽河干流丰水期和平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又利用水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大沽河干流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大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的确定,可用于河流的水质模拟和预测,为实施大沽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资料,为大沽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温榆河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榆河的污染现状,根据该河段的水流特性和水文、污染源的调查资料及水质实测资料,应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研究了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问题.结果表明:CODCr水质指标除东沙河实际入河量小于其水环境容量外,其余干支流纳污量均大于其水环境容量,超载1倍以上,北沙河和清河下段超载3倍以上;氨氮指标,除东沙河和蔺沟河超载倍数小于2以外,其余干支流纳污量均远远超出其水环境容量,超载5倍以上.因此,要使水体功能恢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4.
鹤地水库文官至石角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建立了鹤地水库文官至石角段的河网区水量、水质计算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中水质降解系数进行了率定;利用率定的降解系数值,模拟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计算了鹤地水库文官至石角段的水环境容量;利用上述河网区水量、水质模型,以及规划期的污染源排污预测值,对2010年文官至石角段的水质进行预测,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水质预测结果表明,至规划期,排污量预测值可满足该段水环境容量的要求,水质可满足该段水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浊漳河长治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及水污染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环境容量是进行河流污染控制、削减污染源与实现水功能目标的重要依据。在充分获取调研资料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浊漳河长治段进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得出各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并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浊漳河长治段水污染治理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感潮河道水环境容量理论及计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感潮河道水环境容量理论及计算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展闽江下游河道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渭河陕西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和水环境容量模型,采用段首控制高功能区和段末控制低功能区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渭河陕西段水环境容量。根据水质、水文监测资料和沿岸排污情况,计算了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各频率年COD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与渭河现状排污量进行对比,得出渭河陕西段中下游现状排污量已远超出功能区段的水环境容量,结合排污资料对污染严重功能区COD进行削减以及对削减量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8.
初步提出了考虑非点源污染影响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以渭河干流西安段为例,应用所建模型计算了该河段不同水平年及研究年(2009年)丰、平、枯三个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及负荷削减量。结果表明,渭河西安段丰水年的水环境容量大于枯水年的水环境容量,丰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大于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同时,丰水年COD和NH3-N的总污染负荷削减量均大于枯水年的总削减量,丰水期COD和NH3-N总削减量均大于枯水期的总削减量。  相似文献   

9.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段尾水环境容量模型,以COD和氨氮为特征因子,对水体的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动态水环境容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文条件的变化,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也会随之变化,就松花江哈尔滨段而言,COD和氨氮的变化规律相似,水环境容量最小值出现在六月份,最大值出现在七月份.总体而言,松花江哈尔...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是COD和氨氮。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分水期、分区段对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分别为631833.0t/a和26469.3t/a,水环境容量较大,其中丰水期分别为3127.1t/d和133.7t/d,平水期分别为1250.6t/d和52.8t/d,枯水期分别为807.8t/d和30.7t/d,均具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吉林市段、长春市段和松原市段COD环境容量分别为220209.6 t/a、296615.7 t/a和115007.8t/a,具有中游段(长春市段)>上游段(吉林市段)>下游段(松原市段)的特点;氨氮分别为11848.2t/a、10683.0t/a和3938.1t/a,具有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的特点;各区段剩余环境容量均较小,其中长春市段丰水期氨氮剩余环境容量为负值,需削减该段的氨氮入河量。应科学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促进吉林省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水环境容量核算一般以一定保证率下的设计枯水流量为计算条件,存在水文计算条件单一、水环境容量不易管控等不足。本文通过滦河流域污染排放调查核算,基于QUAL2K模型建立水质模型,对流域水质进行逐日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计算滦河流域主要河流逐日COD、氨氮和总磷的水环境容量。本研究计算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水文条件变化下的动态水环境容量,给出满足河道水质目标前提下逐日入河污染物允许阈值,为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淄河上游河段近几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选用适合于淄河水环境特征的水质模型计算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河段现状排污量超过环境容量,水域不能满足水质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环境容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是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分水期、分区段对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分别为631833.0 t/a和26 469.3 t/a,水环境容量较大,其中丰水期分别为3 127.1 t/a和133.7 t/a,平水期分别为1 250.6 t/a和52.8 t/a,枯水期分别为807.8 t/a和30.7 t/a,均具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吉林市段、长春市段和松原市段COD环境容量分别为220 209.6 t/a、296 615.7 t/a和115 007.8 t/a,具有中游段(长春市段)>上游段(吉林市段)>下游段(松原市段)的特点;氨氮分别为11 848.2 t/a、10 683.0 t/a和3 938.1 t/a,具有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的特点;各区段剩余环境容量均较小,其中长春市段丰水期氨氮剩余环境容量为负值,需削减该段的氨氮入河量。应科学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促进吉林省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伊通河挥发酚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到长春段挥发酚污染的严重程度,运用水环境容量数学模型,把长春挥发酚的容量与实际排放量进行对比,进而提出防治挥发酚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洪泽湖的水污染情况及成因,总结了淮河及沙颍河水污染联防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为保护洪泽湖水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指出在污染物入河排污量远超出水环境容量之时,开展水污染联防仍是有效保护洪泽湖水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总量分配是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建立了以水环境容量利用率和总量分配合理性指数最大为目标,以WESC2D水环境模型和RPSM粒子群算法为工具的动态水文条件下入河污染物多目标总量分配模型,并在赣江下游控制单元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实现了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无需试算、灵活易用,适用于不同分配主体,并为赣江下游控制单元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往复流河道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首先建立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水环境容量模型,然后据此计算苏南地区往复流河道典型水文年的水环境容量COD值,最后结合污染源削减预测,分析太湖流域苏南地区部分河道未来水质的达标情况.结果表明,所计算的太湖流域苏南河道剩余环境容量基本上为负值,其中苏南各运河为苏南河网水域的主要纳污河道.  相似文献   

18.
加筋石渣挡墙技术在治理深圳河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吴国诚 《广东科技》2009,(14):229-231
加筋土挡墙作为一种柔性挡土结构,在许多工程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在沿海区域,特别是感潮性河流中的应用很少.本加筋土挡墙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石渣为填科的加筋土挡墙,该技术在深圳河治理工程中的成功实践,为它在水利工程中,特别是感潮性河流的推广应用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排放特征是环境决策的重要根据。本文分析了马莲河宁县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确立了主要污染指标COD和NH_3-N,基于不同污染源和相关统计资料,评价了二者的污染排放量负荷、分布特征和污染构成特征,以此提出了马莲河宁县段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感潮河段内节点分流受潮波作用的影响,其分流过程与非感潮河段节点有所不同。本文以河网密布且潮波作用强烈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无径”、“无潮”和“径潮”三种条件下进行模拟,引入分流不均匀系数定量描述流量分配,量化了潮波对感潮河段节点处分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波改变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径流在河道分支内的分配,特别是在枯季。整体而言潮波的作用是抑制无潮情况下的不均匀分流,枯季时西江下游节点处潮波作用可以逆转径流单独作用时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对节点处分流影响最大的是M2分潮,其次是K1,O1和S2。另外,长期密集采砂造成的水深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潮波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