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约瑟记》是《圣经》中的经典叙事篇章,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戏剧性是其显著的艺术特点。《约瑟记》将曲折复杂的情节浓缩于几个时空场景之中,通过一波三折的冲突,以及环环紧扣的悬念设置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的精巧。  相似文献   

2.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于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这样一个文学流派怎样在拉美文坛上找到适宜其生成发展的土壤并登峰造极,它的产生与当时的拉丁美洲现实、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本文试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圣经》与西方文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种种原因,我国在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忽略《圣经》视野,致使在西方文学理解上出现了诸多误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可从《圣经》知识、《圣经》象征、《圣经》观念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典籍,它本身也具有非凡的文学意义。在《圣经》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叙事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圣经》第一章《创世纪》中的公开型叙事者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它所取得的叙事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利未记》曲神的律法组成,中间因记述至高神权被亵渎的叙事打断,律法与叙事的组合形成某种结构切分模式,从中可见作者匠心所在,即通过文学叙事重构宗教信念。文章专注于血液、麻风病(体液)、精液等体液丧失与生殖失序的同源关系,以及相关的赎罪与净化仪式,藉由身体不洁的病源与救赎叙事,阐释肉体的神圣与不洁和圣所结构的相似性,从而重梅《圣经》圣所-祭坛-人体三位一体神话宇宙观和律法公义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中反复运用并因此成为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歌德的《浮士德》中潜藏了许多《圣经》原型,在主题意向、情节结构、人物类型等方面均有所表现,既继承了《圣经》中的原型,又有所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文学叙事首次出现于战国晚期,它有别于以歌谣为主体的抒情文学以及源于巫官文化的史传叙事,是故事性、虚构性和寄托性的有机整合。文学叙事的初步发展,标志着个体文学创作时代的来临。以辞赋文学为代表,屈宋首创的人神之恋是文学叙事的典型主题,人神之恋最初表现为“以性娱神”和“性梦之爱”两种叙事模式,文学叙事的本质和意义,最终决定了人神之恋的基本特征以及后来相关文学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文艺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学由文字叙事逐步转变为图像化叙事和视觉化叙事,以文学为主要的审美方式也逐步转变为以视像为主要的审美方式,作为阅读对象的文学文本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与危机,分析当下文学的生存状况,探讨在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发展策略对当下文学生存状态的改变以及文学的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基督教《圣经》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所以,《圣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麦克白》与《圣经》之间存在知识、意象、观念三个范畴的明显联系。在这些联系中莎士比亚突出反映了麦克白的罪性、罪罚、罪灾以及由此遭受的种种内心痛苦和外部灾难。麦克白的悲剧首先是具有《圣经》基督教生命体验的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蝇王》借用一群孩子在一个荒岛上的经历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所谓“场景模式”本来指的是《圣经》故事中某些固定的格局,它们在故事中重复出现,形成一个叙事类型。在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之中,这种场景模式也同样存在,既有文本内的,也有互文性以及文化性的场景模式。正是在这些场景模式中场景的不断重复,不断变异,催生并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和思想内涵,确立该小说牢固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由17世纪北美清教徒文学形成的“美国清教文学传统”是美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清教文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基督教文学的一个分支,从属于圣经文学传统,但美国清教文学在神话构建以及圣经话语使用中都注入了具有明显北美地域色彩的独特内涵,由此形成美国文学与其它基督教文学的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写人的深度。陀氏走过了唯物主义的社会人、弗洛伊德的本我人、启蒙主义的理性人、尼采的超人 ,甚至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的人。他以基督教的方式和情怀去探求人之谜 ,其作品跟《圣经》一样充满了神秘的多义性和神圣性。  相似文献   

15.
高丽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28(4):327-331,337
按照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宏观教育系统的测量指标,并对查有梁先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统计检验和修正,最终构建了宏观教育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对实际仿真过程中需要的流图、方程等都作出了必要的估计和说明,为宏观教育系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圣经》的约伯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伊凡以震撼人心的力量追究好人为什么落难以及上帝是怎么回事一类问题。从约伯、伊凡两个人 ,我们看到《圣经》基督教对无辜者受难的态度、对上帝的态度 ,还在这种态度背后发现《圣经》基督教传统中人与上帝之间的意味深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沈红梅  计琦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9):55-56,59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源流。从圣经文学的视角解读加拿大著名作家鲁迪.威伯的代表作《大熊的诱惑》,认为主人公、印地安土著人"大熊"是"基督式"的圣经原型人物。他有着《旧约》中神、祭司、先知的身份和《新约》中耶稣.基督面对的三重诱惑、受难、永生的经历。红种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精神是对贪婪的白人殖民者伪善的殖民思想和文化的讽刺。  相似文献   

18.
基于RR间期一阶差分的新型散点图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oincare散点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R间期的一阶差分散点图的新型分析方法.一阶差分散点图将RR间期作一阶差分以形成新的序列,再按Poincare方式作图,凸现了RR间期变异的信息,并以特殊区域反映在散点图上,通过图示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心率变异信息,对非偶联的早搏、偶联性质的二联律和三联律早搏能分别显示出特有的图形特征,从而做出比Poincare散点图更好的鉴别.而在分析混合型早搏时,一阶差分散点图鉴别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愤怒的葡萄》的圣经语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论证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在语言风格上对圣经的借鉴,并举例说明此种风格在小说中的独特意义,进而探讨小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利用空间解析几何和计算机图形学等对井眼轨迹和地层剖面及测井曲线综合成图进行了研究,借助VB6.0语言编程,实现了测井曲线、井眼轨迹和地层剖面综合成图,直观显示出井眼轨迹与地层的三维空间接触关系,赋于井眼轨迹三维地质信息和测井信息。通过处理实际资料,综合成图效果较理想,该程序使用方便和三维可视化绘图功能强,为研究人员进行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的电缆测井曲线或随钻测井曲线的地质参数解释及其地质导向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