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立了累积性创新的博弈模型,推导、分析了技术外溢、劳动力流动、商业秘密保护和创新型企业形成集群的理论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只要第二代创新的价值远远高于第一代创新,企业便会选择集群共享技术外溢的好处,发展第二代创新,增加产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同时发现对增长潜力高的产业进行集群和技术外溢的关系的研究更有意义.而商业秘密保护能防止更高技术外溢的发生,但不能阻止企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产业技术路线图理论,并说明了制定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目的和意义;按照"产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的总体思路,绘制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路线图;提出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实施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战国 《河南科学》2012,30(9):1379-1383
依据"产业革命"理论、"第三次浪潮"理论、"主导产业"理论,认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符合产业发展演变的方向,具有理论可行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的实践验证了以上理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全国地位上升,具有加快产业集聚的比较优势;同时,河南省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政策模式,具备建设国家和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理论分析、现实分析、政策分析,得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完全可行的结论,进而提出加强战略谋划、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大规模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实施特别产业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是在批判技术决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赋予社会的因素在技术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惠关系,从而避免了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片面性与极端性,更接近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客观情况。从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中以及技术的选择和技术创新等层面,分析了SST语境中的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迅速迭代,因此,必须对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重新审视.着眼于对国内智能语音产业的分析,按照"知识—技术—产品"的研究脉络,分析产业内部相关知识与产品的发展过程,结合案例中一些知识专家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家的整个过程,在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前提下,分析关联企业的发展规律.得出结论如下:在推进新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环节中,技术产品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技术与知识彼此相互促进和融合,系统内创新将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6.
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迅速迭代,因此,必须对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重新审视.着眼于对国内智能语音产业的分析,按照"知识—技术—产品"的研究脉络,分析产业内部相关知识与产品的发展过程,结合案例中一些知识专家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家的整个过程,在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前提下,分析关联企业的发展规律.得出结论如下:在推进新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环节中,技术产品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技术与知识彼此相互促进和融合,系统内创新将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迭代的内在需求.该文结合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探索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做法,形成了"创新链与教育链耦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又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结果,外部性、产业集群从聚集生产要素与产业方面共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要将产业竞争情报理论融入产业技术预警系统的建设中,并通过构建产业动态跟踪、产业监测和产业预警子模块,以实现产业技术的预警.探讨了产业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明确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并研究了系统在构建中可能遇到的数据挖掘、监测服务技术、风险识别与评价和产业技术甄选等4个关键问题,指出全面的监测预警可使产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全面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并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泛指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物质生产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建筑业及其发展支持和带动着其它产业门类的发展 ;作为建筑业基础和内生变量的建筑技术及其进步 ,支持和推动着建筑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从工程技术哲学传统出发 ,剖析建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对于完整地把握产业技术体系结构 ,促进建筑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建筑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相对应 ,建筑业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形成的少数几个产业门类之一 ,其萌芽形态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相似文献   

11.
"测谎"技术在经历早期的引进和模仿之后,我国的心理测试专家对其功能和方法提出了质疑和探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测试技术的理论体系和应用规程.从基本概念界定到功能定位,从对原理的认识到编题、评图、结论等独到方法和应用操作规程的形成基本自成体系.用"心理测试技术"取代称谓"测谎"技术,综合了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符合技术的功能解释及应用,凸显了技术实施的系统化要求,规范了学科的称谓及其体系,确立了心理学理论的主导地位,拓展了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空间,适应心理测试技术本土化发展的要求,为心理测试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起到促进作用,是为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步入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的开端.从"测谎"称谓的变化,也展示了我国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12.
要将产业竞争情报理论融入产业技术预警系统的建设中,并通过构建产业动态跟踪、产业监测和产业预警子模块,以实现产业技术的预警.探讨了产业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明确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并研究了系统在构建中可能遇到的数据挖掘、监测服务技术、风险识别与评价和产业技术甄选等4个关键问题,指出全面的监测预警可使产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全面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并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展动漫产业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动漫产业正面临空前的挑战与机遇。研究从产业协同理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动漫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理论依据和制约因素,通过分析动漫产业与游戏、网络文学、IP产业链及主题虚拟乐园的协同关系,提出了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动漫产业协同范式,旨在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主要阐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补偿、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以及关于资本循环、周转的理论.借鉴相关理论调整产业结构,正确安排好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处理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企业资本周转,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书芹 《安徽科技》2005,(12):53-54
美国把人才比作微电子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原料",这源于微电子技术人才供给变化得到的教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美国建立起合作供给人才的有效机制,反过来也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及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及特点 我国产业集群的兴起受到国际产业集群理论传播的影响,发展也是十分迅速,在这种影响之下,我国不少地方政府纷纷探索如何在所辖区域内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根据政府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干预程度以及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即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政府扶持型产业集群和计划型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计划科技体制的产物。在市场经济确立之初,科技成果转化理论指导了技术市场活动,对适应科技体制改革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今天的技术市场不论从市场化程度还是发展规模都有了质的飞跃,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在指导技术市场实践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相比较而言,技术转移理论在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范围、以及研究系统性等方面优势明显,为技术市场理论从科技成果转化向技术转移理论嬗变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确立其在技术市场理论中的主导地位,科学指导技术市场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健 《创新科技》2019,19(4):61-66
本文在分析了技术结构、科学技术建制化以及企业边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技术建制化或技术创新组织的结构和形式。另外,技术的建制化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新技术之间的距离,结合紧密的新技术会使用同一个"技术范式",实现建制化的统一。同样,技术之间的距离又决定了企业之间的边界,如果技术之间的距离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必然会形成企业之间的边界,如果有半成品供货关系,那么必然会形成上下游企业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研发的研究机构.为了使科技成果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我国于2006年开始逐步推行各类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政策.在梳理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自2006年以来有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政策文件,总结出其政策变化情况及特点;对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共生理论的逻辑框架,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切入点,分析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的共生关系.研究认为广东省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存在供需"错位"与"失衡"、运营"偏利"与"松散"以及政策机制"失修"与"缺位"等问题制约两者共生关系的发展.并提出促进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共生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共生单元方面,强化绿道体育与健身休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培育共生关系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共生模式方面,畅通"资源流动"渠道,建立共生关系发展的利益均衡模式;在共生环境方面,有效营造"正向环境",健全共生关系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