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研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与变化规律,对285个中国城市在2003—2014年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程度进行了测算、分解,其结果表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12%的速度增长,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74%与0.37%。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累积增长率上小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表明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与资源代价过高;但也有部分城市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规制之间的有效协调。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累积增长率存在中部东部西部的区域差异,技术进步在东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贡献最高,而中、西部则相对较多地依赖技术效率改善。  相似文献   

2.
使用1988—2016年中国海洋渔业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运用SSBM-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海洋渔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及分解,并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海洋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渔业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不高;海洋渔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通过综合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综合效率变化主要取决于纯技术效率变化;中国海洋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海洋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各地区都朝着各自的一个稳态增长水平趋近。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市作为国际科创中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仍处于发展初期,人工智能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关系到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16-2018年114家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0.70%,技术效率是企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此外,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高于非上市企业,且行业间差异明显,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全要素增长率最高,教育行业的全要素增长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了1996—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差距,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在各地区差异明显,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趋同的趋势。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来看,科技活动人员、对外开放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市场化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研发强度、政府管理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消费升级在需求侧层面体现为中高端消费的增加,在供给侧层面体现为企业能够销售更多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中高端需求不断增加,但企业的应对能力明显不足。基于此,以文体教娱、消费电子、酿酒饮料和纺织服装作为日常类消费的代表,从企业层面,首先测算了日常消费类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4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消费电子、文体教娱、酿酒饮料、纺织服装。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营效率指标,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影响经营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创新能力、企业规模、政府补贴和新产品等因素均可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影响程度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从要素贡献度的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由资本拉动和劳动供给构成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偏低,但不同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偏低的原因并不相同。在供给侧改革下,中国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对三大经济区域采取不同策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2004年~2009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湖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湖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因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湖北省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1978-2003年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测算了汕头市及广东省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索洛剩余。实证分析表明,汕头市的年均资本、劳动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全省水平,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索洛剩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低于全省水平,显示其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层次较低,属投入型增长。同时,在对汕头市和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TFP)和索洛剩余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汕头市要发挥优势要素禀赋,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分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有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相对优势,对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角度出发,借鉴广义DEA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种参考集进行评价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采用该模型测算基于东部和西部两种生产环境的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及其分解指数,从纯技术效率变化差异、技术变化差异和规模效率变化差异三种视角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相对优势。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不仅可以给出西部地区基于西部生产环境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还可以给出西部地区基于东部生产环境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进而能够实现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相对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城市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3---2006年我国城市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9.7%。从城市创新全要素增长的渠道来看,主要通过技术效率的提高完成,不同城市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在创新全要素增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了普涨趋势。但是,在创新技术效率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1990—2012年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带有分布滞后效应的误差修正模型来对国家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粮食产量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财政农业科研投资、政府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投资和有效灌溉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因素对粮食生产全要素增长率增长的影响短期效应最明显;政府财政科技推广投资对粮食生产全要素增长率增长的影响也具有短期效应;长期来看,政府财政科研投资对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科研投资的短期效果大于长期,效果的产生至少存在3年滞后期,并且促进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可以持续多年。  相似文献   

12.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克服通常数据的不准确性,运用科学的数据推断技术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资本驱动型的结论。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长期稳定的增长,必须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本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0—2014年中国31省市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分解,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知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31省市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信息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教育投入、研发资金投入等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而科研人力投入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短期内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安海彦 《科技与经济》2018,31(2):100-105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测算西部地区2000—2014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和陕西两省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增长最快,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技术规模三重贡献的推动;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市场化、技术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治理能力对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06~2008年创新类券商年报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创新类证券公司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2006~2008年我国创新类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9%,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存在着纯技...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2000~2016年陕西省10个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在陕西省全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从科技创新视角为提高陕西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新疆兵团1978-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进行了估算和分解。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兵团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技术收敛有着下降的趋势,并建议兵团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来增加这种收敛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规模收益固定的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基于2006—2015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估算浙江省各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据此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各市的地区性差异。结果表明:浙江省内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并不十分明显,而在2006—2015年期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来看,环保投入及规制带来的影响仍然是正向的。结论是要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通过提高绿色技术进步率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兼顾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产业结构为调节变量,探索专利行政执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分别在专利行政执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中起正向中介作用;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在专利行政执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大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第三,产业结构正向调节专利行政执法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借助DavidN-Weil的两部门配置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引起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理。采用1993—2007年中国的省区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了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贸依存度在全国层面或是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层面都显著地促进了TFP的增长,但外贸依存度的贡献率在区域层面有所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明显大于西部。为了消除这种区域差异性,需要更进一步地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大力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并引导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合理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