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码片级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针对时延参数的优化选取对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同传统rake接收机的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均衡器长度与信道最大多径时延接近时,时延参数优化后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与同时延参数未经优化时相比性能有较大改善,而随着均衡器长度的增加,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性能对时延参数选取的敏感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OFDM系统中,为去除码元间干扰(ISI)和载波间干扰(ICI)的影响,必须加足够长度的循环前缀(CP),导致带宽效率降低.建立了OFDM系统模型并对ICI和ICI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SE)准则的判决反馈均衡(DFE)算法,可有效消除ISI和ICI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无论在带宽效率还是在误码率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OFDM系统。  相似文献   

3.
研究协作通信系统中结合空时分组码与频域均衡的传输方案,采用判决反馈与干扰抵消等算法对该方案进行优化. 中继节点对发射信号进行空时分组编码后发送,接收机将收到的信号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再进行空间-频域的联合均衡,最后变换回时域判决,即可得到发送信息的估计结果. 该方案可获取中继提供的协作分集增益,且频域处理复杂度很低. 本文通过判决反馈和干扰抵消等信号处理手段降低均衡过程带来的信噪比损失,提高了该算法在协作通信信道下的传输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12 dB时,新算法可将原算法的误码率从10-2以上降低到10-3以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宽带无线通信中信道的多径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反馈滤波器组的单载波迭代均衡接收机。首先,利用多径时延带来的信号分集,设计接收机的反馈滤波器组和前馈滤波器,反馈滤波器组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消除不同时延信号间的符号间干扰,前馈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经过干扰消除后的多路信号进行分集合并;然后,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联合优化滤波器系数,得到最优解,实现多径信号的最佳分离和分集合并效果;最后,估计滤波器系数中的相关系数,并对均衡信号循环前缀部分进行最大比合并,增大信号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单载波迭代均衡接收机相比,该接收机在信道长度不超过循环前缀长度的情况下,当误比特率为10~(-5)时,第一次迭代后性能改善0.5dB,且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性能更快逼近匹配滤波界;在信道长度超过循环前缀长度的超大时延扩展的情况下,有效消除误比特率及误帧率“平台效应”,且当误比特率为10~(-5)时,两次迭代后性能改善4dB,逼近匹配滤波界。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提出的大部分双向中继信道中干扰对齐算法得到的结果通常不是系统全局最优解的问题,通过用户协作和中继协作设计预编码矩阵实现干扰对齐算法,优化整个系统的总速率性能.此外,分别通过用户和中继协作功率控制将干扰当作噪声处理,实现双向中继信道中的干扰管理.仿真结果表明:用户协作和中继协作干扰管理算法的系统整体性能都较好,当中继节点发送功率较大时,用户协作模式系统的总速率性能优于中继协作模式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MIMO放大前传(AF)协作中继系统的性能,文中提出在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信号之前,加入优化的发射矩阵.中继节点采用空时码,在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首先针对目标节点的接收信号运用最小均分误差MMSE准则,定义推导了求解最佳发射矩阵和接收端均衡器系数的优化问题.接着,为了降低解优化问题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梯度下降的迭代算法.然后通过推导误码率上限,从理论上证明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中继节点设置发射矩阵能够降低误码率上限,用文中方法对发射矩阵进行优化以后,与现有空时码相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且优化算法收敛性好,计算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7.
在Ad Hoc网络中,数据通过多跳传输到达目的节点.因此,中继节点的选择在Ad Hoc网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中继方案往往根据信道状态的好坏,从源节点的邻居节点中选出一个状况最佳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但是当中继与目的间的信道状态不好时,这种中继方案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基于空时编码,给出了一种依赖于两个中继节点的空时协作中继方案;并基于有限状态Markov模型,对系统的误比特率、吞吐量、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中继方案,该方案能获得较好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8.
放大转发异步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差分空时频传输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异步协作分集系统中信道估计复杂度高及中继传输异步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放大转发协议的异步差分空时频编码传输方案(ADSTF).该方案首先在源节点对数据符号进行满分集旋转、Cayley变换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然后在中继节点将接收符号放大转发,构造了一种分布式差分空时频编码.在目的节点未知信道状态信息、中继节点非完全同步的情况下,ADSTF方案能够同时获得空间分集和多径分集.与采用差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OFDM传输方案相比,ADSTF方案能够获得更高的分集.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BPSK调制的DOSTBC-OFDM方案相比,ADSTF方案仅以0.25 b/(s·Hz)的速率损失为代价,就能在误比特率为10-3时获得3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9.
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系统中,以子带为单位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和预编码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反馈开销。但当参与协作的不同基站到达用户存在传输时延差时,会导致用户经历的等效信道多径时延扩大,增大子带内信道的起伏,进一步增大逐子带信道反馈的误差。该文分析了基站传输时延差对信道反馈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传输时延差长期统计值反馈的频域相位旋转法进行定时对齐,来改善传输时延差对逐子带处理OFDM-CoMP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增加较少的运算量及反馈信息即可获得明显的系统和速率增益,适用于实际OFDM-CoMP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码间干扰信道下的单载波通信系统,提出一种低复杂度、适用于任意高阶调制、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迭代频域均衡(FDE)算法,并引入信噪比-方差演进技术来预测迭代系统性能。基于信噪比-方差演进原理,对发射信号频谱进行整形优化,设计一种在频域可以快速实现的循环预编码。该预编码的引入既不增加循环前缀的所需长度,也不增加接收机端的均衡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循环预编码优化后系统所需的发射功率可以降低1~3 dB。  相似文献   

11.
Conventional OFDM transmission system uses a fixed-length Cyclic Prefix to counteract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s (ISI) caused by channel delay spreading under wireless mobile environment. This may cause considerable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when the CP length is less than the channel RMS delay spread, or may decrease the system power and spectrum efficiency when it is much larger. A novel OFDM transmission schem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adapt the CP length to the variation of channel delay spread. AOFDM-VCPL utilizes the preamble or pilot sub-carriers of each OFDM packet to estimate the channel RMS delay spread; and then uses a criterion to calculate the CP length , which finally affects the OFDM transmitter. As illustrated in the simulation section, by deploying this scheme in a typical wireless environment, the system can transmit at data rate 11.5 Mb/s higher than conventional non-adaptive system while gaining a 0.65 dB power saving at the same BE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信号序列经反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进行任意位数循环移位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其幅值保持不变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OFDM系统结构设计.通过研究发现在OFDM系统接收端得到的复数序列在星座图中的分布位置与原实数序列的正负性具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并据此给出了一种适用于MPSK调制的OFDM系统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OFDM系统能有效克服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以及信道高斯噪音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当SNR高于10dB时,即使接收终端速度达500km/h,其BER仍低于10-1.  相似文献   

13.
李卓  张棠棣  王财香 《科技信息》2010,(19):I0019-I0020
OFDM技术作为LTE系统的核心技术,在LTE系统的下行链路中使用。能够满足LTE频谱灵活性的要求,可以实现高的峰值速率。但是OFDM系统对频率偏移非常敏感,频率偏移会引起载波间干扰(ICI),导致OFDM系统的性能大幅下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LTE系统的自适应时频同步方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技术,实现对频偏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时频同步。  相似文献   

14.
为使多用户协作超宽带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能在有效利用系统资源的同时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公平性需求,在纳什议价解方法和凸优化理论基础上,将合作博弈论方法用于协作多频带超宽带系统的资源优化分配中。提出以最大化系统净效用为目标,以用户的QoS需求为公平性指标的协作超宽带系统协作伙伴选择算法和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通过仿真与最大化系统速率(max-rate)和最大化最小用户速率(max min) 公平性算法作比较,证明了该资源分配方法在最大化系统速率和用户QoS公平性两方面有很好的折衷,适于超宽带系统。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PTS)算法与载波预留法(tonereservation)相结合的算法来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传统的PTS算法可以在不使信号失真的情况下很好地降低高PAPR出现的概率,但是这种算法的缺点是计算量过大,而TR法虽有不用传递边带信息的优点,但当预留子载波取值小时会得不到理想的性能,取值过大又会浪费系统功率,联合算法在大大地降低了PTS计算量、TR预留载波取值小的同时,还保持了良好的PAPR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无线通信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和抗多径能力强等优点,能提供高速率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介绍了OFDM系统的发展概况,阐述了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模型和结构,探讨了OFDM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多天线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环境下, 针对现有全分集全速率空时编码分集复用交换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多天线OFDM系统模型下推导了其分集和复用增益交换曲线, 进一步证实了FDFR(Full Diversity Full Rate)空时编码是一种最优的分集复用交换空时编码。给出了实现全分集全速率空时编码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 全分集全速率空时编码具有较好的空间链路适应性。在中国未来通用无线环境研究计划(FuTURE: Future Technologies for a Universal Radio Environment)的系统配置条件下, 仿真了全分集全速率空时编码的性能并与其他现有最优空时编码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全分集全速率空时编码具有更好的链路适应性和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光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的补偿,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改进了原有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squareerror,MSE)算法控制的平面光波导(planar lightwave circuit,PLC)均衡器.对比了经过补偿和未经补偿的2种情况下的系统性能,并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数PLC光均衡器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PLC均衡器可以较好地克服PMD的影响,有效地减少了光脉冲的展宽,降低了误码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码间干扰以及排除码间干扰的3种技术,从理论上比较了单载波频域均衡与单载波时域均衡、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能显著改善均衡器、消除码间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