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  相似文献   

2.
类镍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离化和高激发原子结构参数和跃迁参数的精确计算,对天体物理、热核聚变实验、等离子体诊断和束箔光谱的识别,特别是对真空紫外激光器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用加Breit修正和QED修正的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镍钼离子Mo XV的1s、2s、2p-、2p、3s、3p-、3p、3d-、3d、4s、4p-、4p、4d-、4d、4f-、4f、5s、5p-、5p、5d-、5d、5f-、5f、5g-、5g、6s、6p-、6p、6d-、6d、6f-、6f、6g-、6g轨道的1772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能级间的电偶极、磁偶极、电四极和磁四极跃迁的跃迁波长、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能级的计算值和已知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0.38%.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一些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  相似文献   

3.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4.
约稿启事     
尊敬的曾裕华、杨芳、杨柳、税昌锡、张勇、唐善林、龙正荣、邓志新、李朝军、廖光珍、何嵩昱、彭国胜、罗翔、杨明、欧阳恩良、唐昆雄、刘小平、郑志进、袁宜、潘运、李华先生(女士):  相似文献   

5.
《科技馆》2008,(4)
旧金山探索馆的展品多种多样,有感知系统、光学、共振和波的运动、电学、转动惯量与角动量、指数曲线、运动图形及其规律、热学与温度的性质、气体与液体的特性、神经编码、海洋动物的行为、简单发动机等等。  相似文献   

6.
李岩 《世界知识》2021,(2):68-70
非洲的语言分布极不均衡。非洲各国在官方语言的选择上一般呈现三种类型:第一,正式认可殖民语言强势地位(通常形成单语制政体)的国家,例如佛得角、科特迪瓦、塞内加尔、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加蓬、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冈比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加纳、多哥、尼日尔、尼日利亚、南苏丹、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安哥拉、赞比亚、马拉维、博茨瓦纳、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14日,由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和河池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班源泽长篇小说《市长秘书马苦龙》研讨会在南宁举行,黄德昌、容本镇、东西、鬼子、黄佩华、凡一平、陈学璞、黄伟林、张柱林、覃瑞强、范浩鸣、李约热、蒋锦璐、谭为宜、钟纪新、潘红日等来自广西文联、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河池学院中文系、河池市文联的30多位领导、作家、  相似文献   

8.
正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主要反  相似文献   

9.
1《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贵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建筑科学、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发表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设备研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简讯)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动态,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在教学科研上有一得之见的札记、短评和综述等,主要反映我校理工科各单位的科研、教学成果。本刊为双月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作者朋友们:《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是河北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季末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主要报道有关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制药、食品、发酵、纺织、染整、环境保护、机械、材料、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通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等。《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办刊严谨,近年来荣获了全国优秀高校学报、华北地区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等称号。2004年,《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又荣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汽车尾气微型净化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NHD液体为吸收剂的新型汽车尾气机外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据此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选材和结构的校核,完成了该装置的设计.该设计利用喷射对流原理和催化转化原理相结合,对一种方案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其工作原理、尺寸参数、性能参数和某些零件的加工制造工艺.图2,参1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光电二极管列阵不同类型的应用需要,新研制了 CL512J型光电二极管列 阵传感器.论述其工作原理,重点对器件进行了设计方面的研究:包括光敏元的设计、扫描 电路的设计和版图的设计分析.指出了工艺制造中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CL512J型器件 的光电参数和电学参数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显著的优点,将会在光电检测领域内得 到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如何使可靠性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高压电器设计上得到应用 ,通过对可靠性及其设计计算与操作步骤的阐述 ,并以机电一体化产品分段器为例说明可靠性设计的应用 ,体现实用性、合理性和优化性 ,为今后在高压电器上采用可靠性及其设计提供了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冲压不锈钢焊接离心泵的应用前景、常见使用缺陷,在分析缺陷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设计和加工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如何使可靠性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在高压电器设计上得到应用,通过对可靠性及其设计计算与操作步骤的阐述,并以机电一体化产品分段器为例说明可靠性设计的应用,体现实用性、合理性和优化性,为今后在高压电器上采用可靠性及其设计提供了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三雏CAD软件的选择及其设计思路,通过三维CAD软件在汽车变速箱操纵机构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证明了它的应用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该类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多功能自动小矿车的设计及相关讨论,包括其设计目的、设计方案、设计步骤以及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合肥新客站设计创作实践为题,论述了其设计构思和在平面布置、立面造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创意.该设计在全国设计竞赛中夺魁.本文也是作者建筑创作观的表述.  相似文献   

19.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与抗震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设计研究最新进展;详细的论述减震控制技术与应用、抗震设计和结构设计要求、层间位移限值等设计问题;并指出超高层建筑结构中一些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The essence of the peer-to-peer design philosophy is to design protocols for end hosts, or "peers", to work in collaboration to achieve a certain design objective, such as the sharing of a large file.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the peer-to-peer design paradigm resembles gossip protocols, and with appropriate algorithmic design, it maximizes the network flow rates in multicast session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research on peer-to-peer computing and systems, a unique and intriguing category of distributed systems, has received a tremendous amount of research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indus-try alike. Peer-to-peer computing eventually culminated in a number of successful commercial systems, showing the viability of their design philosophy in the Internet. The peer-to-peer design paradigm has pushed all design choices of innovative protocols to the edge of the Internet, and in most cases to end hosts themselves. It represents one of the best incarnation of the end-to-end argument, one of the frequently dis-puted design philosophies that guided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et. Yet, research on peer-to-peer computing has recently receded from the spotlight, and suffered from a precipitous fall that was as dramatic as its me-teoric rise to the culmination of its popularity.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ursory glimpse of existing results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in peer-to-peer computing,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understanding what has stimulated its rise in popularity, what has contributed to its commercial success, and eventually, what has led to its pre-cipitous fall in research attention. Our insights in this article may be beneficial when we develop our thoughts on the design paradigm of cloud compu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