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风险投资组织是风险投资体系的核心,是风险资本从投资者流向风险企业的金融中介。由于风险投资组织在风险投资体系中的特殊作用,风险投资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就显得特别重要。经验表明,风险投资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风险投资的效率。目前国际盛行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主要是两种,有限合伙制主导的美国模式和大公司主导的日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风险投资中,有限合伙制的比例达到80%以上。金融机构附属风险投资公司是日本风险投资的主要形式。从西欧看,各国主要采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贷款等制定了贷款与担保计划,采取有限合伙与产业附属公司相结合的形式。中国近些年来的风险投资亦蓬勃发展,但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风险投资还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所以我国的风险投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限合伙制是我国风险投资组织结构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在风险投资领域的有限合伙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纯  赵珍 《科技信息》2009,(13):22-22
风险投资业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营运风险很高的行业。有限合伙制已被证明是风险投资最主要、最理想的组织形式。在研究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的基础上,从融资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业实行有限合伙制这一组织模式的优势,旨在说明有限合伙应广泛适用于我国的风险投资业。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01,(12):16
一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逐渐向有限合伙制过渡。将来基金法公布以后,要研究有限合伙制问题。有限合伙制最大的特点是风险投资家作为合伙人,要投入占总量1%-2%的资金,同时作为管理者,他还要负无限责任。二是在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增加对项目经理的授权。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是按照公司制组织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董事会,这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如果项目经理权限太小的话,不利于培养中国的风险投资家。所以,重大决策通过董事会是对的,但另一方面对项目经理要加大授…  相似文献   

5.
吴景洪 《科技资讯》2008,(29):125-125
目前,福建闽南地区,许多传统产业的富余资金都抽离出来做风险投资,成立各种创投公司。但这些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基本为传统的有限责任公司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资本提供者一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一风险企业”之间的激励约束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机构形成了有限合伙制这一企业组织形式。2006年8月修订,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合伙企业法》引了入有限合伙这种合伙企业形式,扫除了风险投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上的障碍。本文试图通过有限公司的公理治理和有限合伙企业的契约治理优劣的比较,分析适合本土风险投资的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发展模式美国是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其风险投资机构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浮之后,以私营风险投资机构为主,有限合伙制是主要的组织形式,这种合伙制的主要出资者称为有限合伙人,主要经营管理者称为一般合伙人,以基金制或承诺制集资。美国资本的来源主要有:(1)富有的个人资本;(2)机构投资者,包括养老金、大学后备基金、各种非盈利基金会;(3)大公司资本;(4)私募证券基金;(5)共同基金,其中养老基金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风险投资制度在整体投资机制中相对较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牵制着风险投资的整体发展。但随着近年来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风险投资行业又出现了新的局面。通过对有限合伙制在完善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论述分析,从法律角度阐述了有限合伙制在我国投资制度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组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机构或者个人筹集风险资本,然后将所筹集资本投入风险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管理,期望通过出售股权最终获得高额回报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风险投资主体主要包括:风险资本供给方(投资者)、风险资本运作方(风险投资组织)与风险资本需求方(风险企业)。其中风险投资组织是沟通投资者与风险企业的纽带,风险投资组织按市场运作规律,将风险企业置于市场竞争中,通过参与管理和市场评价,使风险企业置于市场竞争中,通过参与管理和市场评价,使风险企业向股票市场的方向逼近,以实现高收益的投资期望。风险投资体系由风险资本的供给体系、风险资本的退出体系4个方面构成。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风险投资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主要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供给主体的风险资本供给体系;二是探索以有限合伙制为主流模式的风险资本组织体系;三是培育以民营科技企业为需求主体的风险资本需求体系;四是构筑以风险企业回购和企业购并为主要退出方式的风险资本退出体系。  相似文献   

9.
不对称信息下的风险资本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的关系是风险投资市场中的重要部分,运用博弈论方法,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中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论述了在有限合伙制构架下投资者对风险资本家的选择、控制、激励与风险分担的问题,指出只有对自己能力有充分信心的风险资本家才接受有限合伙制。在有限合伙制中,报酬机制是其中心环节,它把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的利益的联系在一起;投资净收益提成比率则是报酬机制的关键,它不仅反映了对风险资本家的激励,还反映了投资者与风险资本家间的风险分担的问题;同时,市场信誉在风险投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合伙企业法》第三章规定了有限合伙制,但其对普通合伙人的规定过于宽泛,义务和责任承担也不明确,不利于保护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中的有限合伙人。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限权、附责、构建机制等多角度制衡普通合伙人,限定普通合伙人的资格、出资和退伙,明确其信义义务和无限责任承担路径,构建激励约束机制,才能保障有限合伙人的投资,促进风险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风险投资阶段后移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2 0世纪80年代来美国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后移的实证分析,指出美国风险投资阶段后移是风险投资主体构成变化、资本市场持续高涨及有限合伙的企业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风险投资的投资阶段后移或商业化资本运作,不仅弱化了风险投资孵化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培育功能,加剧了与传统投资方式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催生或助长了美国新世纪伊始的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民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宏观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收入是目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一项任务,而制度供给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是边际绩效递减的。长期来看,从农业及农村内部去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可能性越来越小。指出了农民自身素质即农民人力资本是认识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切入点,并试图在制度供给因素之外,建立起农民人力资本这个长期的影响因子与中国农民收入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有限合伙制度设计与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有机契合,使其作为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理想选择,在国外渊源悠长。有限合伙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地方性立法到全国立法的演进过程。该制度的设立,打破了妨碍风险投资实业发展的众多法律障碍,突破了主体限制,为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制度支撑和推动作用。该制度的运作,新法颁布后可以在加强行业监管、细化有限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责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公司需要根据经营风险和收益波动状况、风险偏好以及竞争对手状况等因素来决定自身的融资策略.近年来在对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的研究中,企业的财务保守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了财务保守行为产生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是人力资本最充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本的配置仍不合理,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失效。主要表现在市场制度不完善和政府干预政策供给不足、错位,应从市场制度和政府干预政策两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杨青  张斌 《科技与经济》2010,23(6):71-74
对创业风险投资界面及界面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利用边缘效应原理、限制因子原理、熵增及耗散结构原理对界面管理及创业风险投资集群界面作用的本质及效果进行了系统阐述,揭示了创业风险投资集群界面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集群界面的联结作用,汇集创业风险投资集群内外的各种分散资源,形成一种超越企业和市场层面的开放、共享、互补型资源架构体系和整合、协调、筛选功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对创业风险投资的影响,有效促进创业风险投资集群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机理对硅谷通过界面管理联结各种资源,促进创业风险投资集群快速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资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对于初创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但其融资途径却往往有限。在国外投资基金融资是许多创业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我国的投资基金融资规模极为有限,这与我国相关立法尚不完善、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受限、资本市场体系尚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我国应尽快制定投资基金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壮大投资基金规模,并通过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解决投资基金退出问题,为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融资方式的发展,风险资本是否可以作为调节因素的争论仍在继续.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大,投资回报收益慢的特点,而风险投资的增值服务恰恰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创新投入能否直接提升企业绩效的基础上研究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以2014~2019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视角下创新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当期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投入显著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风险投资的参与促进了财务绩效提升;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风险投资持股比例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与组织机构是公司赖以生存和正常运转的两大支柱 ,由此而建立的公司资本制度与组织制度不仅是公司理论的核心 ,而且也是世界各国公司立法的重要原则。与这两项制度的国际立法相比较 ,我国现行《公司法》有明显不足。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 ,并为了与国际公司立法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应改用认可资本制或折衷的授权资本制 ;我国公司组织制度须在股东大会制度、落实董事会中心主义、加强监督体系、大力推行职工参与制等方面予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