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本文从语用学的研究角度,分析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言语交际中常出现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以及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同时对如何减少或避免这些失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静 《科技信息》2012,(22):144-144
言语失误产生的原因以及规律性特征一直是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语言学家对言语失误现象的研究最早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Fromkin V.A.在1971年发表文章The non-anomalous nature of anomalous utterances及1973年发表文章Speech errors as linguistic evidence探讨了怎样使用言语失误来建立语言论据,来观察语言单位在言语产生中的作用。本文将就言语失误的类型的划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赟 《科技信息》2010,(31):I0203-I0204
论述了言语行为理论,从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角度分析比较了中西方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提出在学习英语时只有掌握了英语语用规则,才会避免交际失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语用失误可分为三类: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和语用非言语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语言本身导致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因语言运用的社会条件而造成的语用失误,语用非言语失误指交际中因对非言语行为的不恰当运用或解读而引起的语用失误。为避免出现语用失误,教师应创造真实的语言交际文化环境;加强母语与英语的对比教学;适当讲授语用理论,使学生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5.
话语角色失误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由交际主体的话语角色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交际失误。论述了言语交际中话语角色失误的三种类型及其产生的四种原因。  相似文献   

6.
英汉言语失误类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言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言语失误划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时有发生的问题,对跨文化交际中几种日常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礼貌和面子观念、非言语行为、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提出系统学习西方文化和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促进跨文化交际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康鑫 《科技信息》2012,(22):162-162
言语失误是口语表达时所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分别从文化、心理和母语三个方面分析了言语失误产生原因,并尝试根据这三个原因提供了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为外语教师解决教学中学生的言语失误行为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话语角色失误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由交际主体的话语角色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交际失误,论述了言语交际中话语角色失误的三种类型及其产生的四种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慧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6):70-71,88
语用失误研究是跨文化交际和中介语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失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张建利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40-1443
课堂话语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课堂上教师使用英语的流利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输入,因此言语失误的研究对课堂教学很有实用价值。详细剖析课堂话语中教师出现的各种言语失误,并从心理因素、语言能力因素、教学模式因素三方面做出原因探索,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2.
人类能够处理复杂的信息,把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感情转换成流利的语言。然而,即使是对说母语的人来说,可以语言流畅但都不能保证没有言语错误,更不用说第二语言学习者了。这篇文章论述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中国成年学习者在自发的说话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称代词"he"的误用不仅是由语言转换引起的,而且还是说话者在言语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自我控制所致。希望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能够给教育界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LVCSR)系统中能够利用段长信息,该文按树状组织发音词典,利用语言模型预测技术,基于最大似然状态序列(M LSS)算法,给出了采用基于段长分布的隐含M arkov模型(DDBHMM)的LVCSR系统的二元文法语言模型的单步搜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单步搜索的替代错误率高于双步搜索,但单步搜索的插入和删除错误率都比双步搜索要低,总体性能上单步搜索要好于双步搜索。同时,DDBHMM能较准确地利用了语音信号中的状态段长信息,采用DDBHMM的LVCSR系统比采用经典的齐次HMM的系统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口语重复修正检错这一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中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音节单元WFST(weighted finite-state transducer)网络的容错对齐和搜索过滤算法。该算法将对齐后识别结果中邻近匹配词所对应的脚本建立上述语法网络进行二次识别下的容错对齐,得到的候选被修改部分和替换部分作为搜索过滤的查询和模板。最终,重复修正检错结果由搜索过滤算法的置信度决定。为此,提出了基于顺序假设的k-difference算法和基于随机假设的n-gram算法。实验表明:不使用二次容错对齐时,以音节为建模单元的多n-gram混合搜索过滤取得了相对最优的结果;使用二次容错对齐时,能够使F-measure获得3~4个百分比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宣传语的汉译英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语言错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宣传英语使用中存在的这些语用问题。语言错误主要表现在:词的用法不当,词的搭配错误,词性有误,词的感情色彩不当,词的随意增减,词的表意不清,词的使用不规范,句子结构有误,英、汉表达内容不一致,时态问题。语言错误是由于语言基本功不深造成的。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于误用了表达方式、将源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套人到目的语中去,从而使译文不符合本族人的语言习惯,不易被接受。社交语用失误通常由提示信息不当和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加强双语基本功、重视文化对比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些翻译语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带拼音纠错的汉语音字转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和规则的混合方法来实现汉语音字转换。利用汉语的语法规则,在统计语言模型中采用了两种基于词和词性的混合语言模型。在实验中,将这两种混合语言模型与基于词的语言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在语言模型中引入词性后,提高了音字转换正确率。考虑了出现拼音错误时的音字转换问题,提出了一种拼音纠错方法来纠正错误。实验证明,当拼音正确率高于85%时,这种带纠错的音字转换方法可以提高音字转换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教学因教学对象的国别化和区域化不同有认知上的不同.针对美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从降低学生学习汉语负担和同化理论对比分析的角度设计,配合美国ACTFL的5Cs标准,国别化教学理论策略,从汉语词汇、语音、语法、语篇、歧义等方面产生的负担来讨论和研究分析汉语学习的差异性和文化特色,从而降低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艺术美,对于着重诉诸听觉的演讲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演讲是语言的艺术,演讲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一种美的创造过程。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演讲要求自己的语言必须具有相应的艺术性。演讲的语言艺术包括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只有深入探讨演讲语言的审美价值,才能不断提高演讲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语用语言学研究的是不同语言文化中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 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这包括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 等。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语言形式可以相互替换,在一种语言中用来 表达某一言语行为的最常用的言语行为策略在另一种语言中并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