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正>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也叫萨加索,葡萄牙语"葡萄果"的意思)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区划分界线。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  相似文献   

2.
马尾藻海又称萨加索海,是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大致在北纬20°~35°、西经35°~70°之间,覆盖大约500~600万k㎡的水域.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虽名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中有一片长满马尾藻的神奇海域,15世纪,当哥伦布的船队第一次发现它时,被它的不同建党的美丽所迷惑——清澈、平静、空旷而死寂,今天科学家们在这里进行着旷日持久的研究,以期揭开马尾藻海深藏不露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以来我国对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的东北向海流(以下简称琉球海流)都是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特别是黑潮,它与大西洋湾流齐名为世界瞩目的两支强流,具有流速强、流量大、高温及高盐等特点.我国对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调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例如在1986~1992年进行了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 1991 ~ 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日本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及鹿儿岛大学联合调查研究.在1995年以后有以下调查研究: 1995~1998年开展了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 1990年10月~1996年5月我国台湾省学者在台湾岛以东PCM1断面(24.5°N附近)对黑潮进行了16个航次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有一些其他项目,支持对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进行调查研究.基于上述调查研究,本文叙述1995年以来我国学者在台湾以东与东海黑潮及琉球海流的主要研究成果; 1995年以前有关黑潮及琉球海流研究可参见苏纪兰等人[1~3]的评述及管秉贤[4]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北大西洋淡水扰动试验中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个耦合气候模式执行的一组淡水试验, 研究了在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注入量增高的情景下东亚夏季风的响应及其机制, 并与其他耦合模式所做的淡水试验的结果作了对比. 结果显示, 随着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域淡水注入量的增多, 北大西洋经圈环流减弱, 导致北大西洋海表变冷, 从而使得北美区域海平面气压升高, 与之对应的是赤道热带东太平洋海表增强的穿过赤道的东北风, 进而使得该海域内冷水上翻增强, 海表散热加大, 导致海表温度降低, 其结果是赤道以北热带东太平洋Hadley环流减弱, 同时赤道以北热带Walker环流增强及上升支东移, 东亚大陆沿岸出现气旋性风场异常, 最终导致东亚夏季季风区降水减弱. 另外通过与其他淡水试验的比较发现, 北大西洋淡水试验中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受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注入量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中山的温女士问:这几年,有一种叫做"海燕窝"的东西,被传得神乎其神,它到底是什么物质?真有那么神奇吗?@专家解答:所谓的"海燕窝"又叫"海底燕窝",它其实是一种红藻,和燕窝没有关系。这种藻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比如麒麟菜、珊瑚草等,它盛产于菲律宾、中国、印尼等地,是一种生长迅速、生长期短的经济作物。这东西其实  相似文献   

7.
从小在滨海城市长大的人应该早已经习惯了海的博大与广袤,对大海再无特殊情感,而我对海有种执著,即使每日看海、听海也总觉得不够、不够,还是不够。对它的爱,无以言表。很想在有生之年,看遍世界多样海色,倾听大海诉说它神秘而又古老的故事。普吉岛是泰国最大的海岛,位于泰国南部,距曼谷867 km,是泰国境内唯一受封为省级地位的岛屿,被誉为"安达曼海的明珠"。普吉岛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矿  相似文献   

8.
南极洲初访     
打开世界地图,在它的最南端是最晚(1820年)被发现的大陆——南极洲,因此称为“最后的大陆”.南极洲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定居人口、没有国家的大陆.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对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工作蓬勃开展,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颜其德 《科学》2005,57(3):14-17
北极并不仅限于北极点,通常称北极地区,是指地球北极圈(北纬66°33')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水域、格陵兰岛、冰岛等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北部地区.总面积约2 200万公里2,其中陆地面积约800万公里2,北冰洋面积约1 470万公里2.北冰洋是由环北极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大陆所包围、近于封闭的冰冻海洋,为世界第4大洋,有许多边缘海,如挪威海、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等.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2月4日,中国多家机构联合组成的"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已抵达西太平洋第一个深海站位,成功进行基于我国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的4?500米级大深度剖面浮标海试。这次作业位于北纬22°、东经130°,深达5?900多米的西太平洋海域,顺利  相似文献   

11.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6,(11):58-59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险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究竟是什么“魔法”造成这一系列惨案,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无独有偶,在南极,也有这么一片“魔海”,它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威名远扬”,但它的“魔力“也足以令许多人谈虎色变,将之视为畏途,因此,人们也将之称为“魔幻与死亡之海”,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中国的鸟岛吗?你看见过千鸟齐飞、万鸟齐鸣的壮观景象吗?如果你4月至10月间到青藏高原的明珠──美丽富饶的青海湖来,这一奇观绝景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它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距省会西宁市80多公里的青藏高原上。对青海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称呼,但其含义都是一样的。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鲜海或仙海和卑木羌海。隋时称“青海”。唐代以后广泛使用“青海”之名。青海湖藏语叫“错温波”,蒙语叫“库库诺尔”,意思都是“青色的海”。青海湖的湖水呈蓝色,它蓝似海洋,可…  相似文献   

13.
楚科奇海海冰剧烈变化对极地生态系统及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4°(经纬度)水平分辨率的北大西洋-北冰洋-北太平洋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简称NAPA1/4)在1994~2015年的模拟结果,本文估算了楚科奇海融冰期的热收支,并揭示了海(冰)面净热通量和太平洋入流热通量在楚科奇海融冰过程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楚科奇海融冰期间的海冰体积变化主要由热力过程调控的海冰融化导致,且冰底融化占优.在海冰快速融化的6~8月,海冰表、底融化速率的相对强度受海冰密集度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在密集度大于80%的海区,冰表融化占优,反之冰底融化速率远高于冰表.冰面净热通量是冰表融化的热驱动,平均约60%的冰面净热通量用于冰表融化.冰底融化消耗的热量则主要来自海面净热通量以及太平洋入流所携带的热量;融化初期和盛期,海面净热通量贡献占优;后期和末期则主要受太平洋入流热通量的影响,且该影响可持续作用至结冰早期,抑制冰底冻结速率.在整个融冰期,进入研究区域水体的总热输入中,约67%由太平洋入流贡献.总热输入中约58%的热量用于海水增温,冰底融化吸收的热量约占28%,向下游海区输运的热量仅占14%.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于融冰期海面净热通量,太平洋入流热通量对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开发的一块陆地,人们对它了解不多,但科学家在那里考察也发现一些奇与趣。一、南极的时间、方向和物重。如果你站在南极点上看地球转动,南半球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你站在南极极点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都是向北走,那里没有东西南方向。在南极点上任何国家钟表时间都是准确的,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在这里汇集。没有时区之分。  相似文献   

15.
独特的习性 海参又名海鼠、刺参,属棘皮动物.它躯体呈长细圆状,肉多而肥厚,体壁外有很多肉质突起,酷似黄瓜,故又有"海黄瓜"之称.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以来我国对黑潮及琉球海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袁耀初  苏纪兰 《科学通报》2000,45(22):2353-2356
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的东北向海流(以下简称琉球海流)都是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特别是黑潮,它与大西洋湾流齐名为世界瞩目的两支强流,具有流速强、流量大、高温及高盐等特点我国对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的调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例如在1986-1992年进行了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1991—1993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日本筑波大学。九州大学及鹿儿岛大学联合调查研究.在1995年以后有以下调查研究:1995—1998年开展了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1990年10月~1996年5月我国台湾省学…  相似文献   

17.
赵平  蒋品平  周秀骥  祝从文 《科学通报》2009,54(16):2372-2378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的CMAP降水资料以及MM5v3中尺度区域模式, 研究了东亚及周边海域表面温度差异对春季我国东部西南风降水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春季东亚表面温度差异对江南西南风降水发生以及向北推进有重要影响; 当东亚大陆温度增加和其周边海洋表面温度减小时, 冬季型温度梯度更早地向夏季型转换, 青藏高原东侧低压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都加强, 伴随着东部的低层西南风加强; 于是, 江淮地区的上升运动增强, 而江南地区的上升运动减弱, 导致春季江淮降水增加, 而江南降水减少, 使东部雨带出现在江淮, 而不是在江南; 当热力差异减弱时, 我国东部大陆没有雨带出现; 在春季热力差异显著增强的情况下, 即使没有南海热带季风爆发, 春季位于江南的雨带也可以向北推进到江淮地区, 形成类似于夏季江淮梅雨期的雨带.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对气候的影响:一个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一个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及其对应的海气耦合模式,分别采用现代、6和14Ma以前的海底地形进行数值试验,研究澳大利亚北移对热带海洋环流特别是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形成的作用.使用现代气候强迫的单独海洋模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澳大利亚板块向北移动,印尼海道关闭可以导致热带太平洋海温增加,热带印度洋变冷;并且可以引起通过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海水来源的变化,即在14 Ma以前流入印度洋的水主要来自南赤道流,而在现代则主要来自北赤道流.海气耦合模式的结果在定性上与单独海洋模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大海深处是一个漆黑的世界,安静而神秘,任凭海面上风吹浪打,深海鱼悠闲地游来游去。但平静是暂时的,有些时候,大洋深处也会汹涌澎湃。海底台风1973年3月,一艘科学考察船抵达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船上的科学家阵容庞大,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瑞典。在马尾藻海直径约200海里的圆形海域内,科学考察工作紧张地进行着。各种深海探测设备被掷入了大洋深处,船上的声纳探测设备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在干什么?是寻找海怪,还是打捞沉入海底的宝藏?”路过这里的渔民们猜测着。其实,这是一次代号叫“MODE”的大洋动力实验,科…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陆-海相互作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经 《科学通报》2011,56(24):1956-1966
陆-海相互作用是一个宽泛的研究领域, 但其同海洋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密切相关. 基于个人对本研究领域的理解,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需要在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予以关注的问题, 包括陆架边缘的物质交换、流域盆地中的物质流失、近海的富营养化与有害水华、底层水缺氧与“死亡区”、沉积物的“源”与“汇”、对地球其他层圈的反馈、海平面上升及其对社会与经济可持续性的作用、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 等等. 本文中未能涉及的命题并非不重要, 仅仅系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