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琴 《科技信息》2011,(26):39-39
本文针对我国包装教育主要存在教育体系不完整、培养的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足以及对包装教育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对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满足包装工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社会参与包装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以及多层面、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前端人才市场匮乏,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却难以满足市场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对比高职院校与IT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模式区别,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院入选"1+X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为契机,将"1+X"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新"团队,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结合行业职业要求,推进复合型Web前端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建立由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的新要求.从高职教育背景、跟踪毕业生调研分析以及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和评估指标等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包装印刷类专业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以天津职业大学包装印刷类专业为例给出了具体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核心指标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当前形势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步骤、课程开发等方面结合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一体两翼,四层渐进;工学交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以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相融合为手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高职专业办学水平。该文结合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中的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对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实践展开探讨。该文将立足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实践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结合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现状,通过企业调查收集专业人才岗位并分析对应的专业能力,提出本专业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介绍实训室需求与建设,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经过该校实践检验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人才培养效果,该培养模式符合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首先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提出"一主线、双主体、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通过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共同参与,分认知实习、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三阶段实施人才培养。"一主线、双主体、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人才发挥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凯燕  李晓波 《科技信息》2010,(28):236-237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学工作实践,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方面,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标准的制定、基于工作岗位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及教学考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改革建议,思路是以"六大员"为培养目标,按"六大员"岗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泉州制造2025"战略对泉州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解读"泉州制造2025"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其对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最后分别从高职院校、政府、企业三个方面探析新形势下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八位机用于同步发电机失磁保护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证,推导了适于八位机减少运算量和计算时间的算法,给出了避免直接乘法运算的快速查表法并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失磁保护方案.1 计算机失磁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及"机械故障诊断"的实验中去,并用其技术作了信号分析实验、机械振动实验及噪声实验。SDAS 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在软件设计采用了"虚拟仪器",硬件设计,采用EDA设计方法,硬件可靠性高,功能稳定。硬件接口采用了ISA总线,用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实现了数据采集,通过虚拟机驱动程序实现了与上位机的接口,成功地实现了对自行设计的AD/DA卡、信号预处理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要素,任何制造的新闻都是不真实的。新闻策划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因为“制造”和“策划”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在新闻业务中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实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在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策划更显得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中的结构-功能方法对复电阻率法中所研究的“局部”大地系统——复阻抗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探讨。以双频观测方案为例,对复阻抗系统的几种响应进行了频谱分析,讨论了复阻抗系统结构的多解性和等效性,并给出了各种响应所对应的四端网络及其阻抗转移函数。  相似文献   

15.
Untraceable partially blind signature based on DLOG probl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untraceable Partiall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which is a cros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ignature scheme and the blind signature scheme. In this proposed scheme, the message M that the signer sign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an be known to the signer (like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signature scheme) while the other part cannot be known to the signer (like that in the blind signature scheme). After having signed M, the signer cannot determine if he has made the signature of M except through the part that he knows. We draw ideas from Brands‘ “Restricted Blind Signature“ to solve the Untraceable Partially Blind Signature problem. Our scheme is a probabilistic signature scheme and the security of our Untraceable Partially Blind Signature scheme relies on the difficulty of computing discrete logarithm.  相似文献   

16.
编译原理实践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开设《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必要性,研究了《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实例-阶段-循环”教学方法,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该项研究对高校更深入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层集装箱运输车辆的配载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基本"适配度",用来表征某集装箱与其他集装箱搭配成双层结构的难易程度,适配度越小,表示与其他箱搭配成功的可能性越小;依据集装箱的优先级以及承运日期,对基本"适配度"进行修正,形成了综合适配度的概念.借鉴手工配载"先难后易"的思路,开发了基于综合适配度的多项式配载算法;算法中不断计算各种配载方案的综合适配度,并选择适配度最低的方案作为优先采用方案;算法速度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传统的"驾驶员-汽车-道路"闭环汽车驾驶模式中存在的缺点,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提出一种基于ARM+DSP架构的嵌入式实时车道线检测系统.介绍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异构双核处理器的数据处理流程及系统核心算法的实现和优化方法.同时提出了针对DM6446异构双核开发平台的系统实现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把非线性 Dirac 方程分裂成线性和非线性子问题,这些子问题都具有辛或者多辛结构,可以构造它们的辛格式。对于非线性问题,利用点点守恒律可以精确求解。至于线性问题,在空间方向用高阶紧致格式离散,在时间方向用辛欧拉法进一步离散,此格式半显式的。与传统的多辛格式相比,这种格式有计算效率高、计算时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栅格终止方案地Turbo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码速率为1/3、编码存储级数为m的Turbo码,研究了3种栅格终止方案:传统的单归零栅格终止方案,作者提出的前m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PP)推荐采用的无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Turbo码的译码采用软输出维特比算法(SOVA),从译码原理出发,对3种栅格终止方案的设计、译码性能及编码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仿真给出了分别采用3种栅格终止方案的Turbo码的误码率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前m尾交织双归零栅格终止方案具有最低的误码率底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