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生态旅游,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产品形象,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使其吻合21世纪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是中卫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吸取旅游资源评价模型优点的同时,从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和生态旅游的特点入手,结合中卫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建立了中卫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卫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了中卫市生态旅游功能分区.指出了中卫市的核心旅游产品是沙坡头旅游区;中卫城区的资源特色是沙与水的冲撞与融合,优先发展的项目是沙坡头旅游区和大漠游览区;中宁县的资源特色是塞上江南枸杞观光园及枸杞产业,优先发展的项目是万亩枸杞观光园;海原县的资源特色是海原大地震遗迹,优先发展的项目是地震遗迹游览区.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科技信息》2008,(11):206-206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忽略了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重要性。本文就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生态旅游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通过分析六盘山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生态容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的蓬勃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依赖于科学的管理,其中旅游区游客数量的控制是关键。必须加强对生态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测定和应用的研究,以期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界风筝都”潍坊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较快,然而与山东半岛的沿海城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旅游业快速稳定发展,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合理布局是基础。合理开发关键措施是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研究市场需求,加大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保护为重,加强管理。合理布局是指立足于风筝都的民俗旅游,走中心带动,四方扩展的路子,分别打造风筝民俗旅游、山水旅游区、地质文化旅游区、农业特色旅游区。  相似文献   

6.
嵩山旅游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总结嵩山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嵩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科学效益,做好治理与保护工作,使该区成为以科学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多功能旅游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我们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强 《龙岩学院学报》2013,31(1):17-21,33
生态旅游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与趋势,明确生态旅游的概念及涵义,有利于地方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龙岩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政府政策支持发展的优势,但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应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科学规划生态旅游,推行生态旅游示范区;整合资源,推出精品,处理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又导致旅游资源遭受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以使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人口的压力,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三峡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近年来其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科学分析三峡地区脆弱的旅游生态环境及三峡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是促进库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前提.调查分析表明,库区目前主要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蓄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旅游资源消失、水质恶化、库岸消落带、"三废"排放及移民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等.基于这种旅游生态环境条件及可持续旅游的系统性要求,提出促进库区可持续旅游的建议:1)推进库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2)创新旅游开发理念;3)开展旅游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4)加强环保教育、转变观念等.  相似文献   

11.
崀山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崀山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崀山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进行合理的旅游规划;建立健全的、规范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21世纪生态旅游胜地”;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不断优化旅游环境;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加强区域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与贵州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同时贵州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因此 ,兼顾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双重目标的生态旅游应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最佳选择。文章分析了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伊朗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背景,通过对伊朗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提出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改善伊朗的服务设施,注重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积极开发伊斯兰民俗风情旅游;提高知名度,吸引外国游客。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利用耦合概念构建了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990–2014年张家界市这2大主体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经历了失调期(1990–2003年)、过渡期(2004–2008年)和协调期(2009年至今)3个阶段,实现了极度失调向良好协调的转变,并有继续保持良好协调的趋势。最后结合实际为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行“农业产业化、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简称“三化建设”)是湖南省的发展战略.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如何处理好产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将面临认识观念、规划模式及发展对策等问题.结合张家界市规划建设,对加快旅游城市的发展对策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进行合理的草原旅游发展,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我国草原旅游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发展草原旅游的意义以及草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旅游利用潜力,但不当的旅游开发容易造成文化资源的破坏。如何在促进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是需要探究的问题。本文以吉安银圳村为例,基于个案的旅游规划实践研究,结合银圳独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体保护和规划、特色旅游空间营造、产业发展、空间协同、分期规划五个方面的策略,以期把银圳村打造成一个历史文化完整,生态系统良好、旅游空间有特色、产业经济有活力的文化休闲旅游村落。  相似文献   

18.
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桂西北是广西境内裸露石山面积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区域,生存条件差,气候恶劣,也是广西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但这样的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风情,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因此,将恶劣的生存环境转变为旅游开发的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本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自然生态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以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海洋污染和损害状况堪忧,海洋旅游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损害也越来越严重,影响到海洋旅游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损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使海洋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控制措施:旅游企业科学合理安排旅游活动;旅游者树立海洋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加强海洋保护的立法工作;规划部门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在全社会进行海洋旅游科教宣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退化严重的背景下,草原旅游开发成为保持草原生态和发展经济的首选途径,如何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状况,阐述了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草原资源利用、草原旅游产品开发、草原旅游科学研究等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划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