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光接枝聚合制备双极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二苯甲酮(BP)为主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为交联剂,在均相阴离子交换膜表面,通过光接枝聚合得到聚丙烯酸型阳离子交换层,形成单片型双极膜结构.考察了光照时间、交联剂用量、引发剂浓度等对光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不加交联剂时,单纯以BP为引发剂,接枝程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但接枝程度低;交联剂的加入可明显的提高接枝程度,在反应时间为60s左右,接枝程度最大;NPGDA做交联剂时,接枝程度高于二乙烯基苯;以2,4,6-三甲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共引发剂,NPGDA用量为单体量的2.5%时,接枝程度最高,为30.1%.采用均聚型引发剂与接枝型引发剂(BP)复配,可提高接枝程度,但在浓度相同时接枝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LDPE-VAC体系光接枝及交联反应的研究 (Ⅰ)引发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不同的引发剂(如BP,Irgacure651,Irgacure184,XAN,ITX,AQ,BPO,AIBN,丙酮以及环己酮等)引发醋酸乙烯酯(VAC)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上光接枝聚合反应,并用称重法测定了单体的转化率、接枝效率及膜的交联度;作为比较,同时考察了不加单体时上述引发剂引发LDPE膜的交联反应。结果表明,使用BP作引发剂时,接枝效率最高(接近80%),交联程度也最高(超过50%);而AQ,BPO和AIBN等却不能引发VAC的接枝聚合反应;单体不存在时,所有引发剂均能引发PE膜的交联反应,但交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的引发剂(如BP, Irgacure 651, Irgacure 184, XAN, ITX, AQ, BPO, AIBN, 丙酮以及环己酮等)引发醋酸乙烯酯(VAC)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上光接枝聚合反应, 并用称重法测定了单体的转化率、接枝效率及膜的交联度;作为比较, 同时考察了不加单体时上述引发剂引发LDPE膜的交联反应. 结果表明, 使用BP作引发剂时, 接枝效率最高(接近80%), 交联程度也最高(超过50%);而AQ, BPO和AIBN等却不能引发VAC的接枝聚合反应;单体不存在时, 所有引发剂均能引发PE膜的交联反应, 但交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水性体系中,以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在商业聚丙烯(PP)微孔滤膜表面紫外光接枝了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考察了紫外光照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和对水接触角的测量研究了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90 min、单体浓度为0.1 mol.L-1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FTIR的结果证明,MBA被成功接枝到了PP膜的表面,对水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小,接枝改性后膜表面的亲水性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 以低密度聚乙烯 (LDPE)膜为基膜,研究了不同单体的光接枝聚合反应及交联反应,并用称重法测定了聚合体系单体的转化率、接枝效率以及膜的交联度。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单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很难进行光接枝聚合反应 (接枝效率为0) ;丙烯酸的单体转化率最高 (>80 %) ;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的接枝效率较高 (可达到95%)。测定了接枝后LDPE膜的交联程度 ,当丙烯腈、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及丙烯酰胺作为单体时 ,LDPE膜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交联 (交联度>30 % )。观察反应结束后的LDPE复合膜,发现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作单体时较难分离。  相似文献   

6.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接枝单体、苯丙酮(BP)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对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进行接枝改性,研究紫外接枝过程中溶剂、氧气、光照时间和单体浓度对PVDF膜光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是溶剂的最佳选择,反应需要在无氧下进行,当单体浓度为0.1 mol.L-1、照射时间为45 m in时膜光接枝效果最佳.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表面水接触角分析膜的表面性质及变化.结果表明,MBA接枝到膜的表面,明显提高了膜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7.
脂肪酮在有水存在时具有较好的紫外接枝引发效果.对丙酮-水-乙醇为引发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的紫外接枝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丙酮浓度、水与乙醇体积比、单体浓度等对接枝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丙酮浓度为0.136mol·L-1时聚乙烯表面接枝程度最高;MMA在聚乙烯表面的接枝量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水-乙醇体积比为1.5:1时接枝程度最高;接枝量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体浓度为1.88 mol·L-1时接枝速度最快.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和SEM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表面接枝聚合技术,通过热活化脱除偶合半嚬哪醇(BPOH)基团而产生表面自由基,引发二苯甲酮(BP)光活性单体4 甲基丙烯酸二苯甲酮酯(BPMA)与4,4′ 对甲基丙烯酸二苯甲酮酯(DMABP)在聚丙烯膜(CPP)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将大量光活性BP结构单元引入到膜表面,进一步在UV光辐照下将疏水聚合物聚苯乙烯(PSt)、亲水聚合物聚乙二醇(PEG)及生物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偶合固定在膜表面。考察了光照时间及引发剂BP浓度对偶合BPOH基团的影响,研究了热引发光活性BP单体表面接枝聚合温度、单体组成对接枝效果的影响,采用UV-Vis光谱、XPS分析及表面水接触角测定表征了表面接枝量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接枝反应,DMABP反应活性要高于BPMA;固定PSt后,接触角明显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固定PEG和BSA后,接触角下降10°~20°,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NH4)2Ce(NO3)6/H2SO4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接枝共聚反应在尼龙-6(N6)微孔膜上接枝了丙烯酸(AAC),探讨单体AAC浓度、反应温度、交联剂BIS质量比对接枝率和膜过滤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反应温度、交联剂浓度均能影响聚丙烯酸(PAAC)接枝率和膜水通量.AAC的最佳浓度为6mg/mL,反应最佳温度为60℃,BIS的最佳质量比为单体量的5%.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DF/PEU共混基膜.在此基膜表面上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在紫外光的辐射下引发接枝制备出pH敏感膜.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的表征结果都表明接枝层已经存在于膜表面部分.同时,接枝膜渗透pH值为2~4的水溶液时,渗透通量发生急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EVA预辐射接枝NIPAAm及其表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空气预辐射接枝的方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接枝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上,研究了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以及接枝物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EVA-g-NIPAAm具有较好的热敏性.SEM和DSC对接枝表层的分析也表明,EVA-g-NIPAAm接枝层的溶胀态有明显的网状微孔结构,因而能容纳大量自由水,而在收缩态无微孔结构,因而含水量很低,且大部分为非自由水.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步接枝方法,研究了芴酮(FL)引发丙烯酸(AA)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表面的接枝聚合过程,探讨了单体浓度、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表面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5%~20%,聚合温度为70~90℃范围内,增大单体浓度、提高聚合温度,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采用称量法、表面水接触角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表面接枝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被成功地引入到LDPE膜表面,接枝率最高达到8.24%,改善了LDPE膜表面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ES基离子交换纤维,分析了接枝聚合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SEM和IR进行表面表征分析,探讨了接枝率对阳离子艳红染料溶液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接枝率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逐渐升高,一定时间后趋于平缓;在基材上引入...  相似文献   

14.
MTMP光接枝改性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 ,实现了反应型受阻胺哌啶醇衍生物 4- (甲基丙烯酰氧基 ) -2 ,2 ,6,6-四甲基哌啶醇酯 ( MTMP)作为单体在聚乙烯薄膜 ( L LDPE)表面进行液 -固相光接枝聚合以改善其光稳定化性能 .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 ( ATR- FTIR)对接枝后样品膜进行了表面羰基分析 ,并以黄度指数 ( YI)为表征参数对光接枝前后的 L LDPE薄膜样品进行了光氧化降解试验 .结果表明 :在 MTMP- g- L LDPE光接枝体系中 ,接枝率分别与辐照时间和单体溶液浓度呈线性增长关系 ;接枝后 L LDPE样品膜的羰基特征吸收峰 ( A172 5 cm- 1 )和接枝率随辐照时间呈同步增长规律 ;接枝后 LLDPE样品膜的光稳定性 ( 1 /YI)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LDPE/NVP体系表面光接枝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研究了聚乙烯薄膜表面的N-乙烯基吡咯烷光接枝反应,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定性表征了反应结果。实验发现,光敏剂浓度对接枝率有一定影响;光还原时间增加,接枝率明显增加;聚合前期接枝率提高较快,反应后期增加慢;紫外光照射强度的改变会影响接枝率。  相似文献   

16.
光接枝表面改性聚丙烯膜固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表面光接枝改性,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在聚丙烯膜表面分别接枝一层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和马来酸酐(MAH),然后分别在上述接枝层表面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固定。采用称重法、付立叶红外光谱仪、水接触角测试仪、紫外 可见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表面改性效果和固定的蛋白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经MAH、AA和AM接枝改性过的聚丙烯膜表面可以固定BSA。而且固定效果率比较为:MAH>AA>AM。  相似文献   

17.
LDPE-丙烯酸体系光接枝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低密度聚乙烯 (LDPE)表面光接枝前后对水静态接触角的变化,探讨了两步法光接枝丙烯酸表面改性的基本规律,并讨论了光照条件、光敏剂含量、单体种类等因素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枝量的上升,LDPE表面对水的接触角逐渐下降,达一定值后则变化不大;滤掉远紫外光后表面改性效果大大减弱;适当的光敏剂含量和单体浓度对表面改性比较有利,过高过低都不好;较丙烯酸而言,丙烯酰胺的表面改性效果稍好,而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则较差;相对于两步法而言,一步法在适当的光敏剂浓度下,从正面光照也能获得很好的表面改性效果,而从背面光照的效果则普遍不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预辐照方法将甲基丙烯酸接枝到微晶纤维素粉末上.研究了辐照剂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ESR研究了反应机理,表明辐照后,微晶纤维素表面产生了过氧化(或沦陷)自由基,由它引发接枝共聚.使用IR光谱、SEM、X—衍射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