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萧红带着浓烈的女性悲剧意识和对生命凝重的思考,在《呼兰河传》中塑造了受压迫、受损害的女性形象——团圆媳妇。这个脆弱的生命在强大的传统家庭婆媳矛盾冲突中,在愚昧、冷漠乡民的人性恶的"呵护"与审视下,绝望而凄惨地离开了这个到处充满阴霾的世界。婆婆的长者权威与意志以及"看客"们的本性恶是团圆媳妇生命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疾病在文学题材中往往成为一种隐喻,人物生理或心理的病态与社会的病态巧妙地融为一体。因为求爱不成而抑郁患病是京派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模式。京派小说中疯癫者形象有写实性的和象征性的两类。而象征性的又与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团圆媳妇,《雷雨》中的繁漪属于同一类。它批判了宗法制对人的自然本真、本能欲望的压制。  相似文献   

3.
战争、国族、性别(政治)是张爱玲的“自我”书写应对的三个层面,由于缺乏健全的人格,她没能妥当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小团圆》在重构生命世界的自我认同中,存在着文本和书写者、文学和历史之间的张力。在离散境遇以及跨语际书写、翻译之中,张爱玲经受着文化认同的混乱和徘徊并最终走向母语写作和中华文化认同。晚年张爱玲在追寻生命踪迹的无休止的涂写中表征着书写的焦虑,这种书写行为喻示着生命本原的不可抵达,生命的踪迹如灰烬,它是一种虚妄的存在。在这层意义上,《小团圆》是张爱玲生命燃烧过后的“烬余录”。《小团圆》的面世,昭示着张爱玲晚年又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虽然比不上她的“传奇时期”,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传媒时代,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的张爱玲正在被无限“书写”之中,形塑了一个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对于张爱玲来说,戏曲是她观照“中国”及其“传统”与“现代”的绝佳视角之一,她在创作中也借用戏曲展开互文式的写作,制造新的“传奇”。其自传性小说《小团圆》中写九莉在乡间看戏的第九章可以看作是解读《小团圆》的一把钥匙,从张爱玲对于戏曲“大团圆”模式思考的不断深化,揭示出九莉和邵之雍在理性层面的冲突、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角力。九莉最终用“具体”克服了“抽象”,以“小团圆”嘲弄了“大团圆”。  相似文献   

5.
正就在金球奖风光落幕的第二天,刚刚拿下一座小金球的好莱坞才子型演员詹姆斯·弗兰克就中招了,五名女演员在《洛杉矶时报》上揭露其对她们的不当行为和性方面的剥削;他当年曾经勾引过未成年少女的丑闻也再次被提及。弗兰克今后是否还能在好莱坞立足,又成了一道难题。究竟是黎明的到来?还是矫枉过正带来的二次伤害?没有人能轻易下定论。我们有幸看到好莱坞女神全副武装,在战斗力爆表的情况下见神杀神的一幕,可能这也是平权运动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场"血与骨"的盛宴。  相似文献   

6.
从《水浒传》的“吃”字翻译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第一人”的赛珍珠的英译本《水浒传》向西方宣传了中国文化,这已被中国和世界所肯定,她本人也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本文从译者对“吃”字翻译的角度探讨她对原作语意、语境及典故的把握程度,尽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她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一名翻译者的态度和精神都是值得读者和译者学习的。  相似文献   

7.
4年前,当时刚4岁的钱红艳穿过马路时,被一辆违章的满载化肥的大货车卷入车轮下,顷刻间钱红艳整个下身被碾烂,无奈的医生将她血肉模糊的躯体从骨盆以下完全截肢。从此,钱红艳失去了整个双腿,成为一个惨不忍睹的半截人,没有了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家里人曾用桶、轮胎来给她代替腿脚,后来外公想办法用篮球剪开一圈,再将小红艳的身子套在上面,走路时她用双手拄着特制的木把手支撑着身体挪动。从此,她便开始了用篮球行走的生活,小红艳也就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篮球女孩。  相似文献   

8.
4年前,当时刚4岁的钱红艳穿过马路时,被一辆违章的满载化肥的大货车卷入车轮下,顷刻间钱红艳整个下身被碾烂,无奈的医生将她血肉模糊的躯体从骨盆以下完全截肢.从此,钱红艳失去了整个双腿,成为一个惨不忍睹的半截人,没有了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家里人曾用桶、轮胎来给她代替腿脚,后来外公想办法用篮球剪开一圈,再将小红艳的身子套在上面,走路时她用双手拄着特制的木把手支撑着身体挪动.从此,她便开始了用篮球行走的生活,小红艳也就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篮球女孩.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对古汉语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最能体现这一影响的是固化在古汉语词汇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反映这一观念的除人与自然的同构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神沟通和人神和处。表现人神沟通的词反映了古人希望与神和谐相处,从和谐相处中得到幸福和运气;而表现人神和处的词则反映了古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其中主要的是反映人对自然的崇仰、亲近和顺从,以及人对自然的欣赏、摹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圆圆 《少儿科技》2015,(1):19-20
<正>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享受着家长的监护、社会的保护,努力学习,一天天成长。但我们也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也需要依靠智慧冷静地、正确地化解危机。被校园"小霸王"欺负,怎么做?怕对方继续找麻烦,所以自认倒霉?和他(她)打一架,告诉他(她)我不是好欺负的?这都不对。你可以试试下列方法:1.不卑不亢,不要用个人的感情代替了理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第一人 "的赛珍珠的英译本<水浒传>向西方宣传了中国文化,这已被中国和世界所肯定,她本人也被视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本文从译者对"吃"字翻译的角度探讨她对原作语意、语境及典故的把握程度,尽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她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一名翻译者的态度和精神都是值得读者和译者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小团圆》详述了四个弗洛伊德式的梦,分别是“大太阳里微笑的脸”“没有树干的棕榈树”“有裂纹的小橱”“松林间的小木屋”,由此串联出九莉的感情之路,即爱的确定-爱的屈服-爱的伤痛-爱的终结,她逐步认清爱的现实,并最终完成对自己的精神疗伤。梦境叙述也使得《小团圆》获得新的艺术价值,张爱玲在创作中展示出潜意识的精神作用,成功地解析了九莉之情感态度,描绘出一位女性心理和生理成长成熟的曲折历程,也在一定层面上呈现了张爱玲的内在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媳妇难做     
有一个姑娘,聪明又能干,大家称她巧姑娘。后来嫁到夫家,大家说这个人家好福气,取了个巧媳妇。谁知道这个人家,婆婆竟有三个:一个婆婆,一个太婆婆,还有一个太太婆婆。一个婆婆已难对付,何况有三个。媳妇做的菜,婆婆嫌太淡,太婆婆嫌太咸,太太婆婆使白眼。媳妇沏的茶,婆婆嫌太冷,太婆婆嫌太烫,太太婆婆不说话,直摇脑袋。媳妇一空下来,婆婆叫她去绣花,太婆婆叫她去纺纱,太太婆婆叫她快去种瓜。不知听谁的好,急得团团转。媳妇一天忙到晚,干得精疲力尽,没有听到一句好话。婆婆说她呆,太婆婆说她蠢,太太婆婆叹气说:“我家娶了个笨媳妇!”巧姑娘竟变…  相似文献   

14.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主要的一部代表作,1940年9月1日至12月27日连载于香港《星岛日报》。而早在同年4月10日至25日,她已在《大公报》上分十二段连载了短篇小说《后花园》。事实上《后花园》与后来的《呼兰河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谓是《呼兰河  相似文献   

15.
一我在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竟突然地病了,一病就发了高烧,发烧到四十二度,昏迷中梦见了肖红,乃至她伫立在浅水湾的坟墓。那上面铺满了绿茵茵的青草,又似乎并不显得寂寞孤独,又恰逢清明时节,很多在她死时没见到的朋友们以及一些她自己也未必认得的人们,来到了她的墓前,围绕着、走着、看着、低头沉思着什么,这其中仿佛也有我,我就坐在旁边的草地上,畅想着,不受任何阻碍地,然而现实之中的我,却是远远地,因为对肖红的彻底的思念和崇拜竟至于病了,而我和她却隔了半个世纪。我不敢再看《呼兰河传》,我怕。几年前,我就是从那里认得肖红的,从此,便一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人被当作一个神之后,很容易被小小的丑闻拖累。在安然丑闻后,最近美国商界又爆出一宗绯闻案,这回 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GE前CEO杰克·韦尔奇与同 样大名鼎鼎的《哈佛商业评论》的女总编辑。这本 来是一个老套故事:一个女记者采访一个企业家,他 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她被迫辞职(后来又反 悔闹上法庭),他面临离婚(数十亿美元家产怎么分 割),如此。 杰克·韦尔奇在中国商界已经成为“管理之神”, 他的自传被视为“CEO的圣经”,央视的一份调查说 老的少的企业家都在读这本“圣经”。老实说,看《杰  相似文献   

17.
藏族服饰具有神圣的宗教意蕴。文中对神巫祭祀服、格萨尔说唱人(仲巴)的帽子、藏族宗教法舞"羌姆"形象、佛教僧人发辫以及藏戏服饰进行了解读,在相关的活动和仪式中,服饰是神圣的精神力量,表达着一种复杂的观念和象征意义,是沟通人神的神圣物质。藏族民间服饰也秉承了宗教象征的基本精神,以神秘的形式展现了他们对神灵的敬畏、膜拜和祈求,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愿望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自卑“放逐”了眼神1997年是个中国人举国欢腾的年份,大梅(化名)也带着她的欣喜从乡村那间摇摇欲坠的小土房里走了出来——她考上了县重点初中。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那件宝蓝色的对襟小布衫,红色的尼龙绸包里装了十个自家产的咸鸭蛋,书包  相似文献   

19.
学习音乐和文艺生活帮助内向的我培养出了外向的性格。我是A型血的人,总体来说A型的人比较内向,性格较为朴素,不爱说话也比较害羞,属于就算有人欺负也没有反抗勇气的类型。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一起玩儿,玩着玩着我就把表妹惹急了,结果她拿着笤帚追着我打,吓得我直喊妈妈救命。在家里  相似文献   

20.
《盘王大歌》是瑶族"还盘王愿"的重要组成部分,唱《盘王大歌》既是通过文本(口头的或书面的)的语词意义对宇宙、人类、族群来源等本体性问题的集体追忆,也是宗教实践与宗教行为。筵席的排布、仪程的有序推进等事项是瑶人在对灾难的集体记忆与渴望回复秩序心理支配下的行为。师公在仪式中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担负着组织仪式与沟通人神等功能,阴话喃词等异于凡常的声腔以及法器的使用有助于展示其在仪式中的交流能力。演唱禁忌既是对仪式的规范,也是师公们对自己知识体系的保护。童女的选用与演唱则是古老的生殖崇拜意识的遗留,是对人力与食物渴求的象征性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