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社科论坛"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学术研讨会是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潍坊学院承办,是潍坊学院举办的第二次以莫言研究为专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主要围绕"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莫言叙事手法、语言特色、影响传播以及对莫言与齐鲁文化关系""莫言作品的个案解读"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这次论坛的召开,与会者对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8-29
<正>2015年11月21日—22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潍坊学院承办的"莫言与新时期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潍坊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潍坊学院等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并提交论文50余篇。会议采取大会主题发言、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等形式,与会学者围绕着"莫言与新时期文学"这一主题,在莫言作品研究、比较视野中的  相似文献   

3.
2006年文坛有两部"文革"作品面世,那就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兄弟》。两部作品在创作上也有某种共性,两位作者皆有先锋创作的历史,由此,笔者认为莫言和余华对待"文革"的态度是由颠覆开始转向了一种大历史的包容。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0-21
<正>莫言纵横文坛三十余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有千余篇,相关著作十余部,系统性传记一种,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一百五十余部。[1]莫言作品的海外译介之旅早在1988年已经开启,中篇小说《民间音乐》被翻译成英文,发表于《中国文学》杂志,之后香港的《译丛》杂志陆续将莫言的一些中短篇小说翻译成英文。第一部被翻译成外文的长篇小说则是1989年由井口晃翻译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4,(4):34-37
莫言的小说多依托"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然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片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不仅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也被莫言寄予了不尽相同的精神内蕴。从莫言的《红高粱》和《生死疲劳》这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叙事风格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生死疲劳》从"精神家园"到"现实家园"的转变绝不是一种"下降"或"倒退",而是他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立场的又一实质性的大步前进,也是他始终保持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例证。  相似文献   

6.
华裔女作家闵安琪的文革叙事作品,以主题独特、风格突出而备受瞩目。其中《狂热者》表现了文革对女性正常情感造成的压抑和人性欲望在纠结中的迷惑、沉沦和丧失。借助于故事本身及其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作家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是"自我"与"他者"观照下的形象展示。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6):101-106
莫言以"魔幻"手法制造与现实相违背而又反映现实社会的幻象,无序、变幻莫测的时空成了幻象构成的重要部件。莫言对时空的扭曲变形是其魔幻现实主义的突出表现策略。他对时空的颠覆是放肆的、无忌的,但在纵横恣肆中却可以寻找到内在的"游戏规则"。时间在打破自然链接的同时,常常衍生出虚幻空间。在颠覆中时间越位与虚幻空间相交错,共同构建了莫言小说的魔幻世界。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是小说文本中的两种时间状态,莫言对时空的越位,往往使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呈现出长度与方向等形态各异的不平衡、不对等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文革文学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空白,但是文革叙事的影响却一直延伸到新时期以后的当代文学创作.本文从"文革叙事"入手,针对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浮躁与缺乏历史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本文从"文革情结"分析到"文革叙事"的发展过程,重点从"文革叙事"辐射到当代叙事文学特色,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之痛进行了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9.
叙事进程关涉叙事语篇展开和推进的过程,已经引起叙事学界的广泛关注。叙事进程中的动态因素表明评价贯穿于整个叙事语篇。无论是语篇的不稳定因素还是张力因素,都离不开叙述者对故事的阐释和判断,离不开叙述者的评价。中国文章学用于论证文章各个部分主题意义相互衔接的"起承转合"之说,也完全适用于分析叙述者评价建构的语篇人际意义脉络。叙事语篇的主题意义和人际意义两条脉络共同推动作品的叙事进程,有助于全面深化语篇主题意义和修辞目的的识解。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6,(1):16-17
<正>目前的莫言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多元并进。既有宏观的"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研究、"历史性"与"民间性"的研究、创作论与评传式的研究,更有微观的文本意蕴研究、文本叙事研究,还有莫言的海外传播及其与世界作家的比较研究。总体而言,莫言研究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然而考察起来,也同时伴随明显的问题,比如  相似文献   

11.
在上期的10篇化学热点论文中,关于石墨烯的研究占到8篇;而本期竟然占到9篇,仅有一篇关于金"超原子"研究的论文#7勉强挤占一席. 有3篇关于石墨烯的研究论文是首次进入前10,其中排名最高即第5位的是一篇关于石墨烯超电容器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论及伍尔夫批评意识系列论文中的第一部分,属"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的首篇。维吉尼亚·伍尔夫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为一身,在论及人物的性格刻画中,伍尔夫像俄国理论家帕乌斯托夫斯基阐述想象理论一样,使用的是叙事故事的方式。故此本文从其小说《到灯塔去》的叙事实践入手,探析其批评意识,特别是叙事方式及想象构成。  相似文献   

13.
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话语关系入手,对莫言小说中抗战叙事的边缘化和陌生化策略展开分析,认为其作品不仅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原欲冲动,对惯性的抗战叙事模式予以背离和颠覆,而且这种全新的叙事策略也突显了"再造历史"的民间性诉求.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8,(1):12-17
自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国内对于莫言英译本的研究日渐兴起。葛浩文是英译莫言作品并使其走向英语世界的重要人物。文章在收集并分析国内相关论文、报纸及著作的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莫言小说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翻译语言、翻译思想以及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帮助研究者了解莫言英译研究现状,为进一步进行莫言小说英译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国内对于莫言小说英译本的研究多集中于翻译策略、翻译效果及翻译语言方面,而对其海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多借用理论进行文本分析,较少有宏观的数据分析;另外,研究对象集中于莫言中长篇小说的英译上,对于莫言短篇小说英译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6-27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莫言在中国文坛崛起以来,莫言文学研究一直长盛不衰。与莫言高水平的文学创作相对应的,是30余年颇有建树的莫言文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既为后继研究者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莫言文学研究的门槛和标竿。后来的研究者想要在莫言研究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唯有挖掘新材料、开拓新视域、提出新观点、使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话语关系入手,对莫言小说中抗战叙事的边缘化和陌生化策略展开分析,认为其作品不仅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原欲冲动,对惯性的抗战叙事模式予以背离和颠覆,而且这种全新的叙事策略也突显了"再造历史"的民间性诉求.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和王安忆的"文革"写作中,渗透着青春记忆。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在"文革"大背景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发生的故事。其可贵之处在于,两位作家在历史观念和文学叙写方面,有很多气韵相通之处。她们都选择了与宏大叙事方式不同的叙述和书写方式,都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观照历史和历史格局中的女性,并藉由独特的女性视阈,完成她们对特殊的历史和扭曲的人性进行深刻的揭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魏金枝的小说《活路》讲述了一个伪保长改过自新的故事,小说刚发表即引起著名作家许杰的批评,魏金枝随即进行了辩论,阐明了自己的"不是写唯一的英雄"的观点。今天我们回顾其内容,从中研究发现,作品《活路》其成功之处,可谓老作家魏金枝的匠心独运。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来看,小说具有"人性及其灵魂的完美建构";从作品的情节安排方面来看,小说体现了"空白处"的妙用;从叙事角度来看,第一人称叙事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语言方面来看,作者采用方言写作更符合人物身份。《活路》是魏金枝的又一篇乡土小说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叙事风格上发生的从写实到反讽的明显转型:当代作家重新调整了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叙事立场,从“自赏”转为“自审”。90年代以来,“反右”“文革”小说叙事风格的演变,是作家从政治反思到人格反思,从“感谢苦难”到直面精神创痛的嬗变过程,深刻传达出作家的创作立场、价值取向和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当代作家李锐的长篇小说《银城故事》最初发表于《收获》杂志2002年第1期,现有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小说历史叙事的复杂性,论述也流于浅近和抽象。在"新历史小说"这一创作潮流的视野中审视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以及其叙事的"偶然性"和宿命感等问题,可以探寻作品的意识形态蕴涵及其历史观的超越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