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快乐魔方     
澳洲跳蚤 有一个苏格兰人到澳洲旅行。经过一座农舍时,看见栅栏里关着一头牛,便问农夫:“栅栏里关着的是什么?” “那是一头牛。”苏格兰人说:“我国的牛起码有你这只虫,不,这只牛的5倍大。”他边说边指着一只袋鼠说“那个家伙是什么?” “这不过是一只跳蚤而已。”  相似文献   

2.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传说在印尼的科摩多岛上有一种“巨龙”。它力大无比,尾巴一摆能击倒一头牛;它的胃口非常大,一口气能吃下一头200多斤重的野猪。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它的口中能够喷火!  相似文献   

3.
古代,韩国相国黄喜,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捧呢?农夫没有立即回答。等休息时,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  相似文献   

4.
附耳细说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畜类,心和人是一档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相似文献   

5.
宋延庆 《科技智囊》2009,(7):I0022-I0027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这是英国小说家、著名记者查理·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开篇之语。  相似文献   

6.
周珍兰 《奇闻怪事》2007,(10):26-27
那是一天放晚学。我推着自行车准备去菜市场买菜。“那不是周老师吗?周老师……”一声轻唤钻入耳际,循声望去,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印入眼帘。“你是谈阳(化名)!”我脱口而出。谈阳已经是个大小伙啦。比她妈妈整整高出一头。“周老师,我家阳阳以前给你添了不少麻烦,真的很感谢你那次来我家……”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着感激。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到5年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几天前,艾伦还是一头依偎在妈妈身边的黑犀牛宝宝,它只有两岁半,又胆小又嗜睡,十分依恋强壮勇猛的妈妈。 可就在前两天,艾伦亲爱的爸爸——一头成年的雄性黑犀牛,被残忍的偷猎者杀害了!  相似文献   

8.
风起风落间     
《青年科学》2009,(5):M0002-M0002
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蝶翅轻拍花朵,轻舞飞扬,那是新生的涌动;绿叶滴下晨露,折射阳光,那是盛夏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牛皮     
《少儿科技》2013,(3):46
甲:我家有一只大鼓。敲它时,人们在数百千米外都可以听得到鼓音。乙:我家有一头牛。它在江南喝水,头可以伸到江北。甲:胡说,哪有那么大的牛?乙:没有那么大的牛,哪来那么大的牛皮蒙你的鼓?  相似文献   

10.
问题:农夫老李有一个半径为10m的圆形牛栏,里面长满了草,老李要把家里的一头牛拴在一根栏桩上,但只想让牛吃到一半的草,他想让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小李告诉他,拴牛鼻的绳子应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用牛胆汁可提炼胆红素和胆酸,它们是制造人工牛黄不可缺少的原料和贵重的化学试剂。目前,胆红素、胆酸产量低,价格高,国内外缺口相当大,货源十分紧缺。因此,从活牛体内提取胆汁的新技术就应运而生了。用一头健壮的活牛,作一次特殊导流手术后,每天就可从牛体内提取一定数量的鲜胆汁,这就是活牛取胆汁的新技术。用这种方法成功率可达100%。如一头体重为300~400公斤的牛,施行导流手术后,然后在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25日,笔者一行五人前往双城市韩甸镇一农户家中,此农户家中共有9头黑白花奶牛,其中一头奶牛为头产牛,产后约2周左右,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叩诊结合听诊在右侧倒数1~3肋间可听见明显的钢管音。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皱胃右方变位。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锦州地区一养牛户于1997年冬从内蒙古购进肉用牛28头,品种多为当地内蒙古黄牛,少部分为改良品种,1998年6月24日突然出现以呼吸困难、啃土、贫血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24头,其中有一头产后8d的母牛发病因抵抗力差、病情严重而死亡。根据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小孩画画,交了一幅空画,老师问:"小明,你画的是什么啊?怎么交了一张白纸呢?"小孩答:"我画的是牛吃草."老师又问:"那草昵?"答:"牛吃了."又问:"那牛呢?"答:"牛?牛吃完草走了."  相似文献   

15.
西露 《奇闻怪事》2009,(12):40-41
你听说过堂堂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有整节课净教读书的吗?不,严格地说是只教读一个自然段的吗?你一定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告诉你吧,千真万确,我就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16.
“哞”,我是一头爱吃青草的沙地牛,大家都叫我阿牛。我家就住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一个名叫巴音胡舒嘎查的村庄,嘿嘿,是不是有点绕口呢。  相似文献   

17.
一头老虎离我们有多远?如果就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而言,无论是轰动天下的华南虎,还是一个月前沈阳那头被同类饥不择食PK掉的东北虎,抑或前几天宜昌那头被人残杀的东北虎,离我们人类的命运其实都很近很近。  相似文献   

18.
悬河之中国     
《双城记》中曾经有这样一段:“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信守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彻底绝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可限量,我们的前途也失去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引子 说起育人,有一个故事总让我时时回味:那是有一次,诺贝尔获奖者聚会,一位记者采访,问其中一个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一位诺贝尔奖获者说,我的成功得益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教给了我几样东西:第一,进食前先洗手;第二,不要说假话;第三,有了错误要改正;第四,答应了的事情要做到。  相似文献   

20.
在昆明圆通动物园的野牛圈里,放着两头“野牛”。一头是雌性的白肢野牛,俗名叫“白袜子”,因为四肢下半截是白的;另一头雄性,也穿着“白袜子”,颈和背脊有显著的隆起。这两只牛似乎是作为一对伴侣养在一起,但是不管怎么看,也不能承认它们是同一种,因为那雄牛的角型不同,不是向内弯曲,而是斜着向外直伸;再者它的体型比较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