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项涉及数百个纠缠原子的新实验检验了薛定谔对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经典思想实验的解释。1935年,爱因斯坦(Einstein)、波多尔斯基(Podolsky)和罗森(Rosen)提出了一个观点(EPR佯谬),并声称由此可以推断出量子力学是对现实的不完备描述。EPR佯谬的基础是两个假设。第一,如果可以在不干扰物理系统本身的前提下明确地预测该系统某物理属性的值,那么就认为这种物理属性具有“实在性”——即便不作测量,这种物理属性也有确定的值。  相似文献   

2.
徐伟攀  申河清 《科学通报》2014,59(3):238-244
砷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有毒类金属元素,氧化胁迫是其主要毒性. 目前,砷也被证明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本文简要综述了环境砷的人群暴露和代谢情况,总结了砷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不育症的流行病学证据,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结论,探讨了砷通过氧化胁迫途径干扰激素合成和代谢,进一步引发雄(男)性生殖毒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2002年8月对永兴岛造礁石珊瑚群落的调查结果.对西沙群岛的造礁石珊瑚进行系统的定量采样,平均活珊瑚覆盖率达68.4%.发现,活珊瑚的总覆盖率或无活珊瑚覆盖率可以作为干扰的综合代用指标.使用这个指标,活珊瑚的总覆盖率与多样性之间的最优拟合曲线总是如“中度干扰假说”所预言的为一个单峰上拱的二次曲线关系.并且对应于最高多样性的总覆盖率稳定在55%~58%之间.这一结果反映了环境稳定性(或干扰度)与多样性之间有趣的现象.珊瑚覆盖率对于许多珊瑚礁调查都是基本的参数.有大量的长期的数据积累,如果可以作为干扰的代用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珊瑚对干扰的反应.普遍认为,干扰,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覆盖率所具有的良好的定量特性为珊瑚礁的实验、理论和建模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利器.  相似文献   

4.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C·C·SwisherⅢ  汪筱林  周忠和  王元青  金帆  张江永  徐星  张福成  王原 《科学通报》2001,46(23):2009-2012,T001,T002
重新采集了中国辽宁北票地区四合屯和恒道子义县组下部的火山灰样品以及下伏土城子组上部的火山灰样品,分别对样品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单晶进行了40Ar/39Ar全熔融分析和阶段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四合屯和恒道子的义县组与四家子的土城子组3组透长石单晶样品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25.0±0.18(1SD)±0.04(SE)),(125.0±0.19(1SD)±0.04(SE))和(139.4±0.19(1SD)±0.05(SE))Ma,都显示义县组(还包括土城子组上部)时代为早白垩世;3组黑云母单晶样品的阶段加热分析和等时线对比作图都显示Ar体系受到了明显的干扰,含有被捕获的过剩Ar成分,反映其年龄比义县组的实际年龄偏老.四合屯和恒道子透长石40Ar/39Ar全熔融年龄和四合屯相同地点锆石U-Pb年龄(125 Ma)的吻合进一步证明,四合屯火山灰样品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扰动,义县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期.土城子组的时代可能不早于晚保罗世,至少其上部可归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对张家口地区饮用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晋  蒋可 《科学通报》2002,47(10):758-762
用磺酸化聚(二乙烯基苯-并-N-乙烯基吡咯烷酮)合物填充的SPE小柱提取水中痕量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DEA,DIA,HA,DEDIA),HPLC-APCIMS联机分离检测,方法快速、灵敏,抗化学干扰性好,该方法检测限为0.01-0.05μg/L,对张家口地区的洋河水系及地下水进行了普查,检测出了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发现污染源多年排放使得阿特拉津已进入宫厅水库和深入地下水层,130m深的井水中阿特拉津的有毒代谢物DEA高达7.2μg/L,地下水中有毒代谢物DEA和DIA的浓度远远高于母体阿特拉津浓度(6-10倍),成为污染地下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任新宇 《科学之友》2009,(3):111-113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人体自主运动时神经肌肉活动发放的生物电信号,能反映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由于SEMG信号的特点,极易受50Hz工频信号、高频信号等噪声干扰,因此需要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拾取表面肌电信号的电路主要由采集、放大、滤波三大模块组成,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并能有效地滤去50Hz工频信号和高频噪声,并在实物电路模拟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干扰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重要的非气候因子之一,干扰与树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干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受干扰树线研究对于实施山区生态保护或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干扰如何调控树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梳理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多种干扰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已有的树线研究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冰川进退、野火、雪崩、生物活动、极端低温、强风等;人为干扰包括:森林砍伐、放牧、人为用火、开矿、农耕、药草采集、旅游等.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上的差异,不同干扰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具有不同的效应.在干扰迹地上,根据土壤生境状况,树线变化将经历由多种环境因素驱动的原生或次生演替过程以及由气候驱动的林分变化两个主要阶段.当前研究中缺少对常见干扰因子的连续观测资料,且未能很好地区分干扰历史和气候变化对树线生态过程影响的相对贡献.相关研究需同时关注干扰因子对树线的破坏性和增益性影响,尤其加强后者研究可避免对树线干扰因子的片面认识.今后亟待开展干扰状况下的树线模拟研究.基于多种研究手段,围绕关键生态过程,针对树线人为干扰因子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是值得尝试的研究思路.值得提出的是,青藏高原既拥有北半球最高海拔的天然树线,也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受干扰树线,是开展天然树线与受干扰树线对比研究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的智力是由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五个因素构成的。“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事物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则是具有注意的能力。因为“注意”,我们才能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感知事物,并深入地思考问题。没有“注意”,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因素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注意力是智力的前提,犹如智慧的“天窗”。提升注意力,会为我们打开智慧的“天窗”。  相似文献   

9.
挂在化学课堂内墙与印在化学教科书内封上的元素周期表将首次被改写。 2010年12月发布的新版元素周期表将以一个新的方式表现氢(H)、锂(Li)、硼(B)、碳(C)、氮(N)、氧(O)、硅(Si)、硫(S)、氯(Ci)、铊(TI)这10种元素的原子量。这种方式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这些元素如何在自然界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02,47(6):438-438
第5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5th China-Japan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将于2002年9月3~6日在中国敦煌(甘肃省)举行,会议由中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委员会(NSMSA)和日本微重力应用协会(JASMA)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NML/CAS)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CAS)、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CSSS)等单位协办.聂玉昕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H.Azuma教授(Osaka Prefecture Univ,Japan)任本届会议主席.会议的主题将涉及微重力科学领域的流体科学、燃烧和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和热物理特性、生物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