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产物作为溶剂,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棕榈酸异辛酯。考察了溶剂用量、底物用量比、水含量、水活度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溶剂量为每g棕榈酸3 mL棕榈酸异辛酯,最适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3∶1;同时体系中水含量越高反应转化率越低,使用MgC l2饱和盐溶液可将反应体系的水活度控制在0.33左右,可使反应转化率增加20%左右。以1 g棕榈酸、0.67 g异辛醇、0.12 g固定化脂肪酶和3 mL棕榈酸异辛酯组成的反应系统在40℃条件下敞口反应24 h,酯化率可达97.5%,固定化酶连续反应30批后酯化率仍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超声辐照对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促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探讨了超声辐照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醇与脂肪酸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 系统地研究了超声功率、 超声作用方式、 底物脂肪酸的碳链长、 反应体系的水活度等对超声辐照促进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 适宜的超声辐照可显著提高有机相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速度; 底物的碳链越长、 反应体系的水活度越大, 超声对酶催化酯化反应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以三氯化铁水合物催化合成环烷酸丁酯的反应中,考察了酸醇比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给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酸醇比为1∶3,三氯化铁水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06,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环烷酸的转化率大于92%.采用先酯化后减压蒸馏的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色泽浅、无异味,可以替代部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辅助增塑剂。  相似文献   

4.
在以三氯化铁水合物催化合成环烷酸丁酯的反应中,考察了酸醇比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给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酸醇比为1:3,三氯化铁水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06,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环烷酸的转化率大于92%,采用先酯化后减压蒸馏的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色泽浅、无异味,可以替代部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辅助增塑剂。  相似文献   

5.
水含量对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烷醇与戊酸的酯化反应有显著的影响。脂肪酶L_1754的最适温度随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降低而提高,溶剂中的水含量不影响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的最适温度。对所研究的反应体系,水含量为4.17mmol/L时,Lipozyme的活力最高,而脂肪酶L_1754的最适水含量为3.0mmol/L。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含量对有机溶剂中脂肪酶催化有机硅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的影响。水含量可影响酶生物转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化学反应平衡及化学反应最适温度,在正己烷有机溶剂中酶催化有机硅醇酯化反应的最适水含量为0.06(w/w)%。  相似文献   

7.
以生物油乙酸转化率为提质指标,选用固体超强酸SO42-/SiO2-TiO2对生物油催化酯化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实验条件,即反应温度、酸醇量比、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乙酸转化率智能预测模型,并选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了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生物油酯化工况为反应温度80℃、酸醇量比1.6和催化剂用量为7.5%.通过15个检测样本的检验,发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能够降低到9.7%,其性能优于常用的BP神经网络与RBF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更适合于预测生物油酯化过程中乙酸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298K时4种稀土氯化盐ErCl3、DyCl3、NdCl3和YCl3在极性水溶剂中的电导率.计算了稀土氯化盐的摩尔电导率,利用Debye-Huecker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稀土氯化盐在水中的活度系数.实验了298K时稀土盐水溶液浓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稀土氯化盐水溶液浓度的增加,其活度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为气体水合物的生成提供了天然的温度条件,也为气体水合物法实现高寒地区湖盐的节能开发提供了可能.提出气体水合物法开发高寒地区湖盐的新方法,以van der Waals-Platteeuw模型为基础,结合杜亚和郭天民提出的计算Langmuir常数的三参数方程和计算电解质溶液中水的活度的Pitzer方程,预测饱和NaCl溶液中甲烷水合物、乙烷水合物和丙烷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对比饱和NaCl溶液凝固点,发现利用环境冷量实现气体水合物法开发湖盐具有实际可行性;与甲烷、乙烷气体相比,丙烷气更适合用于湖盐开发.  相似文献   

10.
利用脂肪酶BSL2作为催化剂,在有机介质中催化合成丁酸乙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反应介质和初始水活度等反应条件对酶促合成丁酸乙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溶剂,初始水活度为0.33,加酶量为100 mg,丁酸浓度为40 mM,底物摩尔比(丁酸/乙醇)为1∶1.5,在40℃条件下振荡反应30 h,合成丁酸乙酯的的转化率可达到94.8%.  相似文献   

11.
用Bouvealt-Blane法将香芹酮还原成二氢香芹醇。在反应混和物中添加碱土金属的中性盐可抑制焦油的生成,提高产率。本文就碱土金属盐的种类及其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还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出了较好的反应条件,使香芹酮的转化率提高到66.3%。  相似文献   

12.
以氯乙酰氯酯化的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用三苯基膦对其进行了季鏻化改性,红外光谱图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得到一种季鏻盐型阳离子聚乙烯醇抗菌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24h,酯化PVA与三苯基膦的摩尔比为1:3时,接枝率可达18.2%.抗菌性测试表明杀菌剂用量为12mg/mL时,2h后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新型Lewis酸铁钾矾催化合成己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Lewis酸铁钾矾催化己酸和乙醇合成反应生成己酸乙酯,其性能优于硫酸,并且是一种绿色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 g/0.05 mol己酸,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4,反应时间为100 min,此条件下己酸转化率为94.3%.  相似文献   

14.
合成一系列杂多酸(盐)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它们对苯甲醇氧化合成苯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并以H3PW1 2O40为催化剂,分别考察溶剂类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H2O2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并且初步探讨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种杂多酸(盐)均具有Keggin型结构,以水为溶剂时,5种杂多酸(盐)均具有催化活性,其中H3PW12O40催化活性最高.在催化剂用量0.04mmol、w(H2O2)=30%的H2O2用量0.015mol、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90℃、溶剂水用量10mL的优化反应条件下,苯甲醇的转化率为95.59%,苯甲醛的收率可达91.62%.由此可知,H3PW12O40/H2O2/H2O体系是环境友好的高效催化体系,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选取4年生的慈竹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竹炭基固体酸催化剂,考察用该催化剂催化油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以模拟高酸值油脂的酯化降酸效果,并研究了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重复利用性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甲醇和油酸体积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2%,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其油酸转化率为94.70%,通过和无催化剂对照试验对比,油酸转化率提高50%,催化剂重复使用到第5次时,油酸转化率仍可达到72.47%.  相似文献   

16.
以葡萄糖为原料,在200℃下炭化2h,130℃磺化2h,制得葡萄糖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用此催化剂催化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考察酯化反应条件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0:1、剂油比(催化剂与油酸的质量比)为0.07时,在70℃下反应7h,油酸转化率最高,达到95.79%。  相似文献   

17.
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2-4/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丙酸苄酯,对丙酸苄酯的合成条件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丙酸的转化率为97.5%.实验还表明,该催化剂对丙酸和苄醇的酯化反应在重复使用5次后,反应3.0 h时丙酸的转化率变为90.3%,催化产物的气相色谱说明该催化剂选择性好,无副产物生成,是合成丙酸苄酯的良好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根据分配系数与醇在溶剂中活度系数的关系,初选醇水体系萃取溶剂的方法。用UNIFAC模型计算了醇在溶剂中活度系数,用文献数据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预测苯酚、丁酸等可望作为醇水体系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19.
月桂酸制备月桂酸甲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月桂酸和甲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两步酯化法制备月桂酸甲酯。研究了催化剂质量分数、醇油质量比、反应温度、甲醇流速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酯化甲醇的质量百分数为80%,浓硫酸质量百分数为0.5%,反应温度65±2℃;第二步循环酯化通入甲醇的流速为1.5mL/min,反应温度100±5℃时,月桂酸甲酯化的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甲醇-苯-NaI体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采用双标准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假定NaI的平均活度系数可表示为盐浓度平方根(m1/2)的幂级数,采用全部合格的汽液平衡数据拟合出幂级数中的各项系数,从而获得在双液比固定条件下盐在非水混合体系的活度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泡点温度下在具有固定双液比的甲醇-苯混合溶剂中NaI的平均活度系数随盐浓度的增加先减小,经过一个极小值后又增加.此法可推广于其它非水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