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红色旅游是一个地域性产品,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和重大的教育功能,其经济功能需要通过多种游憩需求的有效组合和产业化发展来实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遵循旅游产业发展基本规律,整合西柏坡及其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构建西柏坡旅游产业体系,建立西柏坡景区管理新模式,培育西柏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多种旅游业态并存的红色旅游产品组合,是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发展方向,也是西柏坡红色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中心旅游城市的构建及旅游资源整合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石家庄市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提出石家庄市旅游部门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构建石家庄市中心旅游城市地位,成为旅游者进行区域旅游的中转地,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三大旅游增长极"和"四环旅游辐射区域开发"的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图们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旅游地系统布局现状,运用"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了图们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即一个中心点、一条发展轴、两大旅游增长极、三大联动区域的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4.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是促进区域城乡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更是带动乡村旅游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的互动发展机制问题至关重要.为了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采用定性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构建城乡旅游互动发展长效机制"车轮"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长效机制的培育提出了"一个转变,三大创新"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客源市场SWOT分析与开发--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 .对于一定旅游区 ,在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一定的优势 (Strength)、劣势 (Weakness)、开发机遇 (Opportunity)和威胁因素 (Threat) ,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在区域旅游客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科学分析区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的SWOT因素 ,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 ,可以变劣势为优势 ,化威胁为机遇 ,实现客源市场持续开发 .本文以区域旅游客源市场SWOT分析为基础 ,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为例 ,阐述了该区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中的SWOT因素 ,提出了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原则、开发时序性、开发宏观战略和具体开发措施 .  相似文献   

6.
湖南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出路在于构建"大湘西旅游圈",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湖南西部地区构建"大湘西旅游圈"有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旅游圈理论对湖南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同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大同市旅游的市场营销问题,基于对大同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市场定位的S·P·T分析,为大同市旅游营销确定了不同于传统4P'S理论的4C·D区域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构建大洛阳旅游圈可以为洛阳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大洛阳旅游圈是以河洛文化为特色的优秀资源依托型旅游圈,依据河洛文化的核心区域对其所涵盖的地域范围进行界定,从优势和劣势的角度分析其现状,最后提出大洛阳旅游圈的发展模式为"点—轴—圈"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对其三级结构体系进行梳理,设计了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点-轴"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四川省武胜县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点-轴"系统的开发模式,确定武胜旅游开发的2级发展轴线,12个旅游增长点和3大旅游组团,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优化该县的旅游空间结构,促进该区域的旅游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迅速兴起,区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旅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旅游区面临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以三门峡市为例,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和区域旅游增长及构建的角度,提出"点轴驱动、集群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构建一个重点突出,产业互动、集群开发的产业布局网络,实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由点状分布向点线结合网络互动集群式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文化旅游产业是拉动青海省海西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就必须将当地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走文化旅游创新之路。文中在分析青海省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得出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规划引领优势是发展德都蒙古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劣势主要体现在区域定位难度大、品牌宣传难度大、复合性人才缺乏、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文化和旅游结合不紧密、制度不健全、政策支撑力不够等。通过与国内外其他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比较,本文针对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文化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德都蒙古文化旅游制度建设、加强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德都蒙古文化园区建设力度、引进和培育复合性人才、加大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区域旅游大发展的必然途径,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品质的重要表现.通过对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线路的优化方案及其实施保障措施,旨在打造黄河金三角"古中国"的区域旅游品牌,弘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西安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具有传统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受到众多国家和城市的青睐.会展旅游是一种高利润、高产出的旅游项目,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形象的塑造,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就业人员的接收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西部地区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的SWOT分析,提出了适合西部地区旅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以来,海南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岸旅游业的发展也迈入双赢时代。海南岛和台湾岛被称作"姊妹岛",在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日臻完善的背景下,竞争合作模式是两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也是两地实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通过分析海南、台湾区域背景,发现两地跨区域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集中在政策支持、旅游交通便捷、旅游资源分布及产品结构互补、跨区域旅游交流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共生"理论和"竞合"理论,构建二者跨区域旅游"可持续一体化互惠共生"竞合模式,以促进海南、台湾两地旅游业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SWOT分析法可用于分析战略,因其简捷实用、条理清晰的特点,逐渐被应用于规划领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避免制定发展战略时的主观性,增强科学依据.本文以北京山区旅游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山区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逐一分析,并采用多专家评议法对SWOT四方面要素进行筛选、检验;随后计算要素影响力度,判断出北京山区旅游发展应采取的战略类型为开拓型战略,并提出了科学规划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突出山区旅游特色、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倡导生态旅游等一系列发展对策,为北京山区旅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运用SWOT模型对大型建筑企业的区域市场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型建筑企业开拓区域市场的优势(S)、劣势(W)、外部机会(O)和外部威胁(T)等因素,建立了SWOT分析矩阵,得出了应采取"优势—机会"战略(SO)的结论,并提出了开拓区域市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山东半岛"黄金海岸"旅游整合开发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关于"黄金海岸"旅游整合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影视旅游是近年来一种新兴、时尚的文化旅游形式。概述大理州影视旅游的发展背景和基本情况,对大理州影视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进行详细的分析,即SWOT分析,并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从旅游产品、旅游营销、影视与旅游产业化融合及运营模式四个方面对大理州影视旅游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水利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水利旅游发展迅速,不仅解决了当地民生问题,而且促进了经济环境的改善.本文以"天下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为例,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三盛公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景区发展的策略,为以后景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