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产,高油,大粒油菜新品种“绵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绵油8号采用优势互补的优良亲本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分离和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其主要优点是产籽量高、含油量高、处子和英果等农艺性状的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10.7%,其中增产点增产16.22%;种子含油量比对照高4.4个百分点。适宜在川西、川北等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主推种康青3号 、肚里黄、北青1号为材料研究了青稞的分蘖特性,成穗规律。稀播条件下,青稞分蘖力强,单株分蘖5.8个,成穗3.95个,叶蘖同伸关系符合“n-3”规律;单株分蘖和其成穗数与单株产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量呈负相关,与播种期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并受品种分蘖特性的影响,晚熟品种分蘖较多。根据研究结果,生产中应充分利用利用青稞分蘖力强的特点,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增加分蘖优穗,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青稞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优质油菜绵油9号播的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绵油9号的株高,有效分枝高度,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显著,适期早播,能显著绵油9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前几个甘薯亲本的配合国分析比较得出,以绵粉一号作亲本的后代愉根三个主要性状(鲜苕重,薯干重,烘干率)的一般配合力(GCA)均高,特殊配合力(SCA)方差也大,后代材料平均烘干率32.51%,远远高于其它常用同类亲本,鲜苕与烘干的负相关不显著,不失为一个好的甘薯育种亲本材料,为丰富我国甘薯品种的种质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免耕水稻早发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免耕水稻早发及分蘖成穗特性,结果表明:免耕水稻的早发性,与免耕水稻浅插关系密切,栽插深度对不同耕法水稻分蘖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免耕浅栽水稻具有稳定的分蘖成穗特性,成穗率庙常规密度栽培下,其单株好粒产量比耕翻浅栽、免耕深栽和耕翻深栽分别高4.7%,15.7%和24.9%,水稻的免耕栽培,充分利用了水稻浅插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对绵油7号的繁殖制种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了一套科学的繁殖制种规程和技术方法。制种的最佳行比为3:1,密度12万/hm^2较为适宜,繁殖制种区的隔离条件和制种田可育株的及时去除是确保种子纯度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有机肥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锦优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分别为T1:春果肥(有机肥)施160kg/667m2;T2:厌氧堆肥(有机肥)施200 kg / 667 m2 ;T3:化肥施用量为(复合肥60kg+尿素25kg)/667m2;T4:不 施用任何肥料,作为对照, 结果表明:(1)3 种不同肥料的施用(T1、T2、T3)对锦优8号在田间农艺性状方面有着较大影响,但在碾米品质方面无较大影响。施用化学肥料(T3)在株高和分蘖上显著高于2种有机肥,但却在穗总粒数、结实率、穗长和千粒重上低于2种有机肥(2)在产量上施用肥春果肥(T1) 和厌氧堆(T2) 与化肥(T3) 相比,虽然产量分别降低了 3.95%和 7.8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由于有机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友好性,因而使用春果肥和厌氧堆肥这2种有机肥,特别是产量更高的春果肥在水稻生产中代替化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花940小麦用花药培养而成,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6年试验中,连续5年平均产量排第一位,1年排第二位,历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2.1%。花940小麦苗期次生根比对照多35.0%,灌浆期次生根比对照多20.5%,最高蘖比对照提高15.2%,每穗粒数比对照多3,4个且叶层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9.
选用早熟、高产、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凤稻22号作为示范种,在祥云县沙龙镇青海村建立211.1亩高产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加权平均亩产893.36千克,最高亩产961.17千克,较当地主栽种凤稻17号平均亩产795.00千克,亩增产98.36千克,增12.37%。其主要技术措施是:严格进行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等种子传播病害的为害;肥床旱育,精种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适期早栽,避过八月低温为害;合理稀植,插足基本苗,在多穗基础上争大穗夺高产;施足基肥.适施磷钾配合的穗肥: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应用稀土元素提高天然草原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天然草原上的稀土元素喷施浓度、时间、次数和不同化合物的比较研究表明:适宜的喷施浓度为10×10 ̄(-4)~15×10 ̄(-4),可增产8.67%~15.45%;适宜的喷施时间为6月下旬,可增产20.20%;以喷3或4次的生物量较高,增产25.75%~35.14%;不同化合物的比较试验初步证明,是稀土元素起增产作用,而不是硝酸根中的氮;532hm ̄2的中间试验,3年平均增产11.87%,幅度为8.99%~15.63%.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姜虹  古松茂 《遵义科技》1998,26(1):13-15
试验结果表明:贵蚕二号组合的原蚕结茧率高,体质强,单蛾产卵多,卵质优,克蚁制种和担桑制种增产显著。贵蚕二号原蚕结茧率和虫蛾率比我省现行当家种提高0.58%和3.22%,单蛾产卵增多10.31%;克蚁制种和担桑制种提高显著,分别提高15.58%和12.04%,种场繁育增效高。  相似文献   

12.
发根农杆菌A4对骆驼刺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野生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A4菌株感染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15d左右在感染部位诱导出发根。将发根切段放在附加2.0mg/L2,4-D和0.5mg/L6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在3.0mg/L6BA的MS培养基上进一步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冠瘿碱检测结果表明,不仅在初生发根中,在次生发根、来源于发率的愈  相似文献   

13.
四棱豆“桂丰三号”主要性状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明华 《广西科学》1994,1(1):68-69
报道了“桂丰三号”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和生长发育特性.“桂丰三号”是一个无限生长型的中晚熟品种,主蔓长3.5~4.5m,其第15~20节开始着生花芽、第3~10节上共长出3~7条侧蔓.3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从播种到开花约需75天;7月10日至20日期间,从播种到开花约需50天.3月至7月20日期间,无论何时播种,其开花结荚盛期都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单株结荚数30~50荚,荚长19cm,荚横断面呈正方型,每荚有15粒种子,老熟种子黄褐色、圆形,千粒重300g。嫩豆荚淡绿色,成熟豆荚黑褐色.  相似文献   

14.
大袋蛾越冬期天敌及生物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点调查、室内饲养观察和镜检,已确定在皖北地区大袋蛾越冬期主要天敌有15种,其中:寄生性天敌9种,寄生率为28.7%;捕食性天敌4种,其中鸟类捕食率为15.4%;病原微生物2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白僵菌感染致死率分别为3.9%和1.6%.四斑尼尔寄蝇和灰喜鹊是皖北地区大袋蛾天敌的优势种,应加以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比较了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粳稻寒优1027以及3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8优161、寒优195和寒优356的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赖氨酸相对合量、直挂淀粉含量和苹果田脱氢酶(MDH)活性.结果显示了3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胜过对照寒优1027.寒优195的直链淀粉合量(12.1%)明显低于对照寒优1027(17.0%),赖氨酸的相对合量(3.68%)高于对照寒优1027(3.18%),统计分析两方面的差异都达极著水平(P<0.01);8优161的蛋白质含量(9.69%)比对照寒优1027(8.78%)高11.1%,统计分析差异达极显著(P<0.01);寒优3564白质含量(9.15%)比对照寒优1027高.出5.5%,两者差异也达极显著(P<0.01),而且寒优356在苗期的MDH活性高于对照寒优1027,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寒优356在生长后期的每生日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每实粒重可能会超过对照寒优1027.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的水稻生产中,可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推广利用不同的杂交粳稻.  相似文献   

16.
前期生长发育受阻育肥猪的补偿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前期生长发育受阻的育肥猪为试验组.正常猪为对照组,两个试验的结果表明,改善饲养条件后,试验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试验1试验组(n=5)9月龄体重40.8千克,日增重689.1克比对照组提高23.1%(P<0.01);试验2试验组(n=60)7月龄体重50.7千克,日增重654.8克,比对照组提高15.6%(P<0.01);试验组每日采食风干料明显增加,实验1和实验2分别提高24.6%和11.8%:试验组每增重1千克耗DE和CP实验1减少8.87%和11.8%,实验2减少3.7%和4.1%(P<0.01).体重90千克左右屠宰,试验组膘厚、后腿比例和脂肪率减少(P<0.05),但瘦肉率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7.
精炼渣系的发泡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CaO-MgO-Al2O3-SiO2-CaF2五元精炼渣系进行了有关发泡性能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吹气量的增加,炉渣相对发泡高度相应增加,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2)当炉渣碱度〈2.5时,炉渣中MgO质量分数在11%左右对炉渣发泡有利,而在高碱度操作时MgO质量分数则应该低一些;(3)对于低碱度不l2O3为15%;(MgO)+(Al2O3)为20-26%较好;(4)炉渣碱度对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苏玉糯1号产量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1996年在扬州春播苏玉糯1号,总施氮量225kg.hm^-2,基苗肥与穗肥用量比为1:2,其中基苗肥又分基施、1叶展地展施3个水平,穗肥分7叶展施、10叶展施2个水平,研究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苗肥基施、重申肥8叶展施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其他处理增产13.52%~33.81%,其中基苗肥基施比1叶展地展发别增半12.39%、18.58%,重申肥7叶展施比10叶展 处理增产11.  相似文献   

19.
扬麦158是春性较强的大穗大粒型高产小麦品种,运用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能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潜力。在里下河地区400公斤产量结构,常年有效穗26-28万,每穗实粒38-42粒,千料重40克以上。为实现叶蘖重一系列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其优化调控技术为:在箱降前后适期早播;群体起点降到8-12万;增加有机和磷钾肥用量,亩施纯氮17公斤左右,拔节肥和穗肥分别亩施尿素5-7.5公斤和7.5-10公斤  相似文献   

20.
孵化时期罗斯鸡蛋组分及其能量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观测罗斯鸡受精蛋203只,入孵开始时蛋重60.94克(SD=4.77),孵化期21天,减轻18.41%。2.入孵前,鲜蛋壳占蛋重1O.67%,蛋黄占28.90%,白蛋白占60.43%;干蛋壳占全干重29.58%,干蛋黄重占46.29%,干白蛋白占24.13%。至孵化第19日龄,白蛋白已全部被吸收;至新雏鸡时,鲜蛋黄尚剩余38.4%,鲜蛋壳剩余79.1%。3.刚出壳新雏鸡总体重44.5789克,占入孵开始时蛋重73.15%;不含剩余蛋黄体重为37.8220克,占入孵时蛋重62.06%,即物质总利用率为62.06%。4.蛋内含物的总能量,入孵开始时99.47kcal(416.48kJ),但随着胚胎增长而减少,至新雏鸡出壳时减少32.58kcal(136.40kJ),即能量损耗3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