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个水稻品种幼苗耐冷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坚  焦雪萍 《贵州科学》2003,21(4):78-80
4个水稻品种的7d龄幼苗经过室内低温培养箱(温度0℃,光照)处理2d后,结果表明:琼农占4号、奇源占对冷胁迫反应敏感,表现在根系电解质泄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幼苗存活率下降。Ⅱ优128、广优4号的根系电解质泄漏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少,幼苗成活率高,结果说明Ⅱ优128、广优4号的耐冷性较前两者强。此鉴定方法可靠可行、方便、快捷,可用于水稻品种抗冷性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多胺提高水稻的抗性机理,研究渗透胁迫下外源腐胺(Put)和鸟嘌呤腙(MGBG)对水稻幼苗多胺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湘早籼32号’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上升‘,嘉早935’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维生素C(Vc)含量上升明显;外源Put处理,明显提高‘嘉早935’Put,Spd和Spm含量及SOD,POD活性及Vc含量;外源MGBG处理,明显抑制‘湘早籼32号’SOD,POD活性和Vc,Spd和Spm含量的上升,且明显促进MDA和H2O2含量的增加.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Put,Spd,Spm与SOD,POD及Vc呈正相关,而SOD,POD,Vc与H2O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及株高的研究,以及外源干旱预处理对这些参数的影响,来探讨干旱预处理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d处理使水稻幼苗株高降低,但PEG预处理却能够使水稻幼苗株高显著增加(P0.05)。随着Cd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幼苗叶片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PEG预处理则可以减少MDA含量。同时Cd处理还降低了水稻幼苗叶片中SOD、POD、CAT和APX的活性;经过PEG预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的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高于Cd处理组(P0.05)。PEG预处理可诱导水稻幼苗对随后的Cd胁迫产生交叉适应,以减轻Cd胁迫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对湿地松幼苗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干旱、低温、盐(0.4%NaCl)及酸(H_2SO_4 pH3)的胁迫下,经BR预处理的湿地松幼苗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抗逆效应。幼苗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则低于对照、S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与SOD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汞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细胞膜透性,保护酶(CAT、SOD、P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汞浓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CAT活性降低、POD、SOD活性升高,组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
谷胱甘肽对老化小麦种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GSH处理自然老化的小麦种子,研究了GSH对丙二醛(MDA),电解质渗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00mg/L的GSH能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同时降低电解质渗透量,GSH对POD活性影响较小,而对CAT活性的影响较大,100-500mg/L的GSH,使CAT活性大幅增高,300mg/LGSH处理是减轻老化小麦种子膜脂过氧化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7.
转BADH基因水稻幼苗抗盐的若干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受体亲本水稻中花8号为对照,用含0,5,7 g·L~(-1)NaCl的水稻专用营养液培养水稻幼苗,研究了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品系52—7的抗盐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的生长减慢,根冠比值减小;膜透性增强;MDA、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下降;POD,SOD活性增强;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变化幅度增加。与对照品种比较,52—7在盐胁迫下的生长量和根冠比较大;电解质相对渗出率较低;MDA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幅度较低;叶绿素、脯氨酸含量较高;POD,SOD活性较强;表现了较强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8.
高温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扬稻6号(中熟中籼)和南粳43(中熟晚粳)为材料,探讨了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以及剑叶有关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使两个品种水稻花粉萌发率和花粉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剑叶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明显增加,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胁迫初期略微增加,尔后迅速下降.在相同条件下,抽穗扬花期南粳43受高温的伤害始终小于扬稻6号.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保持较高水平的MDA含量和质膜透性以及较低水平的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AsA,GSH和SOD的含量是水稻抗逆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芥菜幼苗的耐盐生理机理,筛选合适的耐盐鉴定指标,试验结合水培和不同浓度Na Cl溶液(0,100,200和300 mmol·L-1)的处理,研究芥菜幼苗鲜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POD、CAT活性及其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芥菜的生长量,提高了MDA含量和电导率,同时,导致ROS和相关酶活性(SOD、POD、CAT)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电导率和MDA含量能较好地反映芥菜的耐盐性,200 mmol·L-1Na Cl处理24 h可作为研究盐胁迫适宜的处理条件.该研究为芥菜幼苗耐盐机制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油菜种子颜色与耐贮性的关系,以高温(40℃)高湿(100%)人工老化湘杂油631黄、黑粒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老化时间下的萌发特性和抗氧化生理生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加深的条件下,湘杂油631黄、黑粒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下降,且黄籽的生活力下降明显快于黑籽;人工老化3d的种子相对于未老化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有大幅度提升,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含量明显提升;抗氧化SOD和CAT活性均有显著提升,AsA含量明显下降;老化过程中,黄粒种子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高于黑粒种子,SOD活性和AsA含量明显低于黑粒种子,湘杂油631黑粒种子比黄粒种子具有更好的耐贮性,其耐贮性主要依赖于黑粒种子含有活性更多的非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米邦塔食用仙人掌为试材,研究了其采后掌皮和掌肉中3种自由基清除剂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食用仙人掌成熟衰老和较不耐贮藏的特性与采后掌皮和掌肉中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和MDA含量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在室温(12~18℃)贮藏时,生长30天的掌片于采后12天达到成熟,其后进入衰老阶段,18天后完全衰老,组织不断解体,可将掌片采后SOD活性和AsA含量在9~12天内高峰的出现作为其由成熟转向衰老的标志.掌皮中保护酶(SOD、POD)和还原型Vc含量均比掌肉中高,因而在美容化妆品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菜豆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水分胁迫下菜豆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SOD、POD、CAT活性和根的电解质外渗率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减缓水分胁迫下菜豆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保持叶片的SOD、CAT和根的SOD、POD、CAT活性,但却增加了叶片和根的电解质外渗率,降低了叶片POD的活性.由此看出,水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够缓解水分胁迫对菜豆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伤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海拔的低温胁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细胞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刭损伤,从而导致了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零上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互花米草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互花米草幼苗在不同盐度培养下,其叶片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谷胱苷肽(GSH)、抗坏血酸(As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指标在不同盐度间都有显著差异(p<0.05).经研究发现,随着盐度的升高,O2-含量有所下降,H2O2含量稍有上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虽有上升,但幅度很小且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各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和小分子抗氧化剂GSH和AsA的含量都升高了,且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互花米草是一种耐盐性较高的滨海盐沼植物,在盐胁迫下,其体内的抗氧化保护酶和抗氧化剂在清除O2-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巴西陆稻IAPAR9及典型水陆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 在干旱胁迫下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相关酶活性以SOD、POD酶活性变化较能反映稻品种的抗旱性,其变幅大小可作为稻品种抗旱性评价的良好生化指标;CAT酶活性则变化复杂,不宜作稻品种抗旱性指标.IAPAR9具较高的POD酶活性水平,中等SOD、CAT酶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枸杞和枸杞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NaHCO3胁迫下两种枸杞苗木干质量、叶片MDA、H2O2含量、脯氨酸含量、Na+和K+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NaHCO3胁迫下两种枸杞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轻度胁迫促进两种枸杞的生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枸杞生长受到抑制。两种枸杞叶片Na+和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且新疆枸杞明显高于枸杞。与枸杞相比,新疆枸杞受到的氧化伤害较轻,表现为较低的叶片H2O2和MDA含量及电解质外渗率。随胁迫强度的增加,两种枸杞的SOD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降低。两种枸杞的POD活性变化情况与SOD相似,但重度胁迫下枸杞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两种枸杞APX和GR活性在较低强度胁迫下升高,而在较高强度胁迫下降低。不同的是,重度胁迫下新疆枸杞APX和GR活性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但重度胁迫下枸杞APX和GR活性却已明显低于对照。研究表明,新疆枸杞的抗NaHCO3能力强于枸杞。分析认为,NaHCO3胁迫下新疆枸杞较好的表现可能是由于其更好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更为有效的抗氧化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转绿过程中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和SOD、POD、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见光初期,黄化苗的所有生理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见光后明显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CAT活性等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以及POD、SOD活性等指标则先降低后升高,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冠菌素(COR)、脱落酸(ABA)和矿源黄腐酸(MFA)3种调节剂对提高甜椒抗寒性的协同效应,以甜椒为材料,采用砂培法,用三元复配剂(MIXII)和各种单剂进行灌根处理(10mL/株)并于低温(10~15℃)环境下生长60d后,分析低温(5℃,48h)胁迫下,幼苗生长、细胞质膜透性、渗透物质、植株体内活性氧代谢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复配剂MIXII在低温环境下促进甜椒幼苗生长,同时3种调节剂对抗寒性有一定的协同诱导效应,表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其效果比使用单剂更为明显;并且MIXII在低温环境下通过ABA的作用提高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减轻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低温处理对水稻叶片和花药中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温处理后不同抗冷性水稻品种在减数分裂期内叶片和花药中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变化与抗冷性强弱之间的关系,发现水稻经低温处理和回温处理后,各种氨基酸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且抗冷性不同的水稻中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